一、经络学成就与影响

《内经》的经络理论是较为完备的,《灵枢》中“本输”等篇首先指出了经络对指导临床的重要意义;“经脉”“脉度”“骨度”“百病始生”“邪气脏腑病形”等篇载述脉的含义、经与络的不同概念及相互关系;《素问》中“五常政大论”“调经论”,《灵枢》中“本脏”“邪气脏腑病形”等篇载述经络的生理作用;《灵枢》中“海论”“营卫生会”“营气”“卫气行”等篇载述经络气血的来源、循行及其与内脏肢节的联系;《灵枢》中“逆顺肥瘦”篇载述手足三阴三阳经的走行方向;《灵枢》的“天年”和《素问》的“调经论”中关于经络病变与人的生长、衰老的关系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灵枢》中“经脉”“经别”“百病始生”“经筋”“痈疽”,《素问》中“热论”“皮部论”“调经论”“缪刺论”“五脏生成”等篇,不但记载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病候,而且说明了外感病邪可由皮毛到络、到经、到内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传变。运用经络作为诊断手段也由来已久,《素问》中“经络论”“三部九候论”“诊要经终论”及《灵枢》中“终始”等篇,论述了观察络脉诊断疾病及切诊经脉部位的关系等问题。至于经络理论在临床治疗上的运用,《内经》中也论述了按经取穴及表里经互用等原则,成为后世医家师法的准绳。

《内经》的经络理论比较系统全面,对后世各家学说有深远的影响。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即是根据《素问·皮部论》等外邪由表入里之说,提出病在太阳即刺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即“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其六经分证的辩证体系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了以经络脏腑为中心的辨证施治理论,就是把切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紧密结合,先脉后证,再用针灸原则与方法。又如,《丹溪心法》中的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也源于《内经》经络脏腑的阴阳表里理论,“合生见证”说丰富了经络辨证理论,对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

经络在针灸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代医家对它深为关注。元明以后有许多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以滑伯仁为代表,他裒辑《灵枢》中“本输”“营气”及《素问》中“骨空论”等内容,将十二经脉加上任、督脉,提出著名的“十四经”学说。李时珍根据《灵枢》中“五音五味”“逆顺肥瘦”“脉度”“动输”“经别”及《素问》中“举痛论”“痿论”等内容,对奇经八脉进行研究整理,写成《奇经八脉考》。金代刘完素、明代汪机根据经络理论,采用分经分部取穴方法,指导外科疮疡治疗。王肯堂提出分经辨证治眼病,郭志邃提出痧症的分经治疗方法等,均是《内经》经络理论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