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 陈保平 陈丹燕
- 1259字
- 2024-11-21 10:27:42
三
武康大楼至今仍由三部分组成:老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36—1858号;新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28—1834号;而在其北侧,即武康路435号处,建有1400平方米的汽车库及辅房,为新老武康大楼共同使用(1949年后也改造成住房)。
据史料记载:老武康大楼占地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八层公寓楼高30米;大楼坐北朝南,平面依楔状地形布置,楼身狭长;立面横三段式划分,基座为连续券廊,中部外墙间隔有突出的阳台作竖向构图,顶层有连通的挑出阳台,还有女儿墙,檐部以双重水平线脚勾腰;大楼底层设为商店,裙楼前部为拱廊通道;四至八层为居住层,设有北外廊;居室多为南向,户型组合灵活,有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四室户等,共有居室68套(方志载63套似有误),附房30余间;垂直交通除步行便梯外,设有载客、载货电梯各一部。现在,人们把武康大楼也列为海派文化建筑的代表,不知这个概念是否确切。
武康大楼局部公共空间。
研究上海建筑史的专家把海派建筑文化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1)移植期(1843—1900)。主流是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2)成长期(1900—1925)。主流是19世纪末渐流行于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尤以20世纪初出现的英国爱德华巴洛克式风格为盛。(尚有争议)
(3)发展期(1925—1937)。这是上海近代经济发展鼎盛期,也是房地产业兴旺期。主流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国际式建筑。已公布的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中优秀的近代建筑,大多建于这个时期。
(4)停滞期(1937—1949)。此间有上海孤岛时期和抗日战争初一度复苏的背景与特点。由于人口剧增,主要是兴建里弄、公寓等住宅建筑。
按照这个分期,有专家认为:“这个哥特式风格建筑同时表现有法国复兴式特征的武康大楼,因为处在上海城市建筑成长期向发展期交替发展的时空段,所以它不是移植期保守的,而是在设计之初及工程实施、建筑构建、装饰各个环节直到竣工,处处糅合现代主义风格的技术创意与新意。”
新武康大楼,即位于淮海中路1828—1834号的东美特公寓,由万国储蓄会于1930年建成。共五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基本归于现代主义风格。老楼二、四楼有通道与新楼连接。
也有学者对武康大楼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不同意见,如吴志杰《探讨诺曼底公寓的建筑设计理念》一文,对他人所理解的将诺曼底公寓归类为单纯的法国文艺复兴形式的建筑风格提出异议。他认为:诺曼底公寓的建筑设计意念多元化。其设计不单单采用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还融合多种建筑形式和其他不同建筑理念,他将其归类为邬达克独有的“邬达克式”。该文论证了四方面的内容:
(1)邬达克的家庭背景,尤其是作为营建商父亲对其的影响;
(2)满足业主(法商)要求和遵从法租界的建筑法规,形成以功能为导向的现代主义形式;
(3)地形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坐落于一块锐角形地皮所采取的特殊设计方案;
(4)(所以)未能严格遵从文艺复兴形式的建筑理念。
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邬达克可能有些设计上的变化,但将其称为“邬达克式”有点夸大了。因为据现住在武康大楼的俄裔美籍作家亚当先生说,同样形状的楼在纽约也有。当地人称它为“熨斗大楼”。后来我们发现,在伊斯坦布尔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