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方夜谭”写下第一笔

高纪凡是那种看准方向之后,就会竭尽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去努力实现梦想的人。和那些拥有奇思妙想的创业家们相比,高纪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将赚钱盈利当作基本出发点,而是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方向,把造福社会作为宗旨,这是完全不同的选择。

天合决定要做太阳能,要做老百姓都用得起的产品。但是,怎么做?从哪里入手?这颇有些“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尴尬。

这在当时,无论是高纪凡,还是那些已经摸爬滚打、潜心研究太阳能大半辈子的老专家,都很难给出清晰答案。原因何在?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光伏发电实在是太超前了!

太阳能发电被命名为“光伏”,光伏电站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大规模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只有一些半导体行业企业延伸做光伏业务。半导体产业是光伏产业成长起来的土壤和母体,两者使用的基本材料都是硅(Si)。

1956年,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重要支持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黄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吴锡九(中国第一代晶体管、晶体管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黄敞(国际半导体器件学科的先行者,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引领者,航天微电子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林兰英(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王守武(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成众志(著名半导体电子学家)等专家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开始培养中国的半导体人才。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锗晶体管。当年,中国相继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即晶体管)。

1958年初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取得了重大进步。在林兰英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科技攻关下,中国研制出了首块单晶硅。这根长度只有8厘米、直径5.08厘米乌光锃亮的圆柱体,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又一个可以自己拉制单晶硅的国家。

1960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正式开始研发太阳能电池,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航空应用。1968年至1969年年底,半导体研究所承担了为“实践1号”卫星研制和生产硅太阳能电池板的任务。1971年,“实践1号”卫星发射升空,在8年的寿命期内,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不到15%,该项目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重大成果奖”。

1975年,宁波、开封先后成立太阳能电池厂,电池制造工艺模仿早期生产空间电池的工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开始从太空降落到地面,“从天上,到地下”,我国太阳能电池开始进入萌芽发展期,研发工作在各地次第展开,但进展缓慢。

1986年,国家计委(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增设的独立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政府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前身)在农村能源“1986—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列出了“太阳电池”专题,全国有6所大学和6个研究所开始进行晶体硅电池研究。

在当时,中国的年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千瓦。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云南半导体厂从加拿大引进了1兆瓦生产线,中国的年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提升到4.5兆瓦左右。这样的产能水平一直持续到2002年,实际每年产量则只有2兆瓦左右。

这就是当时的太阳能产业发展状况。

1997年年底,一个来自江苏常州生产铝板幕墙的、半导体行业圈内谁都没听说过的、只有几百名员工的小企业,居然要涉足太阳能这样的“高精尖”产业。这的确有点“天方夜谭”。

但这并不影响高纪凡的雄心壮志!“成立太阳能一体化创新研究中心,没有路我们就探索出一条路来!”高纪凡说。

高纪凡在学生时代就喜欢问问题,思维异于常人,这使他的思想异常活跃。在带领企业往前走时,高纪凡总能琢磨出一些常人不会想到,或者是想到了也不会付诸实施的点子。这些神来之笔一样的灵感,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就叫“创新的基因”。对高纪凡来说,从在吉林大学读研究生时想要成立企业搞科技转化,到成立太阳能一体化创新研究中心探索新路,创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颗创新的种子也一直种到了天合人的心中。

太阳能一体化创新研究中心由高纪凡亲自担任主任。最初的构想,还是延续了制造铝板幕墙的思维,试图探索出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之路,这一探索方向在天合初期的发展中延续多年。直到如今,光伏产业的探索依然在继续,也就是现在很多大企业正在投入巨资来干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BIPV)。

有了方向,人才短缺是高纪凡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他知道,只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靠天合当时的“草台班子”,是无法在太阳能领域站稳脚跟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在于找到那些和你有共同想法、愿意一起为梦想而奋斗的人,这也是任何一个创业者能够最终成长为企业家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高纪凡寻找到的第一位人才,是安文教授。

安文,1953年4月生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江西大学1993年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现名南昌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同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助教进修班学习并毕业。安文思维活跃、意识超前,32岁即升任江西大学经济系主任。他先后获省部级科研一等奖2项,省市级科研奖多项,发表论文近百篇,曾任江西省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综合组组长。

1998年9月,安文前往河海大学苏南经济发展研究所工作。此时,高纪凡正需要请专家来指点未来发展方向,在去江西做项目时听说了安文教授,巧的是他刚好已经回到常州工作。高纪凡赶忙托人介绍,前往安文家中拜访。

高纪凡的到来,让安文吃惊不小。当时,江苏有不少数亿、数十亿元规模的大企业找他取经,对于天合这样还不成规模的小企业,安文是有些看不上的。“当时想请我做顾问的大企业很多,天合太小了,有啥好顾问的?”时隔多年再回忆这段往事时,安文笑言道。

不过,高纪凡的勇气和诚意让安文觉得此人不一般。再一交谈,发觉高纪凡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而安文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颇深,于是两人虽然年龄上相差了12岁,但很快就相见恨晚、交谈甚欢。

两人从下午7点多,聊到晚上11点。高纪凡表达了希望聘请安文做公司顾问的心愿,安文没有回绝,但是表示要再考虑考虑。

在送高纪凡下楼离开时,一个小细节让安文甚是感动。因为怕打扰两人谈话,随同前往的高纪凡夫人吴春艳一直在楼下的白色桑塔纳车里等着而没有上楼。等两人谈完下楼时,他们5岁的女儿高海纯已经趴在吴春艳肩头睡着了。

再后来,高纪凡又多次拜访,两人的认识和交流逐步加深。1998年12月初,安文正式接受高纪凡的聘请,担任天合太阳能一体化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月薪只要100元,主要负责规划和市场推广。后又被聘为总经济师,在天合工作了10年直到上市后离开。随着天合在美国上市,安文教授持有的一部分原始股也让他身家大涨。如今再回首往事,也是美事一桩。

“在吸引人才、聚拢人才方面,高纪凡有着磁铁一般的吸引力。很有想法,干事情的勇气和决心很大,决定干的事情就非常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用人上,用人不疑,大胆放权,是一个能成事的领导。”安文说。后来,经安文介绍,高纪凡又邀请到一位“高人”相助——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经士农。

经士农教授1936年生人,浙江上虞人,196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被调至常州河海大学任教。经教授主攻焊接技术几十年,是知名的焊接技术专家,曾参与秦山核电站、三峡等大型工程建设并解决了很多棘手的技术难题,他研究的自动化焊接技术世界领先。

高纪凡聘请经教授为顾问,后来邀请其担任天合太阳能一体化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主管技术,再后来于2001年聘其为总工程师。安文与经士农两位教授加盟天合,分工配合,共同协助高纪凡去追逐一场绚烂无比的“太阳梦”。

在当时类似规模的民营企业中,这样的配置也实属超前和豪华,他们也提出了各种建议措施,辅佐高纪凡做出决策。其中安文教授向高纪凡提出三点建议:其一,传统行业机会不大,一定要坚定地走向光伏等新兴行业;其二,要争取上市;其三,要让核心员工成为百万富翁。对于这三点建议,高纪凡照单全收,天合光能后来的发展,也全都实现并超越了当初立下的这些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