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晚清至民国这一段社会交替的历史时期对我而言,充满了探看的诱惑。

翻开那些尘封的报刊、书籍,扑面而来的是五色彩斓的图景,这如画的风景承载的是时代的追求和梦想。女性解放运动作为一股改变中国人思想和生活方式的社会思潮就在那个时候拉开了大幕。

探寻这一时期的女性解放的思想源流,也许首先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对传统中国伦理文化观念谱系的追寻与整理,看一看中国的家族礼教对女性的身体和精神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为了了解女性解放运动得以发生的内部原因;二是对晚清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伦理文化观念,尤其是与女性解放有关的伦理文化观念的探寻与整理,看一看究竟有哪些从西方传播过来的思想在影响着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这是在探求女性解放运动得以发生的外部条件。晚清至民国作为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传统和现代的思想共存以至杂糅,不首先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就莽撞地扎进这个领域,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首先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是避免逞臆妄说的最恰当的方法。

只有带着对传统的认知去考察新思想在晚清至民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才能明了为何席卷社会的女性解放运动会走得那么曲折坎坷、跌跌撞撞,才能明了女性解放运动在把女性从传统的旧家庭、旧礼教中解救出来的同时也会给女性带来新的困惑和迷茫。这当然与那个时期特殊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直处在急剧变革的过程中,按照梁启超对社会时期的划分,正好处在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这两个阶段,每一次变革都影响着女性解放运动的走向,都在利用女性解放的思想资源做忽略女性实质上的事情。所以,女性解放运动虽然被推动得有声有色,但具体的女性生存问题并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解决,更不用说精神和人格方面的问题了。

从纷繁复杂的历史场域中抽取出女性解放问题,单单描述这一事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找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因此,本书选取了女性解放运动和文学精神相结合的方式,试图尽可能贴近历史真实,探寻中国女性所走过的艰难道路。全书共计八章,第一章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作长时段的梳理,解析传统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的情感形式,揭示她们被压抑的生存境况的思想来源。晚清以降,提倡新思想、新伦理、新道德的维新派和后来的文化先知们,就是运用这样的知识以反对、批判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的。

晚清以降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清中叶以至更早的如晚明时期对礼教的抨击,所运用的思想资源并不相同。清中叶之前对伦理道德的批判是本土自发形成的思想,是在传统礼教范围内的一种局部调整,不会也不可能从根本上颠覆礼教。而晚清以降的批判,则是借用了外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和现代个人主义等的思想资源,从整体上颠覆传统的伦理制度和道德观念。那么,这些新的思想资源是怎么进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里的呢?第二章就选取了晚清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译著来探讨这个棘手的问题。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新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这部作品究竟包含了哪些现代的思想和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与传统的观念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女性解放又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也许透过此章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吧。

进入20世纪,社会舆论开始普遍关注女性问题,其中《大公报》功劳甚大,从1902年创办开始到民国,《大公报》一直致力于女性问题类文章的刊布,成为这一时期女性解放运动中的中坚力量。第三章集中梳理了《大公报》中关于女性问题的连贯性文章,敞开了社会巨变时期国人对于女性问题的基本认识的大门,力求把历史场景鲜活地复现出来,进而慢慢地去触摸、去感知、去谛听她们的声音。

第四章述及五四时期驳杂的思想中两个重要的外来作家的思想和文学精神:日本女诗人与谢野晶子因周作人的译介而走红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其《贞操论》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思想资源;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更是在五四时期享誉盛名,剧作《娜拉》(即《玩偶之家》)简直就是五四青年脱离旧家庭、寻求新生活的教科书。本章重点阐述他们的思想传播的情景,东洋和西洋的这两位作家的思想是如何被整合到五四的新思想、新文化之中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也许这样的探寻更能够看到思想旅行的意义。本章还论述了《玩偶之家》和鲁迅的《伤逝》,在现代的意义上看它们思想的蕴涵,看他们对女性的认识,探寻作家的思考之于女性解放的意义。

按照刘思谦的说法,女性文学始于五四时期,一批沐浴晚清以来女性解放运动春风的女作者踏上了新文坛,成为第一代女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与情绪,提供了哪些精神方面的资源?她们的文学创作又有何变化?这是第五章探讨的主要内容。第五章深入到1920年代女作家的精神世界,探求她们对社会、人生、自我的认识,分析她们精神世界的流转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解析了为何有一部分女作家的创作以后会发生巨大的转向。第六、七两章重点探讨五四文学和左翼文学的两个代表作家庐隐和丁玲,她们是那两个时代的代表,认识了她们也就认识了那两个时代。通过探讨她们的文学和她们自身精神世界的变化,或许就能敞开那两个时代女性历史的大门了吧。

女性文学从五四时期发生,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一路逶迤到了今天,积累下大量的文学果实,也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投身到这个迷人的领域。第八章通过阐释刘思谦的女性文学研究对女性文学批评作出了一定的思考,她创立的女性人文主义批评尚未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是笔者写作此章的原因。

结语简要叙述了本书所略去的晚明以后本土女性解放思想的发展情况,作为一个必要的补充,也许会使本书看起来更完善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