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游寺院悟春秋
自从看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和同名电影,就一直对圣母院充满了向往,想去看看这座历史价值无与伦比的古老教堂,看看“丑陋怪人”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牛年的秋天,我终于有了机会。
清晨,当我真的站在塞纳河中心的西岱岛上,面对朝阳笼罩下的巴黎圣母院的雄伟壮丽,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被称为世界上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哥特式教堂,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形成一种向上升华、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觉,仿佛要摆脱地心吸力,飞向天国。似乎因此,人们离上帝更近了。
据介绍,圣母院的法文原意是“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是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圣母院不仅建筑时间早,而且建筑时间长,从1163年动工,到1345年竣工,耗时近两个世纪。在14世纪和17世纪,分别进行过两次重大修复。它的建设,几乎牵动了全巴黎、全法国人的心。例如院内正厅顶部的南楼,有一口重达13吨的巨钟,在铸料中所加入的大量金银成分,就是用当时巴黎的妇女们慷慨捐献的金银首饰熔成的。
圣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成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哥特式建筑最重要的就是“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这种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从此,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圣母院整座建筑由石头砌成,共分三层,从正面看,最下一层是一座尖形拱门,并排三个桃形门洞,门上是表现圣经故事和地狱景象的长串浮雕,密密麻麻,难以计数,但细腻生动,堪称精美绝伦; 中间一层是三扇硕大的窗子,中间直径约10米的玫瑰圆形窗下,立着怀抱年幼耶稣的圣母像,左右站着亚当和夏娃; 第三层是一簇排列有序的美丽栏杆,栏杆上面是两座尖顶钟楼,高度各达69米。
我们随着人流从正门走进大教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宏大: 教堂内大厅长130米,宽50米,高35米,可放千张木制座椅,整个教堂可容纳9 000人,其中1 500人座席前设有讲台,讲台后面安排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的目光齐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耶稣横卧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伤。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支白烛交相辉映,像一颗颗星星在闪烁,射向大堂的每一个角落。
当天恰好是星期日,这里挤满了来做弥撒和听宗教音乐的人。我看见许多虔诚的信徒,双手交叉合拢抵住下巴,闭目凝视虔诚地祈祷,使圣母院更显庄重肃穆。我是无神论者,对眼前的情景自然有点不适应,但是“入乡随俗”,驱使我也双手合十,半睁着眼审视周围的一切。教堂里无数垂直的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似乎上面就是天堂。在这里闭目遐想,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教堂就成为“与上帝对话”的地方。
教堂内高高的穹顶和灿烂华美的五彩玻璃,笼罩在昏暗里摇摆不定的微弱烛光之中,一排排长椅上坐满了虔诚的祈颂圣灵的人们,跟着女唱诗人同声应和,肃穆的气氛向你直扑过来,神圣而隆重。此时,我不由自主地想,是神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神? 世俗的时间流逝着,一去不复返,人死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而神圣的时间,则可以不断地获得新生,从而成为永恒。这就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与有宗教信仰的人,眼里的世界的根本区别。有宗教信仰的人希望永远生活在强大的原初时间里,经历宇宙的生成过程,感受生命的轮回和灵魂的重生。
大厅堂前中央有个祭坛,烛光点点,这里供奉着天使与圣女,围绕着殉难后的耶稣大理石雕像,一位身着蓝袍的女唱诗人正在高声领唱。导游说,祭坛下有一个关着的地下墓穴,专门用于存放巴黎大主教的灵柩。所有的灵柩都整齐地放在铁凳上,只有最后死的大主教的灵柩除外。他的灵柩头的一侧,放在一只铁凳上,而脚的一侧则搁在地下墓室楼梯最后一级的台阶上,要等到后面有灵柩来才能扶正。
在南钟楼,许多不同肤色的游客凝视屏息地观看那口悬着的巨钟。我心里明白,他们和我一样,正在想着那敲钟怪人卡西莫多。老团友程向明忽然大喊一声:“老卡你在哪里? 我很想见见你啊! ”老程的呼唤代表了大伙的心声。是的,在雨果的笔下,卡西莫多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个外貌丑陋心灵美好的钟楼怪人,长年敲着巨型大钟的画面,成为巴黎圣母院给世人留下的经典印象,已经完全沉潜于我们的心底,牵动着我们的情思。
今日的巴黎圣母院以其建筑宏伟、历史悠久、雕塑精美而得到世人的充分肯定和赞同,但真正为这座建筑物投光注影的,应当首推雨果的大作 《巴黎圣母院》。对于圣母院的历史渊源,我们知之甚少,导游及时地给大伙补课。他说,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圣母院遭到严重破坏,处处可见被砍了头的塑像,许多精美的雕刻品被砸碎,大部分财宝被抢劫一空,整座教堂成了一座千疮百孔的废墟,先后被改为藏酒仓库、理性圣殿等。在这关键时刻,雨果的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出版了。作品以积极的思想内涵,揭示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巴黎圣母院赋予了全新的社会价值,称它为崇高精神的圣地。因此,圣母院成为人们心目中革新与保守、拓进与妥协、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进行抗争且胜之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正门
一石激起千层浪。雨果和他的 《巴黎圣母院》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自发地行动起来,发起募捐活动。此事引起当局的极大重视,决定顺从民意,拨出经费,制订修复规划。从1844年起,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建筑艺术家主持,负责对圣母院进行全面的整修。经过23年持续施工,圣母院终于重现久违的光彩。时至今日,举凡来到这里参观的人,无不怀着对伟大作家雨果高贵人格与精神旗帜的景仰与尊重。
站在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我们在俯瞰巴黎如诗如画般的美景时,放飞心情,顺着水波泛着粼光的塞纳河,遥想雨果和他笔下的平民贵族、钟楼怪人、乞丐大军,任由思绪和耳畔的钟声,悠悠扬扬地飘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