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表征研究

课文表征的研究一直是阅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热点问题。研究者认为,课文理解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在头脑中建构起关于课文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期,Kintsch等(1978)提出了自己的课文表征理论,认为读者在课文理解过程中一般会建立起三种层次的表征:①表层表征(surface code),即对课文中字、词、短语之间的语言学关系进行编码所形成的表征;②基础表征(text base),即对文本所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结构关系所形成的表征;③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即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信息进行的较深层次的表征。这一理论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由此引发了情境模型研究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Zwaan等(1995)结合自己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记叙文中建构情境模型的新理论——事件标记模型(event-indexing model)及其五个维度,即时间、空间、因果、意图与主角。当前,对于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研究最多,但对于其他维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时间维度的研究最少,这与时间信息在日常交流和文本阅读中的重要性极不相称,所以,本节拟对有关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表征研究作一总结和梳理。

一、常用技术模型

(一)单句子模型

对于描述几个事件的单个句子,读者也能利用其中的时间信息建构起情境模型。Branford等(1972)的经典研究发现,读者能够回忆起由单个句子描述的空间情境而非仅仅回忆词句本身,如对于句子“三只海龟正爬在一块漂浮的木头上,一条鱼从它们下边游过”,读者会根据海龟、木头和鱼三者间的垂直关系自发建构起空间情境模型。Rinck等(2001)对这一经典研究进行了验证,并且把实验材料扩展到包含时间信息的单个句子上。结果表明,对于包含时间信息的单个句子,读者也能使用其中的时间信息建构起情境模型,并能在后来的再认测验中将它激活。在实验中,他们使用了与Branford等十分类似的技术模型,在一个句子中描述了三个事件的时间排列,每个句子有四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属于相同条件(same-models condition),而另两个版本属于不同条件(different-models condition),每种条件下的两个句子也不相同,主要表现为所用的指示代词不同。例如,相同条件下的句1A是“钢琴的声音和风琴的声音一起听到,同时有电子琴的声音伴随着她”,句1B是“钢琴的声音和风琴的声音一起听到,同时有电子琴的声音伴随着他”,相同条件下指示代词的不同并不影响三个事件的时间排列顺序,即两个版本中钢琴、风琴和电子琴的声音都是同时出现的。而不同条件下的句2A是“钢琴的声音在风琴的声音之前听到,同时有电子琴的声音伴随着她”,句2B是“钢琴的声音在风琴的声音之前听到,同时有电子琴的声音伴随着他”,不同条件下指示代词的不同使得三个事件的时间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即句2A中电子琴和风琴的声音同时出现在钢琴的声音之后,而句2B中电子琴和钢琴的声音同时出现在风琴的声音之前(德语中大多数物体名词都有性别之分,“她”和“他”指代不同的物体)。实验过程中先让被试学习并记忆单个句子的其中一个版本,然后进行句子再认测验,如果被试学习的是相同条件下的句1A或句1B,再认时同样只出现句1A或句1B,如果被试学习的是不同条件下的句2A或句2B,再认时也同样只出现句2A或句2B。如果再认的句子跟先前学习的句子完全相同,称为“旧句”;如果再认的句子跟先前学习的句子在代词上发生了变化,则称为“新句”,要求被试必须逐字辨别当前句子是“新句”还是“旧句”,并说明判断的确信程度,最后对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判断的错误率和确信程度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辨别力指数和再认成绩进行分析。因为相同条件下读者会根据两个句子中的时间顺序信息建构起相同的时间情境模型,而不同条件下由于时间顺序信息不同,读者会建构起不同的情境模型,所以再认测验中两种条件在各个因变量指标上会有显著差异。

(二)多句子模型(扇形效应模型)

Anderson(1974)最早提出了扇效应或扇形效应(fan effect)。所谓扇效应,就是由于共享某一概念的事件增多,当其中某一事件作为再认探测句出现时,被试对它的反应时间将会延长的现象。当共享某一概念的事件指向同一情境时,这几个事件的信息就会整合到一个情境模型中去,当其中某一事件作为再认探测句出现时只激活一个模型,反应时间不会延长,此时扇效应会消失或大幅度减弱。而当共享某一概念的几个事件指向不同情境时,他们就会彼此独立存储却又相互发生联系,当其中某一事件作为再认探测句出现时,不仅与之相应的情境模型会被激活,其他有关的情境也同时会被激活,对被试的判断产生干扰,因而反应时间延长了,此时能观察到显著而稳定的扇效应。Radvansky等(1998)运用扇效应模型中通用的提取干扰范式(retrieval interference methodology)对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表征进行了研究。他们让大学生被试在计算机上阅读并记住发生在一次晚会上的18个事件,所有描述事件的句子格式统一为:当“某事”发生时,“某人”正在干“某事”,并且18个句子中有一些句子描述的事件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如“当照相机闪光时,律师正在冲咖啡”、“当照相机闪光时,农夫正在对手表”等,这称为同一时间条件;也有一些句子描述的是同一个事件在不同时间发生,如“当掀开窗帘时,建筑师正在系领带”、“当音乐停止时,建筑师正在系领带”等,这称为不同时间条件。实验最后对句子进行快速再认测验,记录句子再认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发现,几个不同的事件如果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即在不同时间条件下,被试就很难对他们进行整合,再认时表现出明显的扇效应;而如果几个事件发生在相同的时间段,即在相同时间条件下,被试就能自觉地对它们进行整合,再认时扇效应被弱化或消失。

(三)时间连续性短文模型

时间连续性问题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文本中的时间连续性信息发生变化时,即时间发生转换时,读者如何对这时的时间信息进行表征,如何依据它们来建构情境模型?Zwaan(1996)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用“1小时以后”(中时)和“1天以后”(长时)表示时间发生了变化,用“过了一会儿”(短时)表示时间是连续的。结果发现,与“过了一会儿”相比,使用其余两种时间短语减缓了对句子的理解速度,从而表明,时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即时间连续性遭到破坏,时间发生了转换),读者就会利用时间信息来建构一个新的情境模型。这种研究使用的技术模型的一般结构是,开始部分有几个句子描述主角和场景,接着有一句话描述主角进行的一个特定动作,然后一句是关键句,描述一个相继发生的事件,它的时间短语在三种条件下(短时、中时、长时)变化,最后由描述与初始场景无关的几句话构成结束部分。例文如下:

今天是玛斯先生的艺术长廊新开张的日子。玛斯先生已邀请了本城一些重要的人物,这些人在艺术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有那些被邀请的人都说自己会出席艺术长廊的开幕式。看起来开幕式将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大约七点钟,第一位客人到达了。玛斯先生的心情非常好。他微笑着迎上前去并与客人亲切地握手。过了一会儿(或者1小时以后,或者1天以后),他的脸色变得十分苍白。他完全忘记了邀请本地的艺术批评家。毫无疑问,他们将会在本地报纸上猛烈地抨击玛斯先生的艺术长廊。玛斯先生决定吃点镇静剂,在家里躺上一天。

在被试阅读短文过程中即时记录三种条件下关键句的阅读时间。如果被试在三种条件下关键句的阅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时间连续性信息确实对情境模型建构有重要作用。同时实验中还可采用实时探测技术,在被试读完目标句之后呈现一探测词(关键句之前那一句的倒数第一或第二个名词或动词),要求其判断是否在前面文本中出现过,对被试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分析。

(四)时间一致性(顺序性)短文模型

时间信息一般包括连续性和一致性(顺序性)两个维度,在情境模型建构过程中,他们都是读者关注的重要线索。Rinck等(2001)的研究表明,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当叙述的事件包含时间顺序信息时,读者会根据这些时间顺序信息建构起情境模型,并且当读者在文本后面的阅读中碰到不一致的时间顺序信息时,他们的情境模型的更新过程就会发生困难,表现为含不一致时间信息句的阅读时间明显延长。这种研究使用的基本技术模型至少由7个句子构成,第一句是介绍句,第二句是时间句。时间句一般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包含的时间顺序信息与后面呈现的目标句的时间顺序信息一致,另一个版本则不一致,第三至五句是填充句,目的是将时间顺序信息推入长时记忆,第六句是目标句,包含与时间句有联系的时间顺序信息,第七句是结束句。例文如下:

今天,麦克和库德又要见面了。麦克的火车比库德的火车晚20分钟到达火车总站。(或者麦克的火车比库德的火车早20分钟到达火车总站。)当麦克的火车准时到达车站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他仔细考虑见到库德时他该说些什么。这时很多人在站台上挤来挤去。当麦克拿着行李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看见库德已经在等他了。他们两人都非常高兴。

在被试阅读过程中即时记录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如果被试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根据文本中的时间顺序信息建构起情境模型,那么不一致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就会显著长于一致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实验最后还可以进一步在文本读完之后进行句子再认测验,向被试呈现时间句或目标句,要求他们判断这些句子是否在文本中出现过,记录被试的判断时间和错误率,如果他们在前面的文本阅读中根据其中的时间顺序信息建构起了情境模型,那么他们在判断时间和错误率上就会表现出同样的差异。

二、主要研究结论

当前对情境模型中时间表征的研究虽然不多,但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时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建构中有着重要作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自发地利用时间信息来建构情境模型。Zwaan(1996)通过探讨两个相继事件中的时间距离如何影响事件的在线阅读和心理表征,得出三个结论:①有时间转换的句子的阅读时间长于没有时间转换的句子的阅读时间;②在时间转换之前叙述的事件较难提取;③被时间转换分开的两个事件在长时记忆中联系较弱。Radvansky等(1998)曾经设计了三个实验来探讨人们如何使用时间信息将在时间上有联系的几个事件整合进同一个情境模型。他们先让被试学习并记忆在计算机上呈现的一系列事件,然后进行快速再认测验,使用扇形效应中的提取干扰范式来评判被试是否将相关事件整合进了情境模型中。如果出现干扰,则表明未进行整合;如果没有出现干扰或干扰程度明显降低,则表明进行了整合。结果前两个实验一致表明:几个不同的事件如果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被试就能对这些事件建立起基于时间的情境模型。而他们的第三个实验则进一步表明,事件必须发生在同一场景中,才能建构起基于时间的情境模型。Rinck等(2001)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读者如何使用时间信息建构、更新情境模型,以及如何将他们从长时记忆中激活,结果表明:①即使只描述三个事件的单一句子,读者也能自发地利用时间信息建构起情境模型;②不管是明确叙述的时间顺序信息,还是从记叙文中推断出来的隐含的时间顺序信息,都会影响到对后面句子的阅读,而且如果时间顺序信息不一致,就会阻碍整合模型在记忆中的形成和存储;③读者阅读含有时间顺序不一致信息的文本后即使不能口头报告出文本中存在时间顺序信息不一致,对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也会延长,这说明不能报告出的时间顺序信息的不一致也会阻碍情境模型的更新。

Zwaan等(1998)曾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情境模型:当前模型(current model)、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l)和完全模型(complete model)。同时他们还区分了情境模型加工的四个典型过程:建构(constructing)、更新(updating)、激活(retrieving)和聚焦(foregrounding)。根据他们的理论框架,读者在开始阅读时会先建构一个由单个句子或短语描述的情境的当前模型。当他们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每个句子会产生一个新的当前模型。这来自所有句子的信息进而整合成一个模型,称之为整合模型。把新句子融入整合模型的过程称之为模型的更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能更关注于某一些类型的信息,而非其他信息,这个过程称之为聚焦。当读完所有句子以后,整合模型就作为完全模型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后来,当读者试图回忆读过的信息时,完全模型或者它的成分就从长时记忆中激活。当前关于情境模型中时间表征的实验研究证明了上述理论设想,读者在使用时间信息建构起情境模型以后,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就能自动激活有关背景信息并随时监控当前信息类型,当碰到不连续或不一致的时间信息时,句子的阅读时间明显延长,说明情境模型的更新产生困难,这时他们往往不能建构一个一致的、整合的情境模型,而试图把两种有时间转换的或相互冲突的信息同时保存在记忆中,可能把它们都视作文本的基本内容。

三、小结

虽然当前对情境模型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从他们的具体研究来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Zwaan(1996)的实验主要是为了反驳Anderson的场景理论,从而验证强印象假设。但是,这一假设主张如果前后句子由于有间断性的时间短语而导致了时间上的不连续,就会引起时间转换,此与场景无关,这种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在他的实验设计中,前面句子构成的场景的延续时间与后一句的不连续的时间比较接近,尽管还是没有超出前面句子的场景,但是已经接近了该场景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时间信息可能已促成了场景的转换,而不是在同一场景中时间的转换,因此,这不能完全确证只要有不连续的时间短语就会发生时间转换。此外,时间不连续和场景转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情境模型中时间表征的特点,将更有理论和实践意义。Radvansky等(1998)的研究认为,不同事件只有发生在同一场景中,才能根据其发生的共同时间建构起情境模型,也就是说,具备相同的时空框架是建构情境模型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只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而不阐明其发生的地点,读者是否能建构起基于时间的情境模型,这是有待研究的。Rinck等(2001)的研究表明,当时间信息不一致时,被试对情境模型的更新就会产生困难,但是时间信息不一致与因果关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对目标句的阅读时间的延长,以及在后来的再认测验中判断目标句正确与否的时间延长和错误率提高,究竟是由时间不一致引起还是由因果不一致引起,这一点值得深入探讨。

综观当前关于情境模型中时间表征研究的所有结论和不足,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五点:第一,人们以前对课文表征的研究,主要使用延时技术(off-line),即在句子或文本读完之后考察读者的表征情况,主要使用阅读理解成绩、再认反应时以及再认错误率等作为考察指标。目前实时技术(on-line)已广泛引入到研究当中,它在句子或文本阅读过程中即时考察读者的表征情况,以探测反应时和句子阅读时间甚至眼动为考察指标,能更深入地探讨课文表征的过程和特点。但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如实时技术更着重于探究读者的实时理解加工过程,而延时技术能更好地考察出读者的记忆表征过程,单独使用往往不能解释所有问题,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特别是关于情境模型的研究,两者结合使用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二,当前对情境模型的研究,不管是时间表征方面,还是其他方面,研究范围仅限于记叙文,而事实上,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文本体裁是很多的,读者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背景知识肯定也会发生作用,所以,未来的研究应在研究范围上有所扩展,全面系统地考察各类体裁文本的表征过程。第三,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表征不可能只是课文表征理论在时间维度上的简单推广,时间信息有其本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时间连续性和一致性两个方面。相对于情境模型的其他维度来说,时间维度更为模糊、抽象,时间信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情境模型的时间表征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才是最值得深入研究的。第四,在使用时间信息建构情境模型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大致分为主体方面和客体方面两类,主体方面主要包括被试的阅读能力、阅读策略、认知方式、情感、动机等,客体方面主要包括时间信息的呈现方式和文本的体裁、结构等,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时间表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五,情境模型包含多个维度,目前虽然已在单个维度上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很多维度并没有严格地从其他维度中分离出来,如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中多隐含着因果信息,而要得到更精细的研究结果,必须将不同维度进行严格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