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间,是世间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更是人类生存与交流最基本的特征。早在系统语言形成之前,我们的先祖已经开始借助各种自然现象、使用各种符号来感知与传递时间信息。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季节的周期变化等,都成为人类觉知与判断时间的客观依据。随着语言系统的发展与完善、计时工具的出现与普及,人类逐渐能更精确地计量时间、知觉时间与表达时间。

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信息并能对其熟练运用,如我们常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但要对时间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却并不容易。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曾基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对时间进行了各自不同的阐述,这些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整合为同一个概念。正如St.Augustine在其著作《忏悔录》一书中所描述的:“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时间,我是知道的,但是如果要向他解释什么是时间这个问题,我就不知道了。”

许多智者先贤曾对时间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辨:Kant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人类认知的两种特性与分类。对于时间,人们无法对其进行真实的觉知,更多的是基于直觉的一种内部加工过程。Heidegger则认为,时间并不是世界上已知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观构想,而是那些对个体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件边界。McTaggart对时间表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时间具有两种事件顺序:“先—后”顺序和“过去—现在—将来”顺序。其中,“先—后”顺序表征的是具有时间连续性的事件、状态和过程,而“过去—现在—将来”顺序则需要以“现在”这一特定的时间角度作为参照,才能对时间表征进行区分。Heraclitus的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则从辩证法的角度论述了时间如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般,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以上四种关于时间的哲学观点看似相互独立或排斥,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智者先贤们探讨时间概念的立足点各有不同,但同时也反映出时间概念的多元性与多样性。

时间概念的多元性同样表现在其跨学科定义的明显差异上。物理学家也曾对时间的定义进行探讨:Newton在其经典力学中提及了时间的概念,认为时间是平稳流动的,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影响其稳定性;时间也不区分先与后,不连接过去、现在与将来,时间更多的是一种与持续相关的概念。Einstein等在“狭义相对论”中也论述了关于时间稳定性的观点,并进一步将关于时间的研究导向至相对时间,认为时间具有一种特殊且矛盾的属性:时间既可以无限收缩,又可以无限延伸。Hawking在其著作《时间简史》中曾基于时间箭头对时间进行了论述,认为时间箭头的存在区分了过去与将来,并出现了具有方向的时间。其中,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时间的方向就是有序事物向无序事物的转变与过渡,表现为无序度或熵的增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的方向就是我们所觉知到的时间流逝方向,即我们只能记忆过去而不能记忆将来;从宇宙学的角度来看,时间的方向就是宇宙的膨胀而非收缩。

如果说以上物理学关于时间的论述是基于无机物质的特性,那么生物学的时间观点则关注了生命体的时间概念,并提出了三种与时间相关的概念:①生物的寿命。生物的寿命与时间的最大共同点在于,两者从过程上看都是不可逆的,同时,生物的寿命也存在着一个明确的持续时间或时间区间。②生物进化。18世纪Darwin的进化论认为,生物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生命体的进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时间的导向作用与其呈现规律化的变化进程。因而,时间的变化也能表征生物的进化。③生物节律。从本质上看,生物节律本身就反映出时间对有机体发展过程的调节,这种调节一般与外部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并通过影响有机体内部化学过程的变化,为有机体带来关于时间的真实体验。

在基于物理学与生物学角度对时间的概念进行探讨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个关于时间本质的重要问题需要解答:在客观现实中,究竟只有一个时间还是具有多个时间?其中一个主流的观点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只有一个,但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要求将其划分为多个甚至是无数个小的时间单元,并将这些小的时间单元称为时间跨度或时间区间。这个观点的提出意味着:首先,时间应该具有持续性并且依次由各种时间跨度和区间组成,否则我们将无法对时间进行精细的划分;其次,时间跨度并非相互独立,先后发生的事件所表征的时间跨度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重叠、同时发生;再次,时间跨度与区间概念的提出也说明了时间应该是可以被测量的。那么,最短的时间是多少?我们又能否测量出时间所具有的最小跨度与单位?遗憾的是,目前关于自然属性时间这一客观存在的研究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心理学领域从个体对时间的主观感知角度出发,对时间的持续性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源于人类感知觉的实验,研究者尝试以此找出人类时间知觉的最小单元。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考察个体的各种感受器所能知觉到的最短的时间间隔,从而发现最小的时间跨度和探讨人们对“此时此刻”这一时间属性的体验。其中,Poeppel(1988)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人们在知觉体验上所觉知到的最短时间范围在30~40毫秒。也有研究者进一步对不同的感觉通道进行了划分,发现人们在听觉上所能觉知到的最短时间约为10毫秒,在触觉上约为25毫秒,而在视觉上为100~200毫秒。

然而,个体对持续时间的主观判断常常与客观事件的持续时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对比,这是因为个体对持续时间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①刺激的物理性质。个体对较弱的、熟悉的、简单的刺激的时间觉知会更短,反之则更长。②事件的内容与性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数量越多,所进行的事件越有趣,个体对其的时间觉知与估计将会越短。③个体的情绪状态。在高兴、愉悦的情绪状态下,对时间的觉知与估计会越短,相反则会越长。

另外,在时间概念的结构上同样存在着群体间的差异,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会文化。一般而言,在世界上所有的人类文化中,都存在着关于祖先或先辈的概念,并以此作为现在与过去的联系,但由此产生的时间概念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之间显得并不相同。比如,在中国、日本和埃及,人们都会以世代相传的链式线性结构来连接现在与过去,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也由此产生线性的时间概念;但在希腊、印度文化中则没有这种明显的链式线性时间概念。可见,如果只从人类对时间的主观感知角度探讨时间,可能未必完全正确。

因而,也有心理学研究者从语言角度出发,探讨语言或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时间编码问题,原因是:首先,不管社会文化背景如何,社会环境中的人们都会通过语言来理解与表达时间,在此过程中也以语言的形式表征了时间的持续性。其次,几乎所有人类的语言都发展出多种关于时间的语言成分,比如英语通过动词的形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或完成时)来表达时间,汉语则通过使用时间状语来表达时间。同时,人们也常常通过运用一些时间词汇或语法对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质(过去、现在或将来)、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时、中时或长时)和事件发生的频率(经常、偶尔或从不)进行表达,并通过这些信息或明显或隐含地传递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信息。

当前关于时间信息加工与编码的心理语言学、阅读心理学研究主要从时间信息如何影响文本阅读与理解、时间信息在情境模型的建构中所起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探讨,重点解决时间信息表征的性质、情境模型中的时间维度的特点、时间信息提取与时间情境模型更新实质等问题,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仍存在较多争议,未能达成较为一致的结论,主要表现为Anderson等(1983)的场景理论(scenarios account)与Zwaan(1996)的强印象假设(strong iconicity assumption)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本书以这两种理论解释作为研究的基本框架,通过理论假设的论证和实证研究的分析,对已有理论解释进行修正与整合,提出读者在加工文本时间信息时需经历早期低水平的认知加工和后期深层次的整合加工两个阶段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时间信息加工与提取实质、时间情境模型建构与更新机制进行探讨,试图从文本理解的角度揭示人们如何洞察时间、理解时间。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时间信息加工的理论探析,其中包括对时间信息在文本阅读与理解以及在读者的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梳理了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理论解释,如场景理论、印象假设和强印象假设;重点探讨了场景理论与强印象假设这两种理论的矛盾及其各自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文本理解中时间信息加工内部机制的观点与看法,也就是时间信息加工的二阶段模型。第二至五章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在时间信息加工方面的一些实证研究,包括:①以文本阅读中的边界效应、时间顺序与距离作为切入点,探讨时间信息对文本理解的影响;②尝试基于文本阅读中的时间转换机制、时间表征的动态性与静态性、记叙文倒叙事件的时间表征特点以及对二阶段模型的验证等,以求探明时间信息的加工机制;③在时间维度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维度,探讨两者在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以及时空维度情境模型更新与提取的机制;④从时间隐喻的角度探讨时间表征的实质,并考察时空信息对分组学习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从行为科学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对已有的文本阅读时间信息加工研究进行总结,并从理论设想的综合性、不同时间表达方式间的差异、情境模型的多维度结合、时间信息的书面语与口语理解、时间语言信息的理解与生成、研究方法的发展、具身认知在时间信息加工中的作用、时间信息的跨文化比较、影响时间信息加工的主客观因素探析和时间信息加工的发展特征十个方面对未来关于时间信息加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对时间的感知、理解与表达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经验,也是引发各个学科研究兴趣的核心课题。对这一问题的探究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更是一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同时,本书中关于时间信息加工的理解与观点更多是基于这一问题的初步构想与探讨,其中的一些成果与发现也只是关于认识人类的时间觉察这一问题的管窥之见。要全面认识人类对时间信息的理解,揭示人类觉知时间的认知加工机制,需要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跨学科合作以及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统合,并需要为之付出长期而大量的努力。正如自然时间所具有的不断向前流动的特性一样,对人类洞察时间、理解时间的探讨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知识与技术的革新而永不停息地发展与进步。

我的博士研究生张维、陈广耀,硕士研究生李伟兰、晏赛君、刘地秀、李英迪、汪小伟、魏玉兵、李惠娟、杨惠、谢毅、罗伟、吴爽、林席明、罗秀针、周苗、易伶志、赵雪汝、赖斯燕等,课题组成员冷英教授、王瑞明教授等协助完成了部分研究,张维协助对全书进行了统稿,暨南大学出版社张仲玲副社长、郑晓玲编辑为该书的出版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何先友

于映月湾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