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朝名画录》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时间

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在当时是当代画史,后人往往把它看作断代画史,所以《直斋书录解题》称《唐朝画断》,《唐书·艺文志》称《唐画断》,《文献通考》称《画断》。事实上,根据朱景玄在自序中所说的“此《画录》之所以作也”这一句话,可知《画录》乃其原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如是以为:“今考景玄自序,实称《画录》,则《画断》之名非也。”[2]《唐朝名画录》一名在今文献记载中首见于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卷一《叙诸家文字》。

关于朱景玄,其名一作景元。在《宣和画谱》一书中,凡“玄”字皆改为“元”,如改“吴道玄”为“吴道元”[3],改“玄都观”为“元都观”[4],改“葛玄”为“葛元”[5]等。自然“朱景玄”也被改为“朱景元”[6]。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亦作“景元”,应是避讳所致[7]。又一名曰“朱景真”,如宋代邓椿在《画继》卷九曰:“自昔鉴赏家分品有三,曰神、曰妙、曰能。独唐朱景真撰《唐贤画录》,三品之外,更增逸品。”[8]后有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沿用此名,即“独唐朱景真撰《唐贤画录》,三品之外,更增逸品”[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此为“避宋讳也”。

与张彦远出身显贵、见诸史传不同,朱景玄的生卒之年没有明文记载,其身世亦湮没不闻。因此,关于《唐朝名画录》的成书时间,我们只能根据《唐朝名画录》一书的相关文字和其他相关文献来进行推测。我们不妨先从朱景玄对画的关注开始考察。朱景玄个人在《唐朝名画录》中有这样的叙述:“景玄元和(806—820)初应举,住龙兴寺,犹有尹老者年八十余,尝云:‘吴生画兴善寺中门内神圆光时,长安市肆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其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10]通过这段材料可知,朱景玄此时已留心绘事,但并没有开始写作,因为“龙兴寺”这一寺庙名称是会昌六年即846年才改的,会昌六年五月之前其名为“经行寺”,所据如下:

《旧唐书·宣宗本纪》记载,宣宗于会昌六年三月即位,五月即复兴佛教。如“五月,左右街功德使奏:‘准今月五日赦书节文,上都两街旧留四寺外,更添置八所。两所依旧名兴唐寺、保寿寺。六所请改旧名,宝应寺改为资圣寺,青龙寺改为护国寺,菩提寺改为保唐寺,清禅寺改为安国寺,法云尼寺改为唐安寺,崇敬尼寺改为唐昌寺。右街添置八所,西明寺改为福寿寺,庄严寺改为圣寿寺,旧留寺。二所旧名,千福寺改为兴元寺,化度寺改为崇福寺,永泰寺改为万寿寺,温国寺改为崇圣寺,经行寺改为龙兴寺,奉恩寺改为兴福寺。’敕旨依奏”[11]。结合这段文字可知,《唐朝名画录》的写作应是在会昌六年五月以后的事。又《唐朝名画录》曰:“朱审吴郡人,得山水之妙,自江湖至京师,壁障卷轴,家藏户珍。又唐安寺讲堂西壁,最其得意。”[12]其中称“唐安寺”也是会昌六年才改的新名称,其旧名为“法云尼寺”。但是,《唐朝名画录》王维条却又出现另外的情况,如“今京都千福寺西塔院有掩障一合,画青枫树一图”。其中的“千福寺”在会昌六年已经改为“兴元寺”,可是朱景玄还以旧名称呼之。又《唐朝名画录》韩干条云:“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菩萨及净土壁、资圣寺北门二十四圣,皆奇踪也按《旧唐书》会昌六年“宝应寺”改为“资圣寺”,此处既言旧名“宝应寺”,又言新名“资圣寺”。在寺庙名称上,朱景玄有时用会昌六年五月前的旧名,有时则用新名,说明《唐朝名画录》的写作时间正是在会昌六年五月前后的一段时间,在会昌六年五月后不久即成书。[13]因为《唐朝名画录》不曾提到唐宣宗时的画家,可知唐宣宗即位不久,《唐朝名画录》的写作已经完成。对于会昌年间即武宗时的画家,朱景玄提到多位,如刘罄、麹庭、郑珽、卢少长等,但只是提到这些画家均居能品,而对他们所论甚略。

综上所述,朱景玄从元和初年即806年留心绘事开始到会昌六年即846年撰成此书,前后历经四十年的时间。可知,《唐朝名画录》的最终成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朱景玄作为一个诗人却对绘事如此感兴趣,这是个例呢?还是中晚唐以来较普遍的情况呢?这有待我们寻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