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篇—上小学了

一上来就是小学,为啥不讲讲幼儿园呢?因为真没啥记忆,总共就上了三个月幼儿园,由于不想去,觉得幼儿园苦,请假了两个多月,所以也就一个月的幼儿园,天天哭丧着个脸,没啥好说的。

对于像我们这种北漂的家族,基本上父母的工作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的学校就在哪里。3岁到6岁这三年,父亲很稳定,但母亲换个很多工作:保洁、卖衣服、服务员等等。

6岁这一年,父母花钱把我送进了私立小学,很厉害的是我母亲竟然当了老师,私立老师,那个年代普通私立学校对于老师招聘的条件不高,基本上能教得了小学生就可以了,一个月600,在2003年这个月薪属实不错了。我们也开始自己租房子了,一个月120元,感叹BJ的房价,无论是在哪个阶段我们家永远都买不起BJ的房子。

刚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一大早父亲给我弄早点,母亲给我换衣服准备书本,弄好了,母亲一同和我去学校。有一次,下午放学,母亲帮我拿着书包,同班同学小A跑过来对我母亲说:“同学你是我们班的吗?个子好高啊。”我母亲没憋住笑了出来并作了解释。

我的父母亲在我小学阶段都很不成熟,谁也不让着谁,吵架吵的很厉害,这个时候,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成了挡箭牌——“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早离婚了。”我气不过,顶嘴:“离呗!我跟我姥姥和我姥爷。”但我也是喜欢他们吵架的,因为每次吵架,我父亲就会抱着我出门吃烤羊肉串躲我母亲,我母亲有的时候为了气我父亲,也做过此类的事情,不过最后受益的都是我。

更厉害的是那一次,我父亲带我去超市,我母亲尾随,但我看见了,就跑了过去,母亲捂住了我的嘴,示意我不要说话,我就没说话,超市导购跑到我父亲面前说:“你女儿被人带走了,快去追吧。”我父亲一回头,我果真不见了,吓得全身发抖,满超市找,我母亲看见他慌了,就走了过来,两人对视着笑,这一笑就是要和好喽!

前边说到我们逃离了集体生活,有了自己的小窝,虽然租的吧,但至少有独立空间了。

我那个时候没啥电子产品,所以书信成了传递感情和实况的一种方式,我母亲经常写信和用信封寄钱给我姥姥,那个时候邮局人每周末都是爆满的,也只听说有邮政这么一个方式。姥姥不识字,但能认清楚母亲的名字,信每次都是姥爷读和回,带着个不知道谁替下来的老花镜读着女儿来的信,心里是美的。

在上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在二手市场买了游戏机给我,直到现在依然还留着,可以双人对打,不知道怎么形容它的玩法,需要用电视连着才能玩,我也已经忘却了它的玩法,只记得是黄色的,我对它像是对待宝贝一样,轻拿轻放,凡是来我家串门儿的,我都要拿出来显摆一下,哪怕是房东老太太来了我都要显摆一下,所有小孩儿都很羡慕我,因为他们没有。

紧接着,父亲拿着年底的工资又买了DVD,老厉害了,可以看电影,“柯南”、“唐老鸭与米老鼠”等等,五元一箱碟,放在家里,周末父母加班,我就窝在家里看电视,饿了就去别人家蹭饭,要不然就是去小姑姑的小卖部赊账买零食,父母下班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人家小卖部给我还赊的账。我母亲不喜欢其他小孩子来家里玩,但我不一样,我很喜欢,我经常趁他们不在家带其他小朋友来我家看动画片,其实我也没有多喜欢他们,也只是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