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
- 刘丽红等主编
- 6339字
- 2023-05-19 19:29:5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劳动是马克思用以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范畴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曾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出发对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论述。其中,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主要是一种将人类物质劳动作为出发点的劳动史观,政治经济学视域主要是一种基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政治经济学,而教育学视域则主要是一种强调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解放学说。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劳动价值
(一)劳动创造人本身
这是劳动的本体性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为了能够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类必须使得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而当人类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类本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所以,劳动彻底将人与猿区别开来,在劳动的直接推动下,人类经历了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使得人类的脑量不断增大和优化,体态特征愈来愈区别于猿而近似于现代人。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总之,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意义,劳动不仅是人的本质规定,更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创造过程。
(二)劳动创造世界
这是劳动的空间价值。马克思认为构成人类赖以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关键要素之一正是人的劳动,并且这种劳动并不是抽象层面的劳动,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感性物质劳动,即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最基本形式的“生产劳动”。马克思认为这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的生产劳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试图创造出一个可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世界。人们通过劳动建立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包含的方方面面,也都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并加以传承的。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最终也是要靠劳动去一一解决的,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劳动,催生着新事物的出现、成熟与进一步地向前发展,不断地促进人们意识的改变,理论的与时俱进,最终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对于马克思而言,从事生产劳动的个体并“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使得劳动个体的生产劳动并不只是单一地生产出外部物质世界的现实性,还生产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因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本身是人类的现实生产劳动的结果,而不是与人类的现实生产劳动无关的抽象的外在实体。
也正是通过劳动,人类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先自在意义的自然世界逐渐成为自为意义的人类世界。在这一世界中,关键性的问题不再是通过劳动来“解释”或“直观”,而是“改变”或“改造”世界。作为人类最基本实践活动形式的劳动,也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人的感性活动,而是将感性活动转变为人的现实社会劳动。由此,马克思正式揭示了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并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劳动,从而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之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性超越。
(三)劳动创造历史
这是劳动的时间价值。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历史。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人类的生产劳动才真正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才是解开人类历史发展秘密的钥匙。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及其历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了人类的劳动,有了满足人类生存必需的前提,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广大的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基于此,马克思彻底批判了各种独立于人的生产劳动之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将人从彼岸世界拉回到此岸世界,并将劳动看成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现实性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过程。
对于马克思的这一伟大发现,恩格斯曾经鲜明地指出:“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总体来看,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劳动被看成“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其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起点,也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来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发现了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由此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继而发现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国际劳动节和中国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号》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第一个劳动节是怎么过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二、政治经济学视域的劳动价值
(一)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即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统一于劳动过程之中。马克思把商品看作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拥有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主要决定使用价值,而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马克思将抽象劳动的价值视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尺度,而劳动的自然尺度则是劳动时间,因而就可以用抽象劳动时间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商品具有价值,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结晶。商品的价值的大小或它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所含的社会实体量的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所以各个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耗费于、体现于、凝固于该商品中的相应的劳动数量或劳动量决定的。”可以看出,马克思非常强调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要生产出一个商品,就必须在这个商品上投入或耗费一定量的劳动。而如果承认某种商品具有价值,也就是承认在这种商品中有着一种凝固了或所谓结晶了的社会劳动。虽然当代社会的劳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劳动剥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全面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价值增殖”和资本财富快速积累的基础,就在于资本家对于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这里的“剩余劳动”主要是指“一切为养活不劳动的人而从事的劳动”,而且“支配着这种剩余劳动的不是工人,而是资本家”,因此,所谓的“劳动剥削”就是指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资本,土地所有者占有土地,而工人阶级除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这使得工人阶级被迫以商品的形式出卖剩余劳动,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正是依靠占有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才得以生存。可见,正是有了剩余劳动的存在,才会产生被剥削者与剥削者的社会关系。这里面的逻辑顺序是: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的秘密就隐藏在剩余价值之中,马克思正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研究考察了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由此发现了劳动剥削就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正是劳动剥削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的对立,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分裂直接形成了劳动者阶级与剥削阶级的对立。总体来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着支配作用,劳动逐渐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也逐渐演变为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的实质就是劳动的社会雇佣关系对于劳动的强制。
(三)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构想: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社会中,“不管他所创造的或协助创造的产品的特殊物质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马克思认为,应该按照劳动者个人所提供的劳动量的比例,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马克思同时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这里面的“生产”就是指人类的劳动活动。人类如何参与劳动的形式直接决定了人类如何进行劳动成果分配的形式,而这就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念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最初原型。可见,这种“劳动者得其应得”的分配方式关注的是对分配行为的道德衡量和价值评价,是从根本上否定不劳而获的剥削分配制度,故而被马克思看作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其体现了对具备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有效劳动的承认,也体现了对不同劳动者之间劳动正当、合理性差异的承认。
三、教育学视域的劳动价值
(一)劳动形成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面向人的教育也同时面向人身上所带有的社会关系,这就要求,当我们考察教育对人的作用时就必须以人的社会关系作为考察的起点。而在人的社会关系建构中,人的生产劳动是建构其社会关系的主要载体,人正是通过生产劳动才形成了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并不是一种独立于或强加于人的事物,而是内生于人的生产劳动之中。基于此,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对于个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研究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就是研究人是如何学会通过劳动来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具体的生产劳动关系如何影响人自身的生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也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教育既承载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劳动本身也使人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成长。
(二)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特别是对工场手工业取代个体手工业,进而走向机器大工业历史进程的考察发现,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从而提出现代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已经导致人的劳动能力逐渐丧失整体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以及体力、脑力的各自片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将限制和破坏人发展的全面性,而“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因此,只有提高人各方面的劳动能力才能使人有能力适应工种的变化和创造出更多的劳动财富。这启示我们,社会生产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也要求我们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内在结合。总体来看,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最集中表现,促进人的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意味着劳动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整性、丰富性和可变动性,这无疑能够进一步实现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
马克思在教育思想上特别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形式主要是指“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由:一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既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形式的变化,又使工人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二是在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这就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普遍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性质的体现。这正如列宁所言:“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总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和重要途径。
行动·知识·创造
陶行知批评过去的教育以学校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将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念奉为圭臬。陶行知也曾经相信这一思想,但后来发现,需要将王阳明的话“翻跟头”,改为“行是知之始”,“行”才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陶行知曾对行动、知识与创造三者的关系进行过非常形象的阐述,提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进行创造,前提都必须行动,都需要做或是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然后进行创造。陶行知将行动放在首要位置,体现出他对实践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