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塑造孩子丰富的情感

3岁的贝贝喜欢自己玩,她常玩的游戏包括过家家、打扮洋娃娃、学妈妈出门去上班等。贝贝的妈妈一开始很高兴孩子会自己玩耍,不会打扰大人。但有一次妈妈仔细观察贝贝的游戏模式,赫然发现她反复模仿和演练的竟是妈妈的日常活动:买菜、做饭、梳妆打扮、电话聊天、匆匆忙忙出门去上班等,甚至会边穿衣服边拿东西,嘴巴里还会忙不迭地喊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贝贝再见!要乖……要听话……”

孩子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情,令平时忙碌的妈妈哑然失笑,孩子竟然从游戏中体验到照顾他人、安排事情的乐趣。

想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就需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妈妈可以在家中模仿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设置一些特殊的“游戏角落”,布置玩具。玩具不一定要有多精巧多高科技,家中安全的废弃物也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大纸箱、旧布、坏掉的门把,都可以变成孩子的宝贝,在孩子的游戏中变身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创造出各种不可思议的效果来。例如纸箱变城堡、火车;旧布变云彩、巫婆斗篷;门把变喇叭、假鼻子……孩子的想象力一旦被开启,往往连大人也望尘莫及。在玩的过程中,不但孩子的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对感情的理解也会越来越丰富、深刻。

游戏,除了交流感情,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游戏的功能不在于让孩子知道多少知识,那是课堂上应该完成的事情,家庭游戏的重要作用在于,让孩子有众多的情感体验:快乐、幸福、激动、紧张、恐惧、同情、宽容等,也就是在模拟的世界中成长,逐渐塑造出丰富、成熟的不同情感特点。

另外,户外活动对孩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在美丽的自然中游戏会让孩子感触到壮阔、沉静、真实等在家中无法体会的情感。多让孩子和其他人接触,多让孩子和其他人玩游戏,也是培养孩子丰富情感的好方法。与陌生人交流会为孩子创造更多玩耍学习的机会与空间,迈出社交的第一步。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孩子的情感心理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就需要妈妈看到这种进步,正确地理解孩子体验情感、表达感情的方式。例如,陪孩子玩耍,除了创造多元机会与空间,更应确切掌握幼儿的听觉与理解特性。许多妈妈会用“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动,间接或直接安排甚或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其实小孩就是小孩,并不是“小大人”,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也拥有自己的想法,像是一个隐藏的“神秘宝盒”,我们只能逐步开启和循序引导,不能掌控。

一味争强好胜的孩子情感并不健康,不能坦然面对失败的孩子日后也会因此承受更多压力和痛苦。想让孩子成为出色的人,妈妈首先让他成为情感健康的人;要想让孩子拥有宽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意志,就需要从转变妈妈的游戏态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