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址起源与变迁
北京城的沿革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她的起源算到现在,至少也已经有三千多年。今天她已经成为我国六亿五千万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我们的宪法中庄严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称叫做蓟,以蓟作为中心而最早兴起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就是燕。根据古代传说,蓟或燕国是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所分封的。但是分封的事实,传说不一,经过研究,我们知道北京最初居民点的发展,早在周初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是和燕的兴起分不开的。燕乃是随着地方生产的发展而自然生长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并不是从周朝的分封所开始的,而城市的诞生,正是奴隶社会发展的标志。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远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前,燕国已经存在,它是殷商北方的一个属国,这是三千多年以前的事。又过了几百年,到了周朝末叶的战国时代,燕国和一些邻国一样,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而且也逐渐强大起来,终于崛起北方,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这时史书上已经有明文记载说:燕国的都城叫做蓟。蓟,就是现在北京城最初的前身。
从蓟城发展的初期来说,她的地理位置是相当优越的。她建筑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平原上,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北京小平原。北京小平原三面有重山环绕,只有正南一面开向平坦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不过在古代,有一大片沼泽分布在北京小平原的东南一带,因而成为从北京小平原通向华北大平原的极大障碍。幸而西南一角,因为接近太行山的东麓,地势比较高,通行也比较方便,因此就成为当时北京小平原南通华北大平原的唯一门户,而蓟城又正是出入这一门户的要冲。其次,蓟城背后,在三面环抱的重山中,有一些天然峡谷,形成了南来北往的通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是西北角的南口(现在北京城西北大约一百里),一是东北角的古北口(现在北京城东北大约二百里)。通过南口,经过口内的居庸关、八达岭,然后穿行一系列宽窄不等的山间盆地,可以径上蒙古大高原。通过古北口,越过高低不同的丘陵和山地,又是通向松辽大平原的捷径。这样北京小平原就成为山后地区和广大平原之间南来北往所必经的地方,而蓟城正是其枢纽。
由于在南北之间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蓟城在秦始皇兼并六国、第一次在我国历史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之后,成为这个统一封建制国家东北方的重镇。这一情况,从公元前3世纪起一直到唐朝末叶,前后大约一千年间,可以说没有什么很大的改变。在这期间,宇内升平的时期,蓟城常常是汉族与东北少数民族互通有无的贸易中心,是国内有数的商业都市之一。关于这一点,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有过极好的描写。他说蓟城地区,物产丰饶,又地居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之间,是南北货物交流的中心,因此就成为北方一大都会。但是另外的一种情形是:每逢一些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封建统治者肆意孤行的时候,又常常利用蓟城在交通上的优越地位,作为经略东北的前方基地。例如隋炀帝、唐太宗就是很好的例子,隋炀帝和唐太宗不但都曾亲自领兵来到过蓟城,而且还都在北京城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些痕迹。7世纪初,隋炀帝开运河,南起江都(现在的江苏扬州市)北到蓟城(当时是涿郡的治所),这就是后来所谓南北大运河开凿的先声。其后又过了几十年,唐太宗驻兵蓟城,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大庙叫做悯忠寺。这悯忠寺就是现在北京法源寺的前身。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外城广安门大街以南看到这座规模宏大的庙宇。
晚唐以后,东北方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默默无闻的好几个少数民族,不但先后崛起,而且连连叩打汉族的门户,首当其冲的就是蓟城。这时蓟城因为是幽州的治所,所以又叫幽州城。幽州城由于上述的原因,就成了汉族一个重要的边防中心。由于唐朝的没落,其后相继而来的是五个小王朝—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五代。五代时期,幽州及其附近地区,落入东北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人手中。契丹兴起于今日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附近的山区,在它一旦占据了幽州城之后,就立即在这里建立陪都,改称南京,并作为进攻大平原的一个据点。这就是历史上和北宋对峙的辽。
辽虽然改称幽州城为南京,但是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到了兴起于松花江上的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并代替辽而占据了幽州城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女真人第一次把都城从松花江上迁到了幽州城,并把幽州城正式改名为中都。
金不但在这里建都,而且进行了城市改建的工作,首先是把大城的东西南三面加以扩展,其次又在城内中部的前方修筑宫殿,工事非常豪华。中都城扩建之后,面积大为增加。大城中部的前方是内城,也就是皇宫,皇宫内外还有苑林的点缀。至于内城北面,也就是大城北门以内,则是全城最大的市场。当时人记载说“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其规模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中都城的扩建,工程相当浩大,相传当时征调的民夫多至八十万,参加的兵工也有四十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下令修建中都城的,虽然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王朝的统治者,但是参与设计和施工的却都是汉族工匠,而且建筑规制也都是参照汉族都城的传统和地方固有的特点而进行的。甚至所用的建筑材料,除去来自真定府的“潭园”木材之外,据说还有从北宋都城汴梁拆运而来的门窗等件以及“艮岳”(所谓“艮岳”,也叫万岁山,是宋徽宗在汴梁城内东北角用人工培筑的一座假山)上的太湖石。
中都城在扩建之后不到一百年,就被破坏了。特别是建筑最为豪华的宫城,竟至荡然无存。这是因为,蒙古骑兵于1215年突破了南口一带的天险,冲入了中都所在的小平原,杀进中都城来。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在这里建都的长远打算,因此不免大肆抢掠一番,然后纵火焚烧,可惜一代豪华的宫阙,竟然付之一炬。史书记载,当时大火焚烧,断断续续,时燃时熄,前后蔓延了一个多月。劫后中都的残破,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在中都扩建之前,北宋的人尝称它作“燕京”,也叫做“燕山府”。中都被毁之后,蒙古又在这里设置了“燕京路”,因此燕京一名,始终没有废弃。此后又过了四十多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怀抱着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在1260年,从蒙古高原上的都城和林来到了燕京。但是燕京城中金朝宫殿已遭破坏,战乱以后的萧条情况,自在意中。因此,忽必烈到达之后,并没有住在城中,而是“驻跸燕京近郊”。在忽必烈第一次到达燕京后的第三年,他宣布定都燕京,正式恢复了中都的名称,并且开始动工兴建宫殿城池。又过了四年,一座规制宏伟的新都,终于落成,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城。忽必烈在这里正式定都之后,随着也就改立了一个新的国号,叫做元。
不过元大都城并不是在金中都城的旧基上建造的,如果说金中都城乃是在北京最早的一个城址上所建立起来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座大城,那么元大都城则在另外的一个新址上,为现在的北京城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262年,也就是忽必烈初到燕京的第二年,他下令修缮一片湖水中的一个小岛,名叫琼华岛。1264年再修琼华岛。1265年工匠们用一整块玉石雕刻了一个大酒缸,起名叫做“渎山大玉海”,献给忽必烈使用。忽必烈很高兴,就下令把它放在广寒殿里。次年又制成了一只雕刻精美的卧床献给忽必烈,起名叫做“五山珍御榻”。这只卧床,也被命令放在广寒殿。史文里明白地指出了广寒殿在琼华岛上,同时这一年又三修琼华岛。1267年,还在广寒殿中另外建立了一座玉殿;新都也就是在这一年落成。
这琼华岛就是现在北京城里北海公园的白塔山。现在,这里已经是北京城内游人必到的一个风景中心;但是在金朝,这却是中都城外离城不远的一座离宫。这座离宫几百年来虽然历经沧桑,文物建筑大半已经荡然无存,但是宫中的琼华岛却被一直保留到今天,不过现在的人们一般不再管它叫做琼华岛,只是叫它做白塔山了。山上白塔的位置大约就是当年广寒殿的旧址,至于白塔的建筑年代还要晚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被忽必烈下令放置在广寒殿中的渎山大玉海,还一直被保留到今天。这确是一件可贵的艺术品,是由一整块黑质白章的玉石雕刻而成,俗称玉瓮,瓮径四尺五寸,高二尺,周围一丈五尺,周有浮雕,刻工精美。这只玉瓮,虽然经历了几百年来的无数沧桑,却依然完好无恙,现在被放在琼华岛南面的团城里,供人览赏。我们现在走上团城,在苍松翠柏间的一座小亭子下面,看到眼前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品时,不仅应该欣赏它雕刻的精美,更应该想到:当这件艺术品最初被放在琼华岛上的时候,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这座北京城还没有诞生哩。
现在值得追问的是这座离宫又是怎样一个来历呢?
原来这是中都城东北郊外一片天然的湖沼,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经营,开辟了一些水田,因而呈现了北方少有的江南景色。辽都南京的时候,也许在这里有些修建,已经难以详细考察。到了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就在这里正式建筑了一座离宫,起名叫做大宁宫,后来又改称寿安宫和万宁宫。可能就是在这次修建离宫的过程中,原有的湖沼又被大加疏浚,并把掘起来的泥土,堆筑成湖中的琼华岛,相传琼华岛上所用汴梁城内艮岳的太湖石就是这时候堆砌上去的。
在金朝,这座离宫的建制想来也是十分可观的,全面的叙述虽然没有,但是从片断的记载里,也可知道个大概。例如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的本纪里,就有下面这样一条说:“三月丙申,如万宁宫。五月,命减万宁宫陈设九十四所。”大概是万宁宫里搞得太奢华了,所以才有这样一道命令。不管怎样,万宁宫总是金朝帝王经常游息的地方,这在历史上是有很多记载的。到了1215年蒙古骑兵突破南口,直围中都的时候,万宁宫因为还在东北郊外,所以竟成为当时城下战场的后方。因此,尽管中都城—特别是内城宫殿遭到了破坏,而在城东北几里以外的万宁宫,却侥幸保全下来。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后来忽必烈初到中都城,就没有住在城里,而是住在了城外离城不远的万宁宫。几年之后,就又环绕着万宁宫,建筑起大都城,这就为现在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
元朝大都城的兴建,是历史上北京城的一个极大发展,也是中国都市建筑史上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页。当时未曾建城之前,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根据中国传统的规制,结合了历史发展的因素和地方上一些地理特点,拟定了一个全城的总体规划,再逐步施工。首先在地下按着自然地形的倾斜铺设了下水道,装置了排水设备。然后才在地面上根据分区布局的原则,进行设计。因为这是封建帝王的都城,宫殿自然要占着最突出最重要的地位。这些宫殿建筑的布局,并不是仅仅占据了全城中央部位的机械而呆板的安排;相反地,却是采取了一种非凡的艺术手法,使严正雄伟的宫殿建筑和妩媚多姿的自然景物紧紧地结合起来,因此这就取得了一种人工与自然相互辉映的奇妙效果。
具体来说,当时曾把大大小小的宫殿,分别组成了三个建筑群,然后以琼华岛和周围的湖泊—今日的中海和北海(当时南海还不存在)作为设计中心,把三组宫殿环列在湖泊的两岸。在湖泊东岸以南的,是属于皇帝的一组宫殿,叫做大内(现在紫禁城的前身)。东岸以北,则保留为一个广大的绿化地带,向西通过一道桥梁,可以和琼华岛连成一片,它的位置大约相当于今天景山公园和附近一带地方(当然现在的景山那时还不存在)。因为当时曾经在这里养过一些珍禽异兽,所以又叫做“灵囿”,是皇家动物园的意思。湖泊的西岸,南北两部各为太子和太后的两组宫殿,和大内隔湖相望,鼎足而三。从这两组宫殿的中间,穿过湖泊中心遥接对岸的是东西通行的大木桥(现在北海大石桥最初的前身)。这样三组宫殿,再配合上当中一带湖泊和耸立在湖泊北部的琼华岛,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是整个都市布局的核心。环绕着这个核心,又加筑了一道城墙,当时叫做萧墙,后来称为皇城。环绕在皇城外面的才是大城。大城除北面只有东西两个城门外,其他三面,各有三个城门。相对的城门之间,都有宽广平直的大道,互相通连,在这些东西交织的大道所分割而成的地区,除去个别的例外,又都是纵横排列的街巷,不过为了采光和抵抗严寒北风的侵袭,所有纵横相交的街道,都是以东西向的横街为主,而且都离得很近,至于南北向的街道,只占次要地位。这种情况在现在北京城的好多地方,还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最后,大城以内,沿着一定的纵横街道,又划分为五十坊,每坊各有名称,这就是全城居民的居住单位。所以总的看来,全城规划整齐,井然有序,这是十分突出的。此外,在大城之内、皇城之外,另有三组建筑,具有布局上的特殊意义。在皇城以东(现在东四牌楼附近),以及皇城以西(现在西四牌楼附近),各有一组建筑,单独成为一区。东面的是太庙,是封建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西面的是社稷坛,是封建帝王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这样左右之间的对称排列,更加加重了帝王大内的重要性。大内最中心的一座大殿,以及大殿最中心的所谓皇帝的宝座,是东西两城之间的中心点。南北之间,垂直于这中心点的,正是全城设计的中心线。从“大内”沿着这条中心线向北去,在另外一片湖泊(现在北京什刹海)的北岸,又有前后两座大建筑耸立起来,这就是钟楼和鼓楼,是全城报时的中心。钟鼓楼离开东西两面城墙的距离是相等的,而且离开南北两面城墙的距离也是相等的。因此,这里正是全城的几何中心。同时,这里也是当时城内最大的贸易中心。
由此可见,元大都城的平面规划,在中国历代都城的设计中,可以说是最近似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关于帝都建筑的一种理想。这个理想见于《周礼·考工记》,大意是说:一个帝王都城的设计,应该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门内各有笔直的通衢。在大城之内,正中的前方是朝廷,后方是市场。在朝廷的左方是太庙,右方是社稷坛。简单地说,叫做“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元大都城虽然不是正方形,而正北一面也只有两个城门,不是三个城门,但是总的来说,城内主要建筑群的布局是合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的。不过,它又结合了地方的特点,有所发挥就是了。总之,它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创造性的发展。
大都城兴建之后刚刚一百年,又发生一次大变动。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这一年,大将徐达奉命北伐,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终于弃城逃走。徐达胜利地进入大都城,立即把大都改称北平。
北平既定之后,紧跟着就是缩减北城,这大概是为了军事防守的便利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被削掉的北城墙,现在在北京城北郊,依然还有遗迹可见。再建之后,就是现在北京城的北墙,即今日德胜门和安定门所在的地方。后来为了要消灭所谓“王气”,又把元朝的大内有计划地铲为平地,从一方面来说这是对文物建筑的破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却为北京城的再建开辟了道路。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就决心把都城从南京迁到这里,并把北平改名叫做北京,这是1403年的事,在明朝为永乐元年。北京这个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永乐四年(1406)起,开始营建北京宫殿,改造城池,一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全部落成。这一年,明朝正式下令迁都北京。从此以后,除去在明朝中叶又加筑了一个外城城墙之外,全城的总体规划可以说再也没有什么改变,一直到1949年北京城的解放为止。
明初改建北京城除去宫殿的营建以外,还涉及全城平面设计的重新安排,其中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开拓南城。把大都城的南墙,从现在天安门前东西长安街所在的地方,推移到现在前门所在的东西一条线上,同时也相应地拓展了皇城的南面,这样就使得紫禁城和皇城之间的距离,大为延长。两者之间,也就出现了一大片空地,这样就把东城的太庙和西城的社稷坛,分别迁移到空地上的左右两方,这样不但加强了这两组建筑和紫禁城之间的联系,而且也大大突出了中心的御路,增加了从天安门到紫禁城正门之间的深度,因而使得宫城以外的气势,更加恢宏。现在,天安门左右两方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就是利用旧的太庙和社稷坛改造的。至于中山公园以西遥遥相望的南海,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凿的,它和北面的湖泊连成一片,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三海”。
第二,这次北京城的改建,不但开拓了南城,而且在兴修紫禁城的时候,还把原来的中心线,向东移动了若干步,因此这条线就不再是平分东西两城的中心线,只能看作全城设计的中轴线。它离开东城墙比较近,而离开西城墙比较远,这是从今天的地图上可以量得出来的。紫禁城中最主要的三大殿—今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明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后改称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仍然建筑在这一条线上,而且所谓金銮殿上宝座的中心,也正是这条中轴线所穿过的地方。这仍然和元城大内的设计一样,突出地说明了封建帝王独霸天下的思想,至于紫禁城中的其他建筑,都是严格遵守着左右对称的排列形式,这在今天也还看得十分清楚。至于和元朝不相同的,是明朝紫禁城的周围,又加筑了护城河,并且用河里挖起的泥土,在紫禁城的正北方,堆起了一座土山,这就是现在的景山。
到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完全袭用了明朝的宫殿,除去重修和增建了现在故宫中的一些大殿之外,其主要力量都放在北京城西郊两座离宫的修建上。一座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860年惨遭英法侵略者焚毁);一座是现在的颐和园,其中包括了昆明湖和万寿山,现在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假日游玩的地方。
由上述情况看来,在历史上一切封建帝都的设计中,北京城称得上是一个无比的杰作。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早已结束,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也一去不复返了,北京正以青春焕发的朝气,迎着无限光辉的未来阔步前进。在这时候,我们再回顾一下她在历史上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的变化,对于进一步认识北京今日某些特点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
原载《光明日报》1962年1月17日,原题《历史上的北京城》
本次自《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62年)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