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八十寿辰的周一星老师致敬

孟晓晨

收到冯健的约稿短信,才知道周老师即将八十大寿了。时间过得真快,想想从我进入北京大学已经43年了,一路走来,往事如烟,许多情节已然模糊,但其中的感受仍可在回忆中清晰地显现。从中挑选出几个美妙的心动时刻,向周老师表达敬意,也与一路而来的同行者和后辈们分享。

我进入北京大学开始读书时,周老师还是教研室的年轻教员。上课之余,我报名参加了张景哲老师和周老师共同合作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课题,帮助做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在周老师向我们讲解工作安排时,他拿出了一张北京市地图,上面清晰地标出了采样路线和采样点。看着那张地图,突然感觉我的视角被改变了,从平时对周围环境的二维平视一下子提升到了三维的俯视,视野瞬间被扩大了,整座城市不仅进入了我的视野,而且进到了我的脑海。以至于后来不管身处北京的什么地方,都可以从脑海中调出那张图,去确认我所在的位置和整座城市的关系。在后来的学习中我逐渐明白了,这就是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师看世界、看城市的视角。这个视角贯穿了我其后的整个学术生涯,以至于每到一座新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地图。如果没有一图在手,就感觉心里没了着落。而当每打开一张新的地图,就会重新经历一次那种视角提升、视野扩大的美妙感受。

当我坐进出租车,与周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按照既定的路线和选点去实地采样时,周老师对待每个数据的认真、严谨态度,又把我那颗飘荡在空中的心拉回到了大地上。周老师告诫我们:做研究计划时,每一条线路、每一个测点的选择都要有科学依据;实测时每一次下车和测量都要保证准确,这样才能使最终的研究结论成立。这后来也就成为我的研究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既要俯瞰大地,又要脚踏实地,就是周老师给我上的科学研究的第一课。

周老师的《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一文是我读到的第一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的学术论文。犹记得当时对文中的几张曲线图很是着迷,感叹在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竟可以在如此简洁、直观、易懂的曲线图中显示出来。也许是因为在这篇文章中对曲线图一见钟情,使我后来走进了经济学去寻找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徜徉于经济学的各种曲线图中,在黑板上一遍又一遍地用各种曲线图给同学们讲解经济活动及其空间规律的内在原理。看着那些用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原理在一根根简洁的曲线中直观地展示出来,心中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当我着手开始构思这篇文章时,翻开了周老师的《城市地理求索:周一星自选集》一书,找到了这篇文章,重温三十多年前与其相遇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熟悉、温馨和亲切的感觉。

众所周知,周老师是我国最早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与方法的学者,其中的点睛之处就是城市体系的“规模、职能、空间”三大结构。20世纪90年代,我曾经有几次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的规划项目合作,每一次的基本分工都是他们做总体规划,我做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规划。第一次工作时,我还没有任何经验,面对着区域中大大小小的城镇,头脑中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忽然想起了周老师提出的三大结构,顿时感觉有了抓手,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与规划工作思路,真有一种纲举目张的感觉。后续的工作中,这三大结构就成了我的基本工作框架,每次都感叹其简洁、清晰和有效。

图1 1999年12月参加城市地理中山年会(右二为孟晓晨)

最让我感觉神奇的是,当2000年后我进入新经济地理学领域,试图搞清楚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认识时,在克鲁格曼的三大基本模型(区域、城市、产业)中的城市模型中,经过复杂的经济变量的数学推导,最后呈现出来的竟然就是周老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规模、职能、空间”三大结构。不由让我对周老师的深刻洞察力感到由衷的赞叹。

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下,许多往事都已经模糊了。但仍清晰地留在我心中的是周老师那严谨认真、洞察现实、追求真理、硕果累累的学者形象。在周老师八十诞辰到来之际,我衷心祝愿周老师开心快乐,健康长寿!

2021年2月2日

作者简介

孟晓晨,1955年11月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的研究。邮箱:xcm@urban.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