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遗产田野案例报告
- 彭兆荣等
- 1355字
- 2024-11-04 17:21:23
引言
“亚鲁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属于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序号1062,项目编号I-118,申报地区为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紫云县”)。“亚鲁王”的发现是近年来一件重大的事件。2009年4月,紫云县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该地区民间丧葬仪式中,普遍存在以“亚鲁”为主题的长篇口述,杨正江向余未人先生汇报,余先生即向冯骥才先生汇报。在各级相关组织、学者的关注和协调下,2011年6月,“亚鲁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1月,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苗汉双语对照文本和汉语整理文本公开出版发行。2012年2月,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发现亚鲁王”列入2012年六件学术事件。2012年3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载了《亚鲁王:新世纪以来民间文学的最大发现》的专题报道。报道称:“直到2009年春天,《亚鲁王》才‘闪入’了文化人的视野。它仿佛横空出世,震撼了民间文学界和苗学界的学者们。……《亚鲁王》的发现是本世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一个奇迹。《亚鲁王》的活态传承也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奇迹。”2012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史诗高峰论坛上,朝戈金请亚鲁王“东郎”(职业人自称)到现场表演。2013年9月,在贵阳举行的“第11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暨世界仪式人类学高级论坛”,经彭兆荣教授与会务组商议,请麻山苗族到现场表演,紫云自治县亚鲁王研究中心获“萨满文化遗产传承奖”。
为发现和再现贵州的这一重要历史事件,2013年7月,国家重大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彭兆荣教授带领调研组一行到紫云,会同杨正江和杨春艳对“亚鲁王”进行现场调研。为了较全面地了解“亚鲁王”的传承方式和传承规律,我们根据项目需要,先后把调查分为四个组,包括:1.白岩组,课题组全体成员前往宗地乡大地坝村白岩组,对“亚鲁王”传承村落进行实地考察,聆听歌师现场念唱,并组织歌师访谈,了解传承现状。2.格凸河风景区亚鲁王工作站组,主要与《亚鲁王》核心的搜集、整理、翻译者杨正江,及亚鲁王田野工作团队进行访谈,了解《亚鲁王》发现、搜集、整理、翻译、申报、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传承现状与发展规划。3.宗地乡大地坝村摆弄关组,课题组成员主要分成两个小组,分组调查:①“亚鲁王”的文化传统与族群社区共生的文化生态结构;②亚鲁王的发现过程和传承现状。调查组成员从2009年至2013年,先后在“亚鲁王”传承的麻山苗族地区进行了长时段的田野调研工作,具体田野地点包括了紫云县大营乡、宗地乡、四大寨乡、猴场镇、板当镇、水塘镇等麻山苗族生活的主要区域。调查对象涉及了《亚鲁王》发现、搜集、整理、翻译、申报、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发展,访谈对象涉及亚鲁王研究中心的杨松、吴斌、杨正兴、杨正江等团队成员,“亚鲁王”文化遗产的各级传承人,田野所涉及村寨的歌师、东郎[1]、宝目[2]和学徒,紫云县、安顺市文化主管部门。本篇田野报告正是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写作,试图对“亚鲁王”的发现、搜集整理翻译、申遗的过程进行回顾,通过调查访谈和对田野个案的细致分析,呈现“亚鲁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亚鲁王”背后麻山苗人文化传统与族群社区的文化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亚鲁王”传承在“后申遗时代”的走向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