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

1. 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否定、挑刺、不友好

在国内, 只要一提起批判性思维, 有些人就会认为你是在否定, 在质疑, 在破坏人际关系。曾经有个人跟我说: “我不想听你的意见, 你的批判性太强了。”还有一个人跟我说: “搞什么批判性思维, 现在都是和谐社会!”其实这是典型的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读。在流行用法中, 批判 ( criticism) 往往是负面的、总是批评别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有学者主张将批判性思维翻译成“品判性思维”的原因。但是英语单词“criticism”来自古希腊语动词 krinome (meaning to judge ) , 意味着作判断。因此对“critical”一词的相关定义应该是一种谨慎的判断或审慎的评价,而并不是必然的否定, 也不是不友好。

批判性思维强调不会立即接受对方观点, 或者对一个行为、问题不会不经过思考而顺从别人的观点。它主张独立思考, 不盲从, 要依据客观事实、专业知识, 经过审慎的, 符合逻辑的推理, 再对事件、观点、信息行为等作出判断。结论可能会和对方的观点一致, 也有可能是不一致的, 是补充性的, 当然在对方观点错误的情况下我们也就不能盲从。因此, 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是谨慎思考和判断的评价过程, 而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否定、挑刺和不友好甚至是破坏和谐, 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这时候, 非但结论还没有出来, 而且经过批判性思考的结论可能是认同, 也可能是否定。即便结论是否定的也不能说明是挑刺和不友好的, 因为这种经过事实和专业知识的分析和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结论, 不能因为不接受对方的“错误”结论就认定批判性思维者是不友好的, 是挑刺, 甚至乱扣帽子认为其是不和谐的。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典型对事不对人的思维, 批判性思维者对于观点的评价和判断其实跟对方这个人本身没有丝毫关系, 谈不上不友好, 也谈不上挑刺。持有这种对批判性思维误解的人本身就是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和为贵、与人为善, 很多人会觉得特别有压力, 他们特别小心地维持着人际关系, 不忍心评价别人在观点和认识上的错误认识, 一味追求和气, 这一点特别妨碍个人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也影响新知识的产生, 社会的进步。亚里士多德不是说过么——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澄清“批判性思维就等于否定”这个误解, 是了解和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2. 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单纯的逻辑推理

逻辑学是批判性思维的来源之一, 但不是唯一来源。希契柯克 ( David Hitchcock) 列举了论证的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重合和不重合关系。他指出,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有三大方面的不同: (1) 批判性思维远远超越了单一的论证; (2) 批判性思维包含创造的成分, 包括提出并评估替代观点, 从中选择最好的; (3) 批判性思维包括对证据本身的批判性评估。12

如上图所示, 逻辑学 (论证) 构成了批判性思维推演的一个主要技术内核, 我们一定要遵循逻辑学的基本原则, 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批判性思维是超越逻辑学的一种思维。逻辑学是构成批判性思维技术内核的一部分, 但是批判性思维还包含问题导向的理性决策、对自我和他人思维方式的深刻反思、对大脑认知活动的揭示, 受教育者不仅能感知批判性思维在技术层面上带来的学习效果, 还能感受自己内在的变化, 批判性思维同时作用于人的心理、行为、认知和思维等各个方面。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过程也是教育目标中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和塑造的过程。因此我们决不能仅仅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逻辑分析, 或者某些逻辑原则。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一种方法, 而非仅仅是逻辑上的推理公式及其运用。

3. 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工具

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解决问题工具的观点并不能算错, 因为批判性思维本身具有这样的功能, 它能帮人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和作出好的决策。但是, 如果单纯地将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工具对等又犯了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逻辑分析同样的错误。如前所述,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跨学科的综合事物, 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注重解决过程的心理、能力、思维、认知等各个环节的互动和影响。将批判性思维工具化将会限制我们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因此, 本书为了便于学习者的理解, 从实用角度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能够通过理性判断和推理解决问题, 作出正确决策的过程。但同时, 本书仍然会向学习者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引起的其他维度的变化和互动。只有全面地定义、观察批判性思维, 才能在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练习和使用过程中获得最大的体会和感悟, 也会获得更广泛的收益。

1 分析思维方式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中观察思维的各个元素, 如目的、待解决问题、信息、解释和推理、概念、假设、结果和意义、观点等。

2 评估思维方式是指指出思维方式的优缺点, 内容的清晰度、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深度、广度、重要性和公正性等。

3 提高思维方式是指通过强调其优势, 减少劣势。

4 〔美〕 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 (原书第3版) , 侯玉波、姜佟琳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第1页。

5 〔美〕 丹尼斯·库恩、约翰·米特: 《心理学之旅》, 郑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第10页。

6 Erik J. Coats & Robert S. Feldman, Steven Schwartzberg, Critical Thinking: General Principles & Case Studies, Mcgraw-Hill College, 1994, p. 5、 p. 13.

7 〔美〕 斯蒂芬·D. 布鲁克菲尔德: 《批判性思维教与学——帮助学生质疑假设的方法和工具》, 纽跃增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第9—10页。

8 〔美〕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学会提问》 (原书第11版) , 吴礼敬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第7页。

9 〔美〕 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 版) , 朱素梅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年版, 第2页。

10 〔英〕 斯特拉·科特雷尔: 《批判性思考——跳脱惯性的思考模式》 , 郑淑芬译, 台湾寂天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第12页。

11 〔美〕 格雷戈里·巴沙姆、威廉·欧文、亨利·纳尔多内、詹姆斯·M. 华莱士: 《批判性思维》 (原书第5 版) , 舒静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版, 第7页。

12 Hitchcockd, Critcial Thinking as an Educational Ideal, 载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编: 《批判性思维课程研讨会论文集》 ,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