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动机

电影音乐仍旧以主题的方式被拼贴在一起。因为它们能够被轻松地回忆起来,这也就为听众提供了明确的线索,而且它们也会为处于压力之下、承担其作曲任务的作曲者提供实际的帮助。在他本该创作的地方,他现在只需引用即可了事。

主导动机这一观念,自从瓦格纳的时代以来就很流行。它的流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其对主导动机的运用相联系。它们的功能就好比商标,人物、情感和象征借此能够被立即加以辨识。它们一向是阐述的最基本手段,也即缺乏音乐经验者找到门道的线索。它们通过持续的重复被敲进听众的耳朵,通常不加任何变奏,这种情形非常像是一首新歌的宣传或是女影星凭新发型走红。由于这一策略很容易掌握,人们会很自然地假定它将特别适用于电影,因为电影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它们必须通俗易懂。然而,这一假定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原因首先是技术性的。主导动机的基本特征——其显著性和简洁性——联系着瓦格纳以及后瓦格纳音乐戏剧的巨大维度。正因为这样的主导动机在音乐上非常初级,要想获得一种超越路标之外的音乐性意义,它就需要一幅巨大的音乐画布。与音乐元素的原子化并存的,是作曲作为整体的宏观维度。这种关系在电影音乐当中是完全缺席的,电影音乐要求的是一种元素被另一元素持续打断,而不是连续。电影结构的特征是不断改换的场景。在音乐上,同样是短一点的形式比较盛行,而主导动机在此不再适用的原因在于,其形式的简洁性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得以完成。电影音乐是如此通俗易懂,以至于它不需要主导动机作为路标,它那有限的维度也不允许主导动机充分展开。

至于美学问题,这样的考虑同样适用。瓦格纳式的主导动机不可分割地联系着音乐戏剧的象征性本质。主导动机并不仅用来为人物、情感或事物赋予特征,尽管这是普遍流行的观念。在瓦格纳的构想当中,它的目标是为戏剧性事件提供形而上的意味。在《指环》指理查德·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译注中,当大号奏响“瓦尔哈拉殿”主导动机的时候,它并不仅仅是在标出沃坦的居住地。瓦格纳同时也想暗示出崇高的氛围、宇宙的意志及其根本准则。主导动机从根本上看是为这种象征主义而设的。此种情形不见容于电影,电影追求的是描绘现实。在这里,主导动机已经被缩减到了充当音乐性侍从的地步,即便人人都能识别出某个著名段落,它还是会以一种紧要的神情预告主人的出场。过去那高效的技巧由此就仅仅变成了一种亦步亦趋,低效且不经济。与此同时,由于在电影中它的音乐意味不能得到充分展开,对主导动机的使用就会导向作曲的极端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