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郏县饸饹面面条粗细适中,滑润爽口,味道醇厚,长食不厌,是当地久负盛名的美食。近几年,郏县饸饹面以蓬勃之势,春笋般遍布祖国广大地区的繁华通衢和偏僻街巷,食客盈门,生意红火,为人们所青睐,成为众多网红的打卡新地。
奇食有奇源。郏县饸饹面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而在光怪陆离的传说中,本人也有一则与众不同的轶闻,写来奉献读者,一是增加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二是丰富乡梓名吃源远流长,博大并蓄的精神内涵。
郏县饸饹面也叫“御面”,为什么叫“御面呢?”这是因为她与清朝乾隆皇帝还有一面之缘。相传,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郏县,饬令提前送达,要在郏县用膳,这可愁坏了郏县县令,他赶忙召开“诸葛亮”会研究方案,大小官吏纷纷摇头,为难地说道:“天上飞的除了风筝,地上动的除了板凳,皇帝遍幸四海,什么没有吃过?我们这些穷乡僻壤之人,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他老人家见所未见的东西来。”会议无果而终,不欢而散。县令寝食难安,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可就是想不出万全之策。日子在一天天逼近,方案却迟迟难成。这时,师爷急中生智,向县令进计道:“我们没有办法,看能不能发动全县民众给我们出谋献策?”县令烦躁地反问道:“怎么个出谋献策?我们没有办法,难道区区小民能有什么办法?”师爷说道:“我们不妨试试,在县衙门前张榜招贤,兴许可行。”县令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心想,与其在这里干等,还不如一试,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他赶忙催促师爷依计而行,时间不等人,越快越好。早上张榜以后,县令就再也没有心思升堂理事了,心急火燎,度日如年地盼望消息。下午,一名衙役领着一个人来见他,说是来人能够保证做好榜上所说之事。县令抬头看了看来人,大约七十开外,鹤发童颜,目光炯炯,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县令心下满意,就问道:“榜上之事你能完成吗?”又进一步问道:“你准备用什么饭食款待客人?并保证他们满意?”来人朗声答道:“无论什么样的尊贵客人,我都会让他们满意,至于什么饭食,县太爷就不必多问了。”县令还是放心不下,威逼道:“庙堂之上,不可妄言。既然如比,你可敢签‘军令状’吗?”来人答道:“有何不敢,愿以身家性命相抵。”县令当即说道:“那好,事成我赏你黄金百两,事若不成,我抄你全家!”
旗幡蔽天,黄罗翩翩,乾隆驻跸郏县。中午,皇帝用膳,“鹤发”老人举案进献,蒙纱开启处,赫见一瓷碗,内盛面条,黢黑难看,龙颜不悦,双眉不展。县令看到此情此景,惊恐万状,两腿打颤,深恨事前没有严格把关。这时,老人面带微笑,不动声色地劝皇帝尝上一尝。乾隆皇帝这才勉强拿起筷子,夹了一小段面条入口,顿时面露喜色,赶忙又喝了一口汤,连连点头,称赞道:“好吃,好吃,汤也好喝。”又问道:“这叫什么面?”老人答道:”这碗面条名叫饸饹面。”
事后,县令把“鹤发”老人请到县衙内,奉为上宾,好吃好喝好招待,按照约定履行了承诺,并探询饸饹面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老人慷慨地说:“我的饸饹面是用鹌鹑做的。先使油把鹌鹑炸成金黄色,晒干,磨成面,用椿木做的饸饹床子压轧成面条,配以本地产的羊肉和大葱,添入秘制的十几种香料,再用祖上世传的高汤一浇一沏,一碗香喷喷的饸饹面就做成了。”
后来,饸饹面就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去,但谁又能吃得起用鹌鹑做的饸饹面呢?于是,人们取其黑色,改用荞麦面制作。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还用红薯面做过。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普遍都用精细的小麦面制作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饸饹面的制作手段如何改进,原材料如何变化,但当初制作的工艺流程却始终如一,恪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