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和五号忠实地执行了零的命令,大约二十天后,蚁穴将会有一百只长着翅膀的雌蚁成虫出生,它们将为蚁群的扩张指明方向。
虽然决定了要利用雌蚁作为蚁群的侦察兵,零却并没有等待雌蚁成虫出现之后再开启殖民计划的意思。
虽然新生的蚁后并没有长成成虫,无法自己率领蚁群完成迁徙,但是这并不妨碍零命令二号指派蚂蚁先行出发为它们探路。
在向四面八方派遣探索队的同时,零也不忘沟通三号,让她在扩大种群的同时,派遣工蚁修筑一条链接母巢的通道。
这条通道将作为母巢和分巢之间的快速安全通道,平时也能互通有无,为了蚁群的发展,在目前地表交通并不安全的情况下,这样的通道是十分隐蔽且有必要的。
母巢与三号所在的蚁穴直线距离超过七十米,这对于蚂蚁们来说毫无疑问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光是挖空土壤就不知需要耗费多久,更不要说在这其中会遇到的危险和阻碍了。
除此之外,这条路线挖掘的方向对于蚂蚁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对于这一点,零有一些可能派得上用场的想法。
祂是蚁群之中唯一能够大概描述出母巢和分巢位置的存在,分巢大约位于母巢南方略微偏东的位置,那么分巢的蚂蚁们就需要向自己的北方偏西同样的角度挖掘,关于仰角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并不能完美的解决方向的问题,但是至少为蚁群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可以节省不少力气。
在分巢的工蚁向母巢开挖的同时,零也指挥更多母巢的蚂蚁向着分巢方向挖掘。
祂可以随时看到任何一只蚂蚁附近的视野,这在挖掘的初期可以让工蚁们避开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危险,再中后期也可以指挥双方相向而行相互对接。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以至于在派出的探索队已经探明周围的大致情况之后,直到作为殖民者的蚁后出生,这十几天的时间里,这项工程仍然进展不到六分之一。
这个沟通母巢和分巢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展之慢超出了零的想象,以至于两边的觅食工作都产生了耽误,已经开始消耗存粮了。
无奈之下,零只能放慢项目进度,调回大部分的工蚁重新进行觅食以确保新生的蚁后能够有足够的食物来繁殖属于自己的部下。
新生的蚁后利用母巢的存粮快速地繁育蚁群,这些新出生的蚁群又加入到外出觅食的对于之中,虽然超量的蚁群存在让觅食的实际效率遍低,但是蚁群数量的增加还是让实际产出的食物增加了不少。
等到五只蚁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班底之后,零便让她们带领蚁群们外出建立新的种群。
五个种群,其中有两个建立在东边土丘下的平原上,那里已经探明是一片广阔的平坦草地,足够建立两个族群。
还有两只蚁后带领自己的部属前往北方,在北方的百米之外,那里同样有着一个土丘,与母巢所不同的是,这个土丘上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树木。
那里显然存在着大量其它蚁群,但是零还是准备将之划入自己的领地。
最后一个族群前往了西边,它们将在西边存在的蚁群附近建立巢穴,最终通过发展利用数量优势消灭或者逼走它们。
在零的计划中,这六个分巢将作为母巢之外的“一环”存在,负责拱卫母巢。
虽然所谓的母巢和分巢其实本质上对于零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潜意识里,零还是比较认可一号所在的母巢,因为祂自己便是从母巢苏醒,看到的第一只蚂蚁也是一号。
蚁群四面开花的同时,也同样带走了母巢之中大部分的食物,一时之间母巢的粮仓几乎为之一空。
不过大量蚂蚁的离开同样也大大减少了食物的消耗,剩下的食物足够支撑蚁穴生存。
一号和五号孵化的雌蚁们在五天之后长成了成虫,不同于其它蚁后,它们不允许与任何雄蚁结合,也没有指挥蚁群的权利,完全作为侦察兵而存在。
不过和蚁后相同的是,它们同样能够接受零的命令,这样零就可以直接指挥它们,而不必再通过蚁后。
雌蚁们的孵化让零有些兴奋,祂命令这群雌蚁在母巢上方盘旋,慢慢的越飞越高,利用雌蚁的视野观察着这片土地。
高矮相间的杂草鳞次栉比,翠绿的草地看不到尽头。零星的树木在草原之上点缀,不知为何,它们生的并不高大。
继续向南飞去,零飞过了三号的分巢,飞过了那条越有两米宽的河流以后,地势不再降低,而是一片平坦。
草木逐渐茂盛,再往南去,地势又快速升高,零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
祂有种控制雌蚁探索整片天地的冲动,左右不过是几只雌蚁而已。祂也同样没有犹豫,雌蚁们继续向森林飞去。
然而它们注定进不了森林,零的视野一花,就发现自己失去了飞往南方的几乎所有的雌蚁,最后一只因为靠后的缘故,暂时幸免于难,零借助它最后的视野看到了猎杀飞蚁的存在——鸟群。
由于鸟群的存在,零放弃了探索森林的想法,祂又控制着几只飞蚁,前往之前三号的探索队消失的地方。
祂想看看杀死探索队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那怕目前根本不可战胜,祂也要看清楚了才能心安。
飞蚁们在零的指挥下向那片区域靠近,那是河滩附近的芦苇丛。
为了找到敌人,零命令飞蚁降低飞行高度,祂已经做好了失去这群飞蚁的准备。
飞蚁对于零的命令没有丝毫违抗,几乎是贴着芦苇丛飞过。
零紧张地注视着这群飞蚁的视野,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难道敌人已经离开了这里?”
“还是说它只会攻击地面的目标?”
零这般猜想着,又命令飞蚁绕了回来,再次降低了高度。
这次几乎是贴着芦苇旁边的草丛而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