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特点及新趋势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工业设计能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生产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形成优质的供给能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产品品质、个性、功能性、文化性等的要求,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当下,体现中国实力和文化魅力的工业设计产品和设计服务,已逐渐成为探索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动能。“设计+科技+文化+绿色”将极大地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强化制造产品的人文关怀,重塑国家工业形象,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政策先导、社会合作,融合发展呈主流

近10年来,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推进局面,这是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升级、政府推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省市层面的策略推动、市场层面的产业推动及教育层面的人才推动等多层结构共同作用下,构成国家主导、社会响应、企业发力、教育共举的社会合力型工业设计发展格局。这种发展模式打破了西方完全依赖市场激发行为的发展模式,在中国特色的国情条件下,找到一种上下通力、多重主体的“政府先导、多方合作”式的发展路径。

2.多元发展,对提升产品附加值贡献大

随着与现代工业体系的不断融合发展,工业设计已逐渐成为兼容科技和技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创造性活动。至今,企业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企业发展继续呈现专业化、独立化、多元化、产业化态势,设计创新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创造转变的作用和能力持续提升。

企业工业设计是指生成于企业内部、服从于企业的市场经营整体策略目标的,根据企业需要,既可作为职能部门、也可独立经营的工业设计力量。作为中国设计产业的主体力量之一,企业工业设计发展,正在普遍经历从自然生发向自觉运用转变的历史过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市场对于高质量的要求等因素倒逼企业必须重视设计创新,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设计企业的设计服务广度、深度持续拓展。设计创新创业打造的设计品牌、设计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设计思维、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新理念、新方法广为运用,“设计外包”助力企业增强设计创新竞争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提升专业设计水平。随着工业设计的范畴、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拓展,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及领域中,工业设计的努力贯穿于产品全流程及企业全产业链。

3.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较为显著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已初步形成趋于体系化的发展态势,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并不平衡。工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行业或领域,工业设计发展就越充分。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广东及浙江的工业设计企业总数排名全国前三;工业设计发展较快较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次为华北、华中、华西地区,尤其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制造业发展旺盛的地区。

4.设计园区建设成为关注热点

设计园区与设计创新、创业生态一样,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地区关注发展、组织论坛、开展人才资源引流的关键词。设计园区或类似园地、基地和街区等,更是各级政府落实双创、振兴产业和转变城市功能的主要抓手。

随着工业设计在政策层面启动巨大动能,全国开展的创业创新事业、设计人才培养等重要举措和近十年高速发展起来的各类设计园区、园地和设计创业基地相联合,将以设计创新为核心能力的产业园区,发展拓展为势头方兴未艾的社会新经济形态。设计园区已经迅速成为赋能制造业、创造新产品和企业新生态的重要组织要素,融城市建设、社会创新建设、人文环境建设和社会资源集成于一体的“主要跑道”。

盘活城市老区溢出的工业遗存,赋能知识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各地区和城市管理者们正在不断地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创造“城市新空间”;如何将各地的设计创业资源汇聚到园区和基地之中;如何将设计与传统产业相链接,又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赋能等问题,是当今最为活跃的热点议题和践行领域。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的“独角兽”企业、优秀“设计园区”及文创“新镇街”等,成为发展迅猛、生态多样的中国新经济样本。其中,“设计园区”是独具特色、大量融合设计人才、汇聚设计创新事业、融入企业创新发展和促进产学研专题落地的产业集群,是将地方创新政策转化为建设动力的新区域。

(二)当前发展新趋势

1.地方政府日益重视,纷纷出台扶持政策

近年来,相关省市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发展,制定专项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发布政策数量达到或超过20份的有浙江省、河北省、福建省。例如,2017年9月,浙江省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的意见》;2017年10月,河北省印发《关于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9年10月,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2020年4月,四川省印发《关于开展“设计赋能”行动(2020—2022)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的实施意见》;同年6月,福建省印发《福建省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21年8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加快工业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同年11月,江西省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工业设计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2年1月,重庆市印发《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上海市印发《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2022年3月,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同时配套印发《黑龙江省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2.数字技术飞速进步,推动工业设计多元化发展

当今社会,传统手工设计已经难以满足产品设计的更新速度,数字技术催生的产品全数字化设计正逐渐取代传统手工设计。以往由人工操作的设计、建模、评价、决策等工作,已可由计算机替代完成。以数字化为基础,以单元化、模块化、算法演算为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融合创意理念,可使工业设计产品随心丰富而变幻无穷,为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提供无限可能。所见即所得的虚拟现实技术与设计方法,使产品体验研究与设计达到高效率,同时大大节省了设计研发成本。

随着产业转型、消费升级、商业模式的更新和数字技术的驱动,工业设计已不再单一服务于制造业,其新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不断地面向自身的产业化发展,以设计为特色、以设计为竞争力、以设计为创新力、以设计为驱动力的企业不断涌现。工业设计产业升级的深层次本质是创新要素的重新配置。数字技术的开发和普及,生产资料通过互联网的公共分配,使设计师和设计服务机构能够不依赖制造业而获得资金、生产、销售、技术等资源,创意和集成能力得以直接转化为面向市场的创业项目,形成全新的D2U(Designer to User)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链模式,设计服务机构和设计师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3.文化自信与国际合作带动工业设计水平提升

为产品注入文化元素,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体验价值,是工业设计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从本质意义而言,产品自带人文属性,产品消费也是或隐或现的文化消费,工业设计把这种属性加以创意创新性运用和发挥。当设计用造型语言使产品形态反映某种文化样态时,就会触发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情感,产品被赋予的文化审美与文化体验就产生了价值。在选择性消费的当下,为了获得群体文化归属及所产生的情感认同,工业设计愈加注重文化表现,如中国潮、欧美风、复古风、现代派、未来式等,都是文化审美与文化体验在产品中的设计创造。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动国际前沿设计不断拓展新的理念与方法。有些企业走出去,到设计发达国家开设分支机构,聘请当地设计大师做产品设计;有些企业请进来,或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资,或请国际设计大师做设计。还有的是在外贸代加工过程中,从OEM到ODM再到OBM的经历中渐学渐进,具备了可与国际比肩的设计水平。这些具有国际化合作经验的企业间接带动和影响了更多企业的工业设计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