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策展之道
- (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 966字
- 2023-02-27 17:52:55
2 特意创造出展览和展览地点之间的振荡
爱德华·格里桑1928年出生于马提尼克,2011年2月3日在巴黎过世。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作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呼吁对全球交流加以关注,认为这样不会使文化类同,而会制造出一种差异,新事物就会从这种差异中产生。电影导演、编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以仪式的缺失为特征,而为了找到回归自身的道路,经常举行仪式是很重要的。我就有一个仪式,即每天上午阅读15分钟格里桑的著作。他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理论文章都是我每天使用的工具。
安的列斯群岛的历史和景观是格里桑思考的起点。他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殖民历史视角下的民族性,这是他第一部小说《裂缝》(La Lézarde)的主题。他认为,语言和文化的混合是安的列斯身份的决定性特质。格里桑的母语克里奥尔语就混合了法国殖民统治者和非洲奴隶的语言,既包含两者的特征,又独立且带有令人惊异的特质。后来,格里桑基于这些洞见,指出全世界范围内有相似的文化融合。20世纪80年代,他在《安的列斯话语》(Le Discours antillais)这本评论文集中,拓展了“克里奥尔化”(Creolization)概念,将它应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融合中。他写道:
克里奥尔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
美洲群岛极为重要,因为正是在这些群岛上,克里奥尔化的观念完美地实现了,也就有了文化融合。大陆排斥混合,而群岛式思想让以下说法成立:无论是个体身份还是群体身份,都不会一劳永逸地固定不变。通过与他者的交流,我可能会改变,但不会失去或者欺骗自我意识。
群岛地形对格里桑的思想形成很重要,因为群岛没有中心,由不同岛屿和文化构成。大陆式思想宣称自身的绝对性,想将单极世界观念强加在他者身上。群岛式思想尝试充分评估世界的多样性,跟大陆式思想形成对立。格里桑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力量,生造了术语“世界性”(mondialité),指涉承认和维系多样性以及克里奥尔化的全球交流形式。
我的很多展览都基于这些观念。我们在世界巡展的时候,会特意创造出展览和展览地点之间的振荡。展览改变了场所,但每一个场所也改变了展览。本土和全球之间有持续的“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s)。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回应每种环境,以便制造差异而非同化。我阅读格里桑的著作并与他对话,受到启发,从而探索这一问题。在我看来,他“通过跟他者交流实现改变,却不失去或者不欺骗自我意识”的理想,正是策展能助力我们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