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新局 从头越:2022年终特刊(《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 4字
- 2023-02-15 16:45:26
一、社论
开新局从头越,创造更美好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12-30
2022年即将过去,中国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将开始新的征程。过去一年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更为清晰地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本面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市场的状况,新冠疫情的进展,国内需求的情形,我们对此的应对坚定而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与策略,就成了个人、公司、区域乃至国家在真实世界中的重要课题。
致力于在科创领域转益多师、自主创新的众多中国企业,对世界变局的深刻认知和强烈感受,转眼已持续多年。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打压、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和霸权主义、将自由贸易原则弃若敝履的某些“双标帝国”,它们有自己的行动逻辑,并不以相关企业或个人的良好愿望或意志为转移,这是真实世界的实际状况。致力于全球化与市场化变革的中国骨干企业,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全球经济霸权国家的干涉,这是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
从实际出发,需要更为宏阔、更为全面的全球视野,仅仅看到世界霸权主义嫉贤妒能、嚣张横行,是不够的,还需要看到这些霸权国家的目标与其实力之间不匹配的严重局限,需要看到广阔世界仍然存在乃至有越来越多的平等友好合作的国际空间。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固然会遇到“卡脖子”之类的难题与挑战,但是,惰者不能修,妒者畏人修,苦心孤诣勤勤恳恳谋发展的中国企业仍然可以闯出自己的路。
中国及其企业仍然可以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西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仍然是一个基本现实,这种不平衡决定了霸权国家很多时候会牺牲其他西方国家的利益来满足自身。西方国家这些根深蒂固的内部矛盾,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与众多西方国家之间形成更为多元的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欧洲与东亚等区域展开更为灵活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中国企业增强打破其他僵局的能力。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后,欧美经济一直未能有效摆脱困境,近年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进而影响外需的提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亚欧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多元化合作的拓展,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缓冲空间。
其实,即使从克服困难、继续推进中西之间经济社会交流互鉴的角度看,也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发展中国家在中西文明互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横跨中国与欧洲,印度洋、西太平洋周边的中间地带,亚欧大陆连接地带的广袤区域,一直是全球各种文明相互交流互鉴的重要区域。近代以来,全球受压迫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纷纷致力于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道路,既是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朋友和支持力量,也是中国与西方进步力量交往合作的重要中间地带。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不仅仅是双向的交流,而是在多元力量的互动中进行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建立和积累的良好合作关系,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上一些霸权国家对中国复兴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围堵和阻挠,有“真老虎”的一面,但归根结底是“纸老虎”。如果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乏力,在国际合作方面跟着霸权国家的议题和节奏走,就难免受制于人,国际霸权就是“真老虎”;如果中国企业不屈不挠想方设法不断推进自主创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国的国际合作东边不亮西边亮,大力维护和加强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自己的根基,有自己的一套,国际霸权就是“纸老虎”。有了与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平等互利的良好合作,让“一带一路”倡议更多地在亚非拉开花结果,持续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建设,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国就更有余裕应对外需不稳的挑战,更好地推动平等互利的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为中国外贸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做了清晰的战略布局,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积极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产业政策强调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绿色经济领域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科技政策则聚焦自立自强。这些政策落实好,明年经济就可以回升。
刚过去的新时代十年,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新的进程也已拉开序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强调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会议要求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的举措,是增强中国社会凝聚力、提振信心的重要基础。
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从实际出发的适宜方法谋求更大发展,并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个人或企业只能更深入全面地把握现实状况,既看到不利因素,又看到有利因素,想方设法增强有利因素,制约不利因素,制定适宜的市场战略。从实际出发,要有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这是根据实际情况既踏实又灵活应变的方法论基础。对于地方和国家而言,从实际出发的最关键方面,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谋幸福,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就能够凝心聚力,增强信心,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奋发前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已经曙光在前,同时仍有很多挑战,很多险阻,需要很多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挑战更为突出。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尤其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需要深刻全面了解现实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方针政策。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两个重点,那就是党的坚强领导与人民群众的伟力,抓住这两个重点,从实际出发,中国完全有能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