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高明的父母,从来都不说教

教育从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用爱和心去感受和沟通,并让孩子们做出改变的全流程体验。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如果孩子接受的教育只是道理和语言,很难有所感悟,那么教育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为什么父母执着于说教呢?因为大多数父母把说教作为一种保护孩子的手段。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会开启“雷达探测”模式,侦测孩子周围的不安信息,一旦感觉到孩子身边有不安因素,便马上展开各种说教,甚至某些父母已经养成了习惯,不断向孩子灌输“不能做”“不能尝试”的思维,孩子的探索欲、自主意识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慢慢消磨。

父母要明白,剥夺孩子探索欲、自主意识的说教只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约束式”的保护,而不能提升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说教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不被尊重,尤其在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说教甚至被叛逆的青少年认定为智商侮辱。父母极力灌输的“这种方式不正确”“这种后果很危险”思维无法获得青少年的认可,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决策能力和认知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或失去自信,或极端叛逆。

心理学中有一种“超限效应”,指人在忍受一种情绪时存在一个限度,一旦超越这个限度,情绪便会向反方向转换。这个理论能真实反映很多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孩子长时间接受父母“不可以”“不能够”的教导,被压制的情绪到达极限时,便会主动尝试各种“不可以”“不能够”的事情,这也是说教带来的教育恶果。

除此之外,某些父母在说教时还附加太多自己的情绪,导致原本能够让孩子内心产生共鸣的教育成为一种负面刺激,让孩子失去理智,默默用反抗、叛逆的情绪对待说教。我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大多数惯于说教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不和谐。父母频繁说教,而孩子不喜欢被控制、束缚,便开始反抗,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当然,我并不是指说教完全不可取,而是想提醒各位父母,说教需要讲究方式与技巧,要让孩子在说教中获得成长。

说教被青少年厌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听不懂”与“被掌控”。所谓“听不懂”,是指父母讲的大道理太深奥,或脱离实际,孩子很难具象思考父母想表达的含义。比如:“你学习如此不认真,怎么能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怎么上大学?不上大学将来怎么出人头地?懂不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类说教在青少年的大脑中很难产生触动,他们甚至不认同这种逻辑。所以这类说教大多会让孩子反感,无法取得实际的教育意义。

我认为说教的关键是让孩子内心产生共鸣,比如:“你不认真的毛病已经带给了你很多麻烦,相信这一点你深有体会,你不纠正这一错误,生活中的麻烦便会越来越多,甚至还会被朋友嘲笑,被他人看不起。”这种令孩子瞬间联想到结果的说教更能够触动孩子的内心,孩子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观察一下那些优秀的青少年,你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少义正词严地对孩子进行说教。比如清华才女武亦姝[1],不仅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更是被清华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誉为具有代表性的新生。武亦姝的父亲便是一位懂得教育的智者,他对武亦姝的教育看似随意但效果突出。武亦姝的父亲是一位知名律师,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掉手机,陪武亦姝读书、学习、玩游戏,正是这种身教多于言传的教育方法,让武亦姝从贪玩的女孩子变成了自律、自强的清华才女。

其实,武亦姝的父母也会向孩子讲道理,但从不会让她感觉“被掌控”。父母懂得把握说教的节奏,让各种道理传递保持在孩子可以接受的限度内,便不会引发孩子情绪的不适,更不会激发孩子的反抗意识。这种说教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家庭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但当父母保持高姿态说教时,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母强制纠正的观念,无法自发寻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与途径,教育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教育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他们有正确的生活认知与行为习惯。所以这类父母会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带领孩子看清陋习可能导致的困境,让孩子主动、自发纠正自己的行为,逐渐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便是他们的高明之处。

我建议父母做以下几点改变。

●教育孩子时,具体地描述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并把后果描述得简单明了,让孩子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这样能让孩子的感知更深刻。

●陪伴孩子读书、写字、玩游戏,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给孩子讲一讲道理。

●引导孩子给自己提要求,孩子自己提出的要求,自己会努力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