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老兵谭戎生追忆父亲谭冠三:雪域高原,父辈的旗帜高高飘扬

高原九月,叶落知秋。XZLS的谭冠三纪念园里,一位耄耋老人在开国中将谭冠三的雕像前深情地敬了一个军礼……

老人名叫谭戎生,是谭冠三的长子。岁月洗礼,老人头发斑白,身材不再挺拔,但深邃的眼眸依旧炯炯有神。“进藏路上,十八军翻雪山、过冰河,还承担着修路、修机场的任务……”谈及父亲的往事,他数度哽咽。在父亲影响下,时年45岁的谭戎生主动申请前往XZ戍边,一待就是6年。

退休后,谭戎生一有机会就会回到XZ。那里有他热爱的故土,有他思念的父母,是他藏在心底割不断的情愫,化不掉的乡愁。

“舍小家、为大家,全家光荣”

“戎生”是谭冠三给谭戎生起的名字,意思是“在战争中出生的孩子”。

谭戎生的母亲李光明,是1933年入伍的老红军,与谭冠三在延安相识、结婚。1941年1月,谭冠三带领部队在山东与敌人作战,行军途中李光明在一个小村庄生产。当时正值日寇扫荡,村子里找不到接生婆或乡亲来帮忙。谭冠三恰好赶到,在警卫员帮助下接生了孩子。战事紧张,谭冠三还要带领部队继续去战斗,李光明就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一路追随。

行军途中带着孩子非常不便,谭戎生曾先后3次被送给老乡照顾,因母亲舍不得又接了回来。后来,谭戎生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暇照料他们,就把他们安置在河北农村老乡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谭冠三以为期待已久的天伦之乐即将到来,一纸军令让全家团聚又成为奢望。

1950年,十八军受领进藏任务。时任十八军政委的谭冠三第一时间联系妻子,希望她能一起进藏。正在HEB省委党校学习的李光明接到电报后,立即着手安置4个孩子。此前,女儿已在河北高阳县一对农民夫妇家中寄养,小儿子被送给河北深县一对无儿无女的农民夫妇收养。李光明把谭戎生和二儿子从河北农村送到BJ上小学。

作为一位母亲,孩子是李光明的心头肉。可作为一名军人,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跟随丈夫挺进XZ。

与孩子们团聚时,谭冠三常会讲起带领十八军将士进藏的故事。少不更事的谭戎生拉着父亲的衣袖问:“XZ那么苦,为什么还要去XZ?”父亲语重心长地说:“解放XZ,是为了解放那里的劳动人民。舍小家、为大家,全家光荣!”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儿时谭戎生对父亲最深的印象。“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一家人几乎没有‘齐装满员’在一起吃过团圆饭。短暂相聚、长久分离是常态,但父母对我们的教诲从未缺席。”那些与父母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父母的爱化作另一种形式陪伴着谭戎生兄妹。

“牢记住你是一个革命者的后代,永远保持和爱护这个革命的光荣意义”

60多年前,进藏公路尚未修通,进XZ难,出XZ更不易。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家书成为谭冠三一家人互相联系的主要方式。

从1952年到1965年,谭冠三先后给谭戎生写了50封家书。其中,谭戎生记忆最深刻的一封家书,是1962年5月父亲得知他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后写给他的。

“(得知)3月31日党正式接受你为中共正式党员,表示同志的祝贺!”当时,谭戎生一看到这封信的开头,眼泪就夺眶而出。

这是父亲第一次用“同志”称呼他。谭戎生理解父亲这句话的内涵和分量。父亲看到党组织增加了新成员、输入新鲜血液,这个人又是自己的儿子,肯定非常欣慰。一声“同志”,让他和父亲之间超越了“小家”的亲情关系,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战友。

父亲之后写给谭戎生的信里,更是对他寄予期望,希望他不断进步——

“接班的是你们这一代,要成为真正的接班人。”

“牢记住你是一个革命者的后代,永远保持和爱护这个革命的光荣意义。”

“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没有任何的个人要求和所好,只有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工作的义务。”

…………

1958年,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谭冠三发自肺腑地表达了愧疚:“我一生,只知为党为人民,不知为私。你妈妈也是一样,生出你们兄弟妹以来,均寄托出去了,不能照顾你们周到。现在你们均长大成人了,也很努力求进步,这就很好,对我在边疆工作也是很大的鼓励之一……”

在谭戎生看来,父亲那些在雪山之巅、冰河之畔和开荒土地、筑路工地旁写下的文字,是那样的珍贵。漫长的岁月里,一封封家书成为父母与他们兄妹的情感纽带。这些从雪域高原寄来的家书,就像一条饱含父母真情的精神之河,流淌过他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为他们的每一步成长指引方向。父母身上赤诚纯粹的党性,让谭戎生兄妹越来越明白他们当初投身革命的选择,也在4个孩子心里埋下从军报国的种子。他们先后入伍,在军营里淬炼成长,在各自的岗位兢兢业业、奋发有为。

“我们在高原播下的不仅是蔬菜和树的种子,更是希望的种子、藏汉民族团结的种子”

“建设XZ、强边固防是父亲的夙愿。”1985年12月6日,谭冠三辞世。临终之前,谭冠三向组织提出请求:“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XZ!”

1986年“八一”前夕,谭戎生护送父亲的骨灰来到XZLS“八一农场”。这是父亲带领十八军官兵在LS建立的第一个农场。父亲去世后,谭戎生自愿申请从BJ调往XZ:“这不仅是精神的传承,更是以实际行动告慰父亲。”谭戎生提出“不留LS,不去大城市,要去边防一线”,先后在日喀则军分区和林芝军分区任职,“如果不是身体状况不允许,我真想一直留在XZ。”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XZ地区条件艰苦。“日喀则的风特别大,有时屋顶都被吹跑了。房子也很简陋,透风又漏雨。”谭戎生回忆,在边防一线乃堆拉哨所,战士们在营房门口写了一副对联:“夏居水帘洞,冬住水晶宫”,横批是“乐在其中”。

来到XZ后,谭戎生听到更多有关父亲和十八军将士的感人故事。1951年,十八军奉命进藏。靠着一双双铁脚板,官兵们翻越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蹚过大大小小几十条冰河。由于物资匮乏、地势险峻,途中部队几次遭遇断粮,官兵们只能挖野菜,喝“四眼稀饭”。“四眼稀饭”,是指由于米粒太少稀饭清澈见底,可以倒映出战士们的眼睛,被戏称为“四眼稀饭”。正是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这支英雄部队孕育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XZ精神”。

为了改善官兵们的生活条件,十八军党委作出许多努力。进藏之初,水果、蔬菜十分稀少。然而,想要在XZ扎根,瓜果蔬菜不能总是依赖从内地运来。遵照中央“进军XZ、不吃地方”的指示,谭冠三率领官兵在LS西郊一片河滩上开荒生产,并在驻地附近辟出一个小苹果园。他利用回内地的机会买来树苗,自己培育苗圃,分发给部队种上,“我们在高原播下的不仅是蔬菜和树的种子,更是希望的种子、藏汉民族团结的种子。”他还带着农业技术员勘察LS河两岸的土地,收集草籽和土壤标本进行研究,同时从内地请来果树种植专家指导。

悉心培育下,小苹果园喜获丰收。谭冠三将苹果全部分给官兵,也将种植经验传授给驻地百姓,XZ各地渐渐开始种植。后来,这香甜的苹果被大家称为“将军红”和“谭苹果”。

谭戎生曾在XZ工作了6年,后因身体原因调回BJ。这些年,虽然早已离开XZ,但看到XZ的变化日新月异,看到边防点位建设与日俱进,他都会把好消息带到父母墓前。

临行前,谭戎生特意向笔者嘱托:“现在使命交到你们手中,一定要为党和人民站好岗、放好哨,守护好这片美丽的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