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社会的千面书影

文 _ 李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身体问题已成为当代公共与学术讨论中的焦点话题。媒体讨论身体形象,政府关注国民人口,科学强化对身体的干预,有关生命伦理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些与赛博格、人脸识别、体征监控等技术一起,共同凸显了身体的边界与所有权问题,人们对身体及身份认同的反思也达至前所未有的深度。我们是否正在丧失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技术与观念如何借由新的媒介,影响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在此背景下,学术研究普遍出现“具身转向”。具身性主体的多维意涵孕育了身体研究的繁荣,也催生了相关的出版热潮。学者李康按议题的相关性梳理了2015年后大陆出版界与身体研究相关的200余部图书。囿于版面,本文节选了“思想的源泉”“性与性别”“情感与欲望”“医疗与卫生”“身心的异常”五个部分,完整书单中另有“生理与技术”“生命的节律”“食物与运动”“呈现与传播”“规训与惩罚”等部分,请参阅《信睿周报》(ID:The Thinker_CITIC)微信服务号。

思想的源泉

迪雷、鲁塞尔所著《身体及其社会学》以区区七万字简括身体研究理论传统,及其在社会互动、性别建构、权力规训、生命伦理等维度的前沿思考,适合懒人入门。作为非极简入门上选,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三版有较大增改,除对社会理论中几大身体研究范式及名家要论有上佳概述,还充实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可能及对死亡观的探讨,其肉身实在论框架倒是平平。欧阳灿灿《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从性别、消费、规训等维度梳理了身体理论的一些名家论述,但其文论本位阻碍了对社会经验研究的总结。范譞《消解与重构:西方社会理论中的身体概念》选择四位社会理论大师的身体学说对比论说,结果一路上溯,写成西方思想史身体观要览,大有细化余地。

欲觅侧重社会历史进程与经验研究的综述,除了经典五卷《私人生活史》和三卷《身体的历史》,罗布等合编《历史上的身体:从旧石器时代到未来的欧洲》浓缩宏阔时间尺度,来自考古、技术等器物层面的考察较罕见。如果想从非学术角度了解社会变迁如何影响身体日常,可选《身体使用史:你的身体属于谁》,中西共赏,雅俗兼备。

具身性社会研究中最常被引的福柯、布尔迪厄、埃利亚斯、戈夫曼、巴特勒、巴塔耶等社会理论名家乃至尼采、梅洛-庞蒂、达马西奥等哲学家的原著中译和二手研究不胜枚举。《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是身体政治学说的扛鼎之作;徐弢《基督教哲学中的灵肉问题研究》和于江霞《技艺与身体:斯多亚派修身哲学研究》梳理了思想史核心脉络,燕连福《原罪的颠覆: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身体思想研究》和鲁杰《鲍德里亚的身体思想研究》则是思想家范畴专论的代表。普特南《三重绳索》、王继《身体与世界的共构:胡塞尔观念2中的身体问题》和丰塔尼耶《身体与意义》限于哲学心身问题或符号学,与社会讨论还有距离。

美学文论方面,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著作不乏中译,最新出版的《通过身体来思考》对日常文化和艺术实践研究颇具启发。张璐《身体诗学:勒克莱齐奥作品探微》、赵辉辉《尤多拉·韦尔蒂身体诗学研究》将西方身体文论应用于名家文本细析。王晓华《西方美学中的身体意象》尚在梳理西方美学中的身体意象,其《身体诗学》已尝试融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自铸体系。张金凤《身体》是不错的文论角度的身体观入门。潘敏芳《华裔美国小说中的身体书写与身份探寻》交汇了种族、性与残障等视角的抵抗策略。

说到中国传统思想,方英敏《修心而正形:先秦身体美学考论》仍属于标准的断代美学史。杨儒宾《儒家身体观》早成高引名作,接续可看陈立胜《宋明儒学中的身体与诠释之维》,也可对照阅读陈霞《道教身体观》。杨儒宾与张再林主编《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体现了华文学界该领域高水准,研究综述也颇可读。邱志诚《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将身体研究中国化努力推至社会史与思想史融合的断代史,从医疗、刑律、教化、性别等多维度分述,有待细论。

性与性别

西古希《性欲和性行为》实为性研究手册,但并非有关生理卫生,而属社会政治。达伯霍瓦拉《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历史》这部社会文化史史料翔实、运笔板正,讲述了18世纪前后英国性观念和性活动的世俗化、自主化演变。斯科特《文明的阴暗面:娼妓与西方社会》和于热《青楼小史》从布局笔法到装帧配图都不像学术专著,作家写的后者比社会史学者写的前者更多些有趣场面。费布拉罗《性与艺术》中配图多属私藏,从艺术品对人体及某些活动的呈现方式入手,观察敏感主题的意涵和阈限的演变。

上野千鹤子近年成了红人,其对谈录《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取例日常、配画生动,乃入门上选。另一本《厌女》虽更学术,素材仍源于生活常态。亚龙《太太的历史》是《老婆的历史》的新译新印,其实是写女性在不同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责任、权利与文化意义的变化,阶层覆盖全面,可惜囿于欧美。宝森与葛希芝《年轻的手与被缚的足:追溯中国乡村缠足现象的消逝》基于千人口述访谈,分析土布兴衰与缠足习俗和女性地位的关系,结论出新,有待续究。丁瑜《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和肖索未《欲望与尊严: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深入当代大陆女性敏感群体,努力剥除社会刻板印象,挖掘研究对象的生存策略和自我建构的复杂性,但借取的西方理论概念本身有待反思。

布洛涅《男人美学》在时空跨度和主题范围上远超《男装革命》,讨论的关键不在于男性服饰、举止的标准演变,而在于男性关注这些方面,以及关注男性的这些方面本身就富有意义。佩里《男性的衰落》是异性恋白人中产男性讨论传统男性特质作为刻板印象如何影响男性,在当下时空中解读或许面临阻隔。勒比图《爱与黑暗:二战时期欧洲的同性恋者》不如《欧洲同性恋史》那般深广,但有助于了解该群体所受迫害与犹太人被屠杀之间的共性。王晴锋《同性恋研究:历史、经验与理论》梳理清晰,聚焦要害之论。黄盈盈《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及其团队师生合著的《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极富教益,具体展现田野调查现场,让研究者真正具有具身性和反思性。

情感与欲望

表征/感官/情感/欲望史等已成引进新潮,史学名家首推科尔班,自《大地的钟声》后又有新译《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青草图书馆:一部情感的历史》《沉默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读之如林间听风,碎玉纷至,纹理难织。盖伊《布尔乔亚经验》是五卷本文化史巨著,社会学热词“情感劳动”奠基之作霍克希尔德《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也有了中译。如要探求该领域更深广的理论体系,可参阅雷迪《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和普兰佩尔《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从理论经典回到轻松怡情,阿克曼《感觉的自然史》与《爱的自然史》融合学术史料与流行文艺的笔法,春夏秋冬皆有阅读的独特姿态。鲁热蒙《爱情与西方世界》其实该叫“论《崔斯坦与伊索德》之前世今生及浪漫之爱的由来”,但爱情不就是以偏概全吗?勒帕普《爱情小说史》遍览各国80多部爱情小说名作,与其说是以精巧的风景勾画微妙的情感化合反应,不如说让你领略情感构建、风景勾画的手笔流变。亚隆《法国人如何发明爱情》让吃瓜群众在一众名士逸闻中流连忘返,李海燕《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爱情的谱系》呈现近现代中国人如何用情感话语构建身份、道德、性别乃至国族。弗雷弗特等所著《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则邀请了多位情感史专家分析全球上百种经典儿童文学文本,回归最需严肃面对的人类情绪主题:焦虑、虔诚、同情、爱、痛苦、恐惧、思乡、无聊等等,各自有何建构历程。莫兰等所著《恋物:情感、设计与物质文化》综合情感史、物质文化史和设计史,谈及无论托物言情还是物的具身化,从日常馈赠的家常用具到隐秘交易的性爱用品,都表征着自我与情感之间的相互证成。

医疗与卫生

《DK医学史:从巫术、针灸到基因编辑》统揽史前至21世纪对人体的认知、治疗、预防乃至改造,是医疗科技史,也是民俗文化志。罗森《公共卫生史》久享权威地位,内容翔实,行文通畅,是人类对公共卫生的认知史和实践史,也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社会政策史。查克拉巴提《医疗与帝国:从全球史看现代医学的诞生》因应史学新范式,也凸显了《公共卫生史》的某些预设。《医学的文化研究:疾病与身体》梳理文理多领域探讨医学对身体与疾病处置方式的理论,是很好的综述导引。《当代医学的困境》介绍当代社会转型给医疗各环节带来的挑战,以及生物医学技术变革所产生的伦理争议,正可接续《医学的文化研究:疾病与身体》。罗斯曼《病床边的陌生人》聚焦20世纪中叶有关患者权利的大争论,还原科研、司法、学界与医学界竞夺话语权的过程,是《当代医学的困境》的上佳例证。而《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梳理叙事医学的思想传统、实践方法、案例反思、伦理议题,揭示医生与患者、病人与自我如何通过讲述与倾听,推进沟通和治愈。博尔丁等所著《艺术中的医学》通过西方视觉艺术传统中的宏富素材,呈现人们对病人、疾病、医疗与看护等维度认知的历史流变,医学史、艺术史与宗教文化史密切相融。埃本斯坦《解剖维纳斯》同样图比文多,屡有逼真到餐前不宜,透过寻常艺术史册难见的大量绘画、模具、照片,呈现科学与艺术、纯美与污秽、畸形与正常之间界限的文化建构过程。要了解医疗卫生观念与实践流变背后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关系,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和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皆属必引经典,而拉格斯佩兹《肮脏哲学》则使思想史源流的梳理更完整也更深邃。

陈昊《疾之成殇》与《身分叙事与知识表述之间的医者之意》对中国古代医史典籍的释读自不待言,对西方思想史和社会史前沿思潮也颇有领略,展现出将书籍文化史、感官/情感史、创伤与记忆研究、叙事研究融汇开掘的深广空间。班凯乐《19世纪中国的鼠疫》和饭岛涉《鼠疫与近代中国》依仗较系统的现代统计数据,盘点特定疫病的传播与控制,将传统医史接续到现代卫生制度的确立,凸显国家治理、城市管理的视角。吴章、布洛克主编《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20世纪的变迁》并非无趣总结,中外名家各书专擅。与杨念群等开创中国医学社会史新局的余新忠,除了主编《新史学》第九卷“医疗史的新探索”,还汇编其有关疾病社会史、医疗史的多篇综述,兼及灾荒史、环境史等范式革新,成书《追寻生命史》。

进入中国近现代,医学史、文学艺术史、科学史等领域理论和材料愈发得到综合运用。韩瑞《图像的来世:关于“病夫”刻板印象的中西传译》分析视觉文化材料中的叙事,透视现代中国自我身份认知的建构历程。卢淑樱《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刻画新颖、主题汇聚的卫生、国族和性别角色等现代观念的论争,可与黄金麟、深町英夫等书对读,也可与威廉姆斯《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合观。冯珠娣、张其成《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是东西方学者联合探究当代中国都市特定人群生活方式背后生命观念的成果,“凝视”难免引战,也确有阶层局限。文华《看上去很美:整形美容手术在中国》有开创之功,方静文《人造“自然”:整容的人类学研究》主题和材料虽有意趣,却未必能支撑理论框架的时空格局。张有春等主编《身体、叙事与主体性:医学人类学论集》虽是学生论文结集,选题边缘但重要,且聚焦得当、材料充分,为在校生提供可操作的研究示例。余成普《生命的礼物:血液捐赠的理论与实践》和《生命的延续:器官移植的全球语境与地方实践》体现出分支理论和扎实田野的良好融合,国际视野和法规辑录也很有帮助。

身心的异常

巴恩斯、默瑟所著《探索残障:一个社会学引论》勾勒了残障与社会关系的既有理论范式,描画社会排斥与残障政治的现状与前景;普里斯特利《残障:一个生命历程的进路》覆盖生命周期各环节残障议题,与前者微宏互参,堪称优秀教材。鲍雨《治理残障的身体》有效弥补前两书缺憾,以丰富的访谈材料呈现截瘫群体日常体验,并透过单位制社会福利安置、国家英雄典型塑造等中国特有议题来思考西方理论。奥辛斯基《他们应当行走》全景描叙人类与小儿麻痹症斗争的征程,以及疫苗研制科研之外的文化争议、政治博弈与社会心态。

斯卡尔《文明中的疯癫:一部关于精神错乱的文化史》以丰富的史料和配图,勾勒人类对精神问题的界定、分类、解读、惩处、膜拜和治疗,宜与《文明的进程》及《疯癫与文明》合读。劳勒《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聚焦特定疾患,期待其《肺病与文学:浪漫的疾病》也能有中译。卡哈兰《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一个心理学家的精神病院卧底报告》借助一手体验展示精神问题的病理化建构、住院治疗的全过程,鲜活刺激,但可信度也引起争议。帕克等所著《解构疯癫》解剖西方精神病理学专业建构对心智问题的简化处理,以期结合文化背景和病患主体经验的特定性来推进疗治。沃特斯《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仿佛前书的跨文化田野例证,记述创伤应激、精神分裂、厌食和抑郁的“在地”病情。萧易忻《抑郁症在中国产生的社会学分析》不局限于对美式治疗全球同质化的批判,而是构筑产官学媒合力建构病症、中西医疗观念冲突协调等宏观格局,辅以个体访谈的主体感受,揭示病症与患者两维建构机制。

范德考克《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看似技术化或生理化,但在如临其境的身体感受诉说背后,勾连着国族战争、社区网络、家庭关系等社会问题,身体宛如战场,印刻隐秘创伤。米勒《身体不说谎》聚焦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家庭内外有意无意的侵害,这些创伤最终都会暴露于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