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引导

在开始谈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引导之前,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森林幼儿园对于“儿童学习”的理解。它是整全的,是站在全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的。孩子的学习是孩子通过与其他人、与直接环境的互动来学习、发展和成长的。

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我们所谓的“学习”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积极的个体。学习是全面的,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它包括了知识、技能、行动、情感、感官体验、身体经验和思考。当孩子在观察和确认他们所处的环境时,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时,这些对于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不论是玩耍、运动、探索、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抑或是表达自我、艺术活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方式。

以上是禾溪对于“儿童学习”的理解,换句话说,孩子是发展者,是主动学习者。这些所谓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自主游戏,对于老师而言是有体系的思路和准备。

以上理念的共识是我们看待和使用本套卡片书的前提。

森林教育活动的主题不是“我觉得孩子应该学什么,我想教给孩子什么”,而是“我发现孩子需要什么,我们这里有什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当下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利用孩子自发的主题(在自然中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发现),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主题,形成与自然的连接。

在组织与引导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附件信息:

1.活动本身一定要跟孩子的生活和环境相关,跟孩子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这既是孩子是否会积极参与其中的前提,也是活动是否对于孩子的学习真正有意义的前提。

2.孩子自身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探究心非常重要,老师有组织的活动只是孩子们学习的环境之一。

教师提前储备自然博物学、基础户外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教学准备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组织自然活动时,可以参见约瑟夫的流水学习法,即唤醒热情——集中注意力——直接经验——分享启发四个步骤。

需要强调的是,在森林幼儿园中,尊重个别孩子的状态,不打扰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事物的探索与专注,以及他们在自然中的自由玩耍和探索,这点很关键。尤其在混龄的教学中,由教师主导的主题活动对于那些不感兴趣或者年龄偏小的孩子而言,是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是自主选择参与的状态。但我们要相信,孩子会在周围环境中自然地吸收他自己需要的部分。

3.孩子的玩耍和学习是具有情境性的。

孩子玩耍和学习的情境性,是指孩子在玩耍和学习体验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直接关系着他对于整个过程的吸收(包括感受、认知和理解)。因此,在活动中,老师需要非常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状态,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4.项目课程对于开展家园共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无论是在活动项目的生发过程,还是活动过程中,让家长充分地参与进来,都既是促进亲子陪伴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园传递给家长教育理念,跟家长在共同理念下陪伴孩子成长的良好契机。因此,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其中。

5.森林幼儿园的课程具有连续性,不是分割断裂的。

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本身是需要不断重复的。因此连续性和延续性,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活动本身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很多活动项目并不是短时间内或者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教师有系统地计划和准备的前提下,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重复进行的,有的甚至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慢下来,不能急于求成,过于追求所谓的活动效果。

本卡片书中集中提供的活动项目,有对德国、北欧等地森林幼儿园经验的学习,有对日本自然幼儿园的考察,有来自太阳守望者在孩子冒险教育方面的沉淀,更多的是源自禾溪森林童乐园中的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学习中的体会与发现。本书仅提供森林教育活动方面的参考,对应到不同机构的具体项目的实施,还需要依据幼儿园的实际资源和理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