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政治
- 刘守刚
- 6053字
- 2022-11-09 18:26:57
导论 从经典理解中国国家转型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古文明的国家,可在最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却一直行进在走向现代国家的路途中。时至今日,国家转型的问题,始终令中国人的心焦灼着:这场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是如何发生的?目前已经进展到哪一步?转型的动力何在?转型的方向指往何处?中国的国家转型为什么并未出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样的崩解局面而实现了整体的转型,可相对于日本来说为什么又如此地艰难?只有透彻地理解这一国家转型活动,中国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理解中国已经开始并仍在进行的国家转型活动,可以有多个维度、多种路径。基于个人的兴趣与能力,在这本书中我将尝试做的是:(1)以经典著作的内容阐发为手段;(2)以理解中国国家转型为目的;(3)运用财政政治学的视角。概而言之,我将通过重点解说13本经典著作并兼及另外6本经典,从财政政治学的视角帮助你理解迄今为止不断转型的中国。
在这个导论中,我需要交代一下自己这么做的意义所在。首先回答最容易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运用财政政治学的视角呢?一方面,固然因为我本人的研究领域是财政政治学,这是一门重点探讨财政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学科;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因为财政在理解国家制度运行与国家转型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我在《财政中国三千年》中所强调的:看过罪案剧的人,一定熟悉侦探们的一个破案手法,那就是跟着钱的线索走,就能揭开表面复杂的谜团;对国家来说钱就是财政,顺着财政的线索,我们就能对迄今为止不断成长的国家制度,有更加透彻的把握,直达它变化的核心。
接下来我要再说说为什么借助于经典著作来理解国家转型,顺便介绍一下国家转型的概念。在本导论的最后,我简单谈一谈本书框架的大致安排。
一、为什么要借助于经典来理解中国国家转型?
这本书是通过重点解读13本经典著作,来帮助你理解迄今为止的中国国家转型活动。由此自然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在回答“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这个问题时,首先说了一大堆关于什么是经典的话。他说的这些话,也已成为人们广泛引用的经典言论。我们可以发现他有如下言论:“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之中”;“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总之,经典作品就是那些塑造文化总体并进而塑造每一个人人格的那些东西,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
因为经典具有这样的重要性,所以卡尔维诺呼吁多读经典著作。台湾学者王汎森先生对于经典,用了以下的词句来描述:历史影响巨大,内容历久弥新,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及普遍的问题,词采闪亮惊人,思路细密曲折,架构雄浑庞大。显然,像这样的好东西自然值得一读再读。
美国学者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2019),也曾回答过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问题。他认为,经典能带给人的,“是对自身孤独的恰当使用,而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与自己的有限生命照面”。揣摩他的意思,大概是说,人注定是孤独的,但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来面对孤独、运用孤独;我们阅读的经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让我们与自己的心灵展开对话,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正因如此,布鲁姆才说,“没有经典,我们将会停止思考”。
在我个人想来,在政治上、法律上现代人是讲求人人平等的;可在思想领域,很大程度上人与人是不平等的。有一些杰出的学者和不世出的大师,通过他们的头脑思考,留下了有关国家制度、社会生活、宇宙结构、心灵深处等内容极为丰富的著作,我们后世之人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分享他们的智慧,思考我们时代的问题和个人的选择。试读卢梭《社会契约论》正文开篇的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你是不是瞬间就感觉到有一种力量直击你的心房,让你惊叹,怎么会有人有如此敏锐的头脑,能把握到如此微妙的心灵、社会的深处、宇宙的结构,并能用我们所不能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经典的力量。也许我们写不出这样的经典,但我们能够分享这样的经典。
二、什么是国家转型?
国家转型的意思就是国家类型的转换,要理解什么是国家转型,就要首先知道国家类型的划分。根据国家构成的三个必备要素(人口、土地、主权),我们可以将自古及今的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即城邦、帝国和现代国家。这三种国家类型,分别以上述三个必备要素中的一个作为自己的支撑点而形成:城邦以人口为支撑点,帝国以土地为支撑点,现代国家以主权为支撑点。
表0.1 国家的类型
当然,上述国家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只是理想形态的说法。现实中的国家,并非如此纯粹,有可能是上述三种理想类型的某种程度的混合。从人类历史来看,城邦、帝国、现代国家,大体上有一个先后更替的过程,即存在着从城邦向帝国、从帝国向现代国家这样两个国家转型活动。从公共权力的视角看,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国家共同体,其经历的国家转型过程,实质上就是公共权力不断自我实现的过程,即统治权不断地公共化,人类最终朝向实现自我统治而发展。
表0.2 公共权力在不同国家类型中的表现
由此可见,帝国是以土地为支撑点而建构的,君主因对土地拥有所有权而获得对土地上附着人口的统治权(即打天下者坐天下);这种在帝国时期以所有权与统治权合一表现出来公共权力形式,我把它叫做“君权”。在我看来,中华帝国,是帝国这一国家类型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代表,帝国制度也在中国这一地理空间中得到最为充分的展现。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帝国经历了初兴、生长与成熟等完整的阶段。从清末至今,中国开始了从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这也是我们这本书尝试要理解的中国国家转型。
在经验现实中,特别是在古代,最接近于君权形式的就是家长权力,即家长因为对孩子的所有权而拥有统治权(或者说管理权)。而中华帝国的建构与治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模仿了家庭。“化家为国”和“化国为家”两个通俗的说法,就体现了这样的关系。“化家为国”,是指以君主为代表的家族,用自己掌握的巨大的力量征服了社会,并对其进行塑造,创造出服从与秩序,完成从“家”到“国”的转化;“化国为家”,是君主治国遵照当时社会中最具合法性的宗法原则,自居为万民之父,模仿治家方式,以对待子女的方式来对待万民。帝国时期的财政,正是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帝国君主拥有天下所有土地的产权,再以恩惠的名义将土地配置给民众使用,以此取得对民众履亩而税的合法性。在此方面,有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秦统一天下以后下令“黔首自实田”。它意味着,原来土地是什么状况通通不管,现在实行的是“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全国的土地都归君主;出于皇帝的恩惠,老百姓可以自行占据土地并使用,但要到官府去登记并按土地数量缴纳田赋。据此,我把帝国时期的财政制度命名为“家财型财政”。
需要说明的是,理解中国国家转型,要克服过去一种误解,那就是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看得很黑暗。公平点说,中国在帝国时期包括财政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构建得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同时期帝国中最为成功的表率,它为共同体生存、秩序与和平的维持、中华文明拓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曾经的成功不代表它永远会成功。帝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暴露出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这样的内在矛盾,事实上是中国必须走出帝国的内在动因。所以,中国走向现代国家,虽然离不开外部条件即外来文明的冲击,但不能不看到内部存在的根本动因。
三、经典的选择与全书的安排
从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活动并非中国独有,中国也不是最早开始的。众所周知,走向现代国家的历程,是从西方世界开始的。因此,要理解中国的国家转型,我们就不能不把目光投向西方。因此,本书选择的经典著作,除了由中国人或由外国人撰写的探讨中国的经典著作外,主要选择的是外国学者探讨西方世界的国家转型著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在解读古今中外这些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我再用自己熟悉的财政政治学视角来帮助大家理解迄今为止的中国国家转型。
以下著作将成为本书要依次解读的文本。正如卡尔维诺所言,“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本书的解读肯定不能代替大家对这些文本的亲身阅读,而只能是作为阅读以下著作以及其他经典著作的起点。当然,需要交代的是,下面所选择的经典著作大多跟财政直接相关,但也有部分经典著作跟财政的关系不大。只不过,后者依然可以从财政政治学视角进行解读,或者值得财政学者在研究国家转型时重点关注。
(1)《荀子》一书将成为本书的开篇。我的目的是要理解迄今为止中国从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那么迎面而来的问题是,帝国是怎么来的?本书选用《荀子》一书,可以反映战国即将结束、统一帝国将要来临之前,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对于来临中的帝国的设想,并特别关注他对治国理财原则的设计。荀子的思想及其制度构建设想,影响了后世二千多年帝国政治,并笼罩在今天的国家转型活动之上。在这一章,我还选用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作为补充文本,来说明在帝国成熟时期,中国第一流思想家是如何思考帝国制度及其中的财政问题的。黄宗羲那句“吾意有王者起,必当重定天下之赋”,透露了他们对于超越帝国国家及财政类型的向往。
(2)《清代地方政府》。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一书,为我们呈现的是,在一个成熟的帝国,存在于下层结构中的州县政府官员、雇员与社会底层百姓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抽象的正式制度之下,我们会看到具体的人是如何行动的,这样的行动又让制度产生何等的偏差。瞿同祖先生这个文本,让我们具体而微地理解帝国成熟时期政治与财政在运行机制与内在矛盾方面暴露出来的秘密。我们还将结合孔飞力的名著《叫魂》的部分内容,来帮助大家一起认识一个成熟的中华帝国的运行样态。正因为在制度运行机制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帝国才需要也必然要向下一个类型即现代国家转型。
(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这本书的作者约瑟夫·列文森,是美国学者中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最杰出代表之一。此书集中于分析从晚清到民国、新中国这一段历史时期儒家思想的变迁及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借助于此文本,我们可以深刻地体察国家转型中思想的艰难和过程的不易。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固然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可这样的活动,是由何种主体在担当?他们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痛苦转型?他们的活动又产生了何种效果?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
(4)《文化、权力与国家》这本书为美籍印度裔学者杜赞奇所著。作为社会学家的杜赞奇,特别仔细地描述了华北几个村庄在中国从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变化状况。探讨中国国家转型的著作,大多集中于宏观制度的变迁与上层精英的活动,而这本书却为我们补充了微观的视角。这本在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必读的名著,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而我侧重的是从财政的微观机制来理解中国向现代的转型。
(5)《欲望与利益》这本书为美国经济思想史学者赫希曼所著,其内容在于描述现代国家来临之际,利益原则是如何取得合法化地位的。该书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国家诞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同样得益于这一社会心理的转换过程。本章还将配合使用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来进一步介绍西方世界接受利益原则的社会心理背景。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看看中国思想界在近代是如何接受利益原则的合法化的,以及在今天该如何反思人类近代初期发生的这场思想转向运动。
(6)《文明的冲突》。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率先完成现代国家转型,大多数著作强调西方世界转型拥有内在的驱动力,而由维克多·伯克撰写的这本书,则从诸种外来文明发动的对欧洲文明的战争这样的外因,来分析西方国家的转型动力,即为因应外来压力而致内部的变化。本章还将结合《利维坦的诞生》与《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二书,帮助大家理解率先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的欧洲,是怎样开始国家转型之路的,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欧洲的现代国家制度形成。
(7)《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的名著,通过解读这本书,我要跟大家说一说,在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危机与革命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可以说,革命是一种力量聚合器,它能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聚合在一起,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冲决原有的制度框架和社会模式的束缚,最终将国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确立一种新的制度结构。在西方世界,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商业经济形态,以代议制民主、权力分立、人权保障为特征的近代政治形态,正是在革命中才得到了反复的确认和最终的确立。
(8)《大转型》。这是英国经济史学者波兰尼撰写的一部名著。财政转型和国家转型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潮流,阅读该书有助于我们考察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动力。用波兰尼的术语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与经济状况,是由市场原则的不断扩张以及反对市场在虚拟商品(劳动力、土地、货币等)领域的扩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运动推动形成的,由此可以形成用来解释现代国家诞生的“双重运动模型”。
(9)《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这是美国学者巴林顿·摩尔的一本名著,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探究通往现代国家的多条道路以及最终形成不同政体的社会原因。这本书讲到了中国,我们可以继续参考欧美先发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在国家转型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思考中国的国家转型的道路与动力等问题。
(10)《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运动是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象与动力,这本由英国学者哈耶克撰写的名作,其内容主要是思考市场经济与私有产权在经济发展与国家建构中的地位。阅读该书,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财政运行的市场经济与私人产权基础,理解社会主义运动在推动包括财政转型在内的国家转型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1)《资本的秘密》。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一度以消灭资本为自己的目标,而我们选择的这本由秘鲁学者德·索托撰写的名著,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资本所蕴含的政治法律含义,以及它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意义。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现代财政所依托的产权制度基础,并重新考察资本对于现代国家建设的意义。
(12)《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这是一本由财政领域的两位著名学者马斯格雷夫与布坎南的对话录构成的著作,内容广泛涉及财政学的众多领域。阅读该书有助于我们思考,在现代国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财政制度及相应的财政政策,以巩固现代国家制度本身。
(13)《国家的财政危机》。成为现代国家是每一个国家的内在宿命,可现代国家自身仍有自己的问题。借助于奥康纳的这本让他成名的著作,我们可以从财政角度对西方现代国家的建设路径与内在危机进行考察,由此形成的结果肯定会有助于思考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
最后,本书将基于对以上13本经典和附带的6本著作的解读,再从财政政治学视角为大家总结走向现代国家的动力、路径、条件等五个命题。
阅读名作,理解国家转型秘密;打开经典,打开现代国家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