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耳穴诊疗的理论依据
一、生物全息论
生物全息论是1973年张颖清提出来的。他发现人的第二掌骨犹如整个人体的缩影,之后提出穴位就是某一特定器官物质构成相似的细胞群,是一组化学组成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认为生物体的任何相对独立部分的每一点化学组成,相对这一部分的其他位点,都和整体上这点所对应的分布规律相同。
根据生物全息论,耳郭这个独立部分是人整体的缩影,耳郭包含了人体各部分的信息。因此,有人对耳穴信息的传递原理提出了全息反射机制。依据生物全息论,我们在临床上可通过观察耳郭形态和色泽的改变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诊断疾病。耳郭不仅与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而且在病理改变上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刺激耳郭上不同的部位可以调节全身各组织、器官,以治疗各种疾病(图1-7)。
二、神经学说
人体12对脑神经,其中6对与耳朵有直接关联。西方医学认为生物体只要存活在一定环境之中,就要进行新陈代谢,而当它所处的内环境或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人体来说,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其中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从神经解剖学上可以看到耳部神经分布稠密,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等。其中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在二、三颈椎和中枢神经的脊神经相连。三叉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是一、二对颅神经的一部分,并和大脑皮层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叉神经除了可将头部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外,还在桥脑通过脊神经与脊髓发生联系。这样,耳郭上的神经分别就和大脑、大脑皮层、脊髓等中枢神经、高级神经中枢直接联系起来了(图1-8)。
图1-7 耳郭人体全息图
图1-8 耳郭神经分布图
三、经络学说
从经脉循行的规律来看,六条阳经或直入耳中,或布于耳周(图1-9);六条阴经则通过络脉与耳相关联,或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后上达于耳,使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耳发生联系。
关于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中就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十二经脉在耳部的分布为“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却入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阳明之别……入耳,合于宗脉”“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另外,足阳明之筋、足少阳之筋、手太阳之筋、手少阳之筋都与耳有密切联系。以上说明手足三阳经与耳的关系最密切。
手足三阴经是通过它的别支(经别)合于阳经而和耳部相通。如《素问·缪刺论》载:“手足少阴、太阳、足阳明之络。此五皆会于耳中。”以上经文说明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与耳有联系。故《灵枢·口问》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图1-9 耳郭及其周围经络循行图
以后历代医书进一步论述耳与经脉的联系。如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阐述了阴阳二脉分别统率左右侧之阴阳经脉,并循行“入耳后”。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载:“阳……下耳后,入风池而终。”清代末年,山西运城县孙立权医生云:耳为泉穴与经络有联系。近年来关于耳与经络的关系,通过治疗和对耳穴感觉传导的观察,证明耳穴治疗效果与“气至病所”有关。有实验证明:在所观察的48条经中有42条经与相应耳穴发生感传联系,占87%;认为耳穴与相应经络感传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十二经皆通于耳,提示耳穴是联系经络、脏腑的“门户”。耳与经络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德尔他反射学说
“德尔他反射学说”是美籍朝鲜人赵敏行(M.H.Cho)提出的,他是内科医生,多次访问法国、日本,并到法国、日本学习耳针疗法,喜欢用耳针与体针相结合的“电针体耳疗法”。
“德尔他反射”是用胶布将电子测温计探头固定在耳郭的手、足、膝、腹等区点上,每次固定一个探头,待测温计指针稳定后,双手或足膝等部位用冷、热或扎针进行刺激。10~15秒,耳郭上与受刺激部位相应的区域皮温上升1~5.5℃,维持时间不等,最长可达2小时以上,并有个体差异,耳郭上不相应的区域未见温度升高;同样刺激耳郭某区点亦可在相应的躯体上出现皮温升高。由于这一反射呈三角形,颇似尼罗河下游的德尔他三角洲,故称为德尔他反射(图1-10)。
图1-10 德尔他反射通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