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与物质:从材料学视角探索中西文明差异
- 毛卫民
- 4121字
- 2022-11-17 16:29:45
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且军事强大、科技发达、文化繁荣。自那时起,西方文明的许多思想逐渐占据世界的主流,也被全球各地广泛接受和学习。至今,西方的思想已经主宰世界两个世纪,且许多人认为西方文明是无可取代的最优秀文明。自1990年“冷战”结束后,西方意识形态称霸世界,并出现了“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已经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不再可能出现其他更好的制度。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在西方设计的国际框架下以非西方的方式持续、快速地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些人无法理解,自19世纪以来一向被视作逐渐衰落的中华文明所孕育的社会,为什么如今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崛起?
分析和对比近期中西方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领域。整体社会耗电量的变化能大致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或许可以从一个角度对比中西方工业或制造业的差异化发展。参考全球能源数据平台(Enerdata)的数据,图0.1展示了近三十年来欧洲整体、美国及中国耗电量的演变情况。根据1990年至今欧美地区的耗电情况显示,除了2008年因美国金融危机造成西方社会经济及耗电有所衰减,工业发达国家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稳步发展的态势。中国自1990年至2000年的耗电水平也处于类似的缓慢增长趋势,但仍在很低的水平,且并未引起西方足够重视,如图0.1中白色正方符所示。1999年中国修改《宪法》,确认私营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法律的保护,自此,各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至2011年,西方世界已陷入10年“反恐战争”。在这10年期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耗电量则于2010年左右达到美国或欧洲的水平,如图0.1中浅灰正方符所示,由此也引来了西方社会的费解和疑虑。在此期间,西方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这种发展是不健康的,一定蕴藏着种种危机,于是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甚至纷纷预测了2010年前后中国经济行将崩溃,出现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等。然而,与这些崩溃的议论相悖的是,中国经济和工业继续稳步、高速地发展。2019年,中国的耗电量大幅超过欧洲与美国,并达到整个欧洲和美国总和的93%以上,如图0.1中深灰正方符所示,且未出现衰败的迹象。中国是在西方所制定的秩序和规则下快速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理解范畴,且与根据西方一些理论所做的预期完全不符。对此,一些习惯性保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政治家感到意外,甚至开始焦虑。
图0.1 美国、全欧洲及中国近30年耗电量的发展
注:根据全球能源数据平台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根据一般观察可以发现,诸多著名的古老文明都已经衰亡,只留下了它们历史的印记,如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乃至古印度文明等。人们或许会思考,同样作为古老文明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延续至今,甚至可能会再度复兴?苏美尔、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在其萌生至公元前的发展历史中不断产生交流和冲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互相影响;唯独中华文明从萌生至公元初期始终独立发展,鲜有受到外界其他文明的影响。中华文明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基于这些疑问,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分析,这个很长时间以来不太受西方学者,乃至一些中国学者重视的文明,到底是如何形成和延续的?中西方之间是否真会发生人们所猜测的“修昔底德”陷阱之类的冲突?
虽然许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经济学家、人文学者等对上述疑问涉及的很多方面都已做过或正在从事许多专业而深入的探讨,但是这些大多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观察和研究。笔者工作于自然科学的工程领域,承担材料工程技术的教育与研究,并没有能力进行社会科学方面的探讨。作为材料工程专业的执教者,笔者需要对刚刚进入这个专业的学生科普性地介绍材料学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对于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本书是笔者为工程专业,乃至非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编写的,帮助其更深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物质基础方面的辅导读物。
在多年从事专业入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产生了一些较深刻的感受——材料是人类用以制造有用物件的物质,是与人类及其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一大类物质。人类历史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都是不同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历史性标记,因此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关键性物质基础,并借以生产出各种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历史学和材料学分属于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大类,材料学科的学者通常不具备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而对社会学科的学者来说,在深入认识材料的细致特性及其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也会面临一定困境。如有历史学者会认为,石质农具并不比青铜农具差,这既与历史考证不符,又违背材料学常理。再如中国自东汉以来就有“百炼钢”技术,并由此引申出成语“千锤百炼”;但有人文学者却认定,中国在锻铁技术方面长期落后于西方,可见没有了解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整体的冶铁制钢技术始终明显领先西方的事实。对于材料技术发展历史的误判会影响对历史真实过程的认知。然而,从历史学到材料学毕竟是一件跨越学科的事,对两者进行综合研究,对于历史学和材料学这两方面的学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中西方文明确实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从文明形成之初就存在,因而导致了后来不同的文明演变史。按照当今的观察和研究,全世界所有人类族群可能源自同一或类似的古猿族群,并随后蔓延到世界各地。因此各地的原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时产生的差异不应该归结为种族的原因,也就是说,一定存在某些客观的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人类产生了不一样的文明,诸如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因此需要探讨到底是什么客观因素导致了中西方文明如此大的差异。笔者从事的专业是与人类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材料学专业,该专业研究的内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或许可以从中探寻出影响文明形成和发展并导致某些差异的客观因素。笔者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材料的改进及材料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任何历史节点上人类社会形态的转变都伴随着材料技术的革命,包括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以及历次工业革命中材料技术方面的革命。因此,观察和研究人类历史需要同时关注和分析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把二者结合起来。全世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文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笔者不仅精力有限,而且极为缺乏社会科学知识,不可能涉猎太宽泛的内容,因此在初步学习和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之后,先尝试探索中西方文明差异中的若干要点。
本书论及的中西方文明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是指以中华民族为载体演变和发展的文明。中华民族是指在中国境内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众多现代民族的共同体。西方文明是指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文明以及早期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起源于古希腊,经古罗马的传承而遍及欧洲腹地,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主要由西罗马帝国及随后诸如日耳曼民族等众多民族共同发展起来的文明,后期也可称为基督教文明,这一文明后来还扩散到北美和世界其他地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会在历史上留下多方面的痕迹,尽管对文明的定义和认识尚存在不同的观点,不同学科识别文明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物质生产能力是否明显超过自身生存所需应是判别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因素,其他所有文明特征都源于这一基础。本书将以此为参考,来探索文明产生时影响某些特征呈现的客观原因。
虽然关于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产生以及相关的原因在现有文献中已经有过若干探讨,但尚未有与作为物质基础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且深入分析文明差异客观原因的文献。同时,局限于中西方文明某一个特定时段的差异点来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往往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所有的差异都是在历史的演变序列过程中逐步累积的结果。若想探究文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就需要从文明形成之初、中西方尚没有明显差异的时候开始分析。如果还想探讨延续至今的差异,就需要梳理中西方文明从形成至今的演变过程,而不能只观察某一个历史局部,否则很容易产生因不同观察视角而导致的认知上的差异,难以取得共识。但是,笔者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门外汉”,要想梳理中西方文明历史的形成和演变过程,面对的是一个困难而辛苦的功课,而且也属于非自己专业、不擅长的工作。基于这一工作的必要性,笔者不得不静下心来,先是学习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然后认真阅读、参考和引用社会科学各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文献,以便在本书所需内容的范围内梳理和收集各方专家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尽量避免社会科学领域内观点分歧较大的内容,也尽量不涉及尚未完成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中西方文明的对比中,笔者把中国五帝时代和古希腊文明、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几个阶段或事件,以及相应的材料技术特征作为参考对比点,进行重点对比和观察。希望能够为追溯中西方文明某些差异的起源和演变,为观察差异的本质和必然性提供一些参考。笔者并不研究社会科学,在这里只能学习和理解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因能力和知识面所限,很可能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并不恰当。笔者仅根据自身理解,选择部分观点,引用有限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归纳,少量地谈论一些个人的观察和判断,主要涉及对中西方文明初期差异的分析、中国是否存在以奴隶制经济为主要社会经济支撑的奴隶社会、西方文明中平等观念有限性和双重标准的传统等。相应看法很可能并不准确,仅供参考。也期待相关读者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内蒙古科技大学李一鸣博士及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在资料收集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以及潜伟教授、李延祥教授对本书的撰写提供过协助,北京科技大学王开平高级工程师在资料调研以及文稿和图片的整理核对方面给予了多方面的协助,美国Precision TEM的张弘博士为本书提供了精细的比特电路图片,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及“白云鄂博共伴生矿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对本书编写的支持与资助,也感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处的支持与协助。
作者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