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个性青春
- 引领成长(中等职业教育通用基础教材系列)
- 张文改主编
- 4246字
- 2022-10-31 11:06:57
致青春——非常“90后”
读一读
案例一:发微博泄露机密 被辞退并成被告
小美是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女孩,在一家通讯科技公司担任设计师助理,从事智能手机的研发工作。在小美入职之初,公司专门就商业保密问题对新员工进行了培训,同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旦泄露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损失。
小美平时爱玩微博,去年8月,她将在实验室的自拍照片上传至微博,但照片背景中有一款公司新研发的智能手机实验机型。照片被大量转发后,导致该款智能手机实验机型被提前曝光,影响了该通讯科技公司的商业推广计划。为此,该公司将小美辞退,并通过诉讼程序向小美索要赔偿。
案例二:伪造假条看球赛 被公司发现开除
小夏是去年7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90后”职场新人,在一家建筑监理公司工作。他平时酷爱足球运动,经常熬夜看球赛。去年8月恰逢伦敦奥运会足球决赛,小夏为了看球赛,通过网络购买了一张病假证明,并向单位请病假一周。
建筑监理公司人事部门核实后,发现小夏提交的病假证明是伪造的。考虑到建筑监理工作对员工诚信度的高要求,依据单位的规章制度,该公司决定与小夏解除劳动关系。因为一时的侥幸心理而被单位开除,小夏懊悔不已。
案例三:看不上基层岗位 不计后果频“闪辞”
小梁1992年出生,本科学历,专业为市场营销。前年下半年,小梁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家奢侈品牌销售公司的管理培训生。培训结束后,小梁被派到公司下属专卖店担任店员,并被告知考核合格后可晋升为高级店员,如果连续年度销售业绩较佳,还可以被推荐为店长乃至区域经理。
“虽然公司品牌好,可是要从基层做起,起点太低了。”于是工作两个月后,小梁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去年小梁入职一家IT公司销售部,但工作3个月后,又因工作环境与理想中的职业状态差异较大,再次离职。
想一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会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特定的角色。然而个性与角色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就在个性与角色的和谐与不和谐中,人生演绎出一幕幕得失、荣辱、成败的精彩戏剧。当下“90后”主张个性生活,活出自我,不拘泥于条条款款。但是当你的“个性”给你带来“麻烦”时,自己将何去何从?
讲一讲
个性也可称为性格或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它是事物的特殊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的、暂时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张扬个性就是着重强调和突出自身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具有优势的方面,我们提倡张扬个性、发展个性,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全面和长远的发展,从最大意义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角色都是由富有个性的我们来充当的。当社会需要我们时,我们的个性就有了用武之地,个性与角色处于和谐之中,我们就会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当很多人同时看中社会大舞台上的某一个角色,并有能力去扮演它时,个性与角色便处于矛盾之中。要处理好个性与角色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并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其次要正确认识社会的需要,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切合点,使之和谐统一。
议一议
案例:“90后”创业者成为总理座上宾
来自汕头的“90后”创业者王锐旭因为“总理座上宾”而声名鹊起。
2015年1月27日上午,“90后”广州九尾信息科技公司CEO王锐旭和其他九位代表一起,在中南海与李克强总理面对面,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场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盛赞:“非常欣赏年轻人白手起家”。
王锐旭的创业项目叫“兼职猫”,这是一个一句话就可以介绍清楚的APP:大学生的兼职招聘平台。他的“九尾科技有限公司”估值已经过亿元。
你如何看待案例中主人公的成功?
总结升华
“90后”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受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在1990年后出生的中国公民中,“95后”以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被大众定义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95后”“玩得酷靠得住”的性格标签也逐渐成为90后这一代人共同的先锋宣言。
一、“90后”特点
1.性格特点
(1)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
(2)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
(3)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
(4)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
(5)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6)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
(7)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
(8)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
(9)拥有网络时代的广阔事业,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
(10)内心比较孤独,渴望得到更多的朋友;
(11)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办事准则,喜欢推陈出新。
2.能力特点
“90后”一般自视甚高,也很聪明,学习能力较强,自我评价普遍较高。
3.情绪特点
“90后”追求快乐,很有活力,遇到问题比较淡定,很多时候“70后”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就是“很幼稚”。
4.兴趣特点
兴趣爱好广泛,放得开。有时候很“自我”,受环境的影响较小。
5.动机特点
很现实,事业和家庭并重,金钱和名誉齐飞。
二、“90后”性格缺陷
(1)很多孩子学习上比较焦虑。
(2)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90后”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小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并会采取过激的行为。
(3)嫉妒心比较强:有些“90后”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他(她)强,“我没有的别人不能有,不允许别人比我‘拽’”,否则他们就会做些小动作,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拽不起来”。
(4)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时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的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5)极力表现与众不同: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等,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寻求心理平衡。现在大街上的“90后”青少年,已经有部分男生打了耳钉、染了头发,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日韩明星的穿着打扮。
(6)对网络十分依赖: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海洛因”,这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迷恋网络的孩子,有的求助心理咨询,他们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又无法控制自己。
三、“90后”价值观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关注的利益边界不同,人们会产生隔阂与对抗,复杂的社会思潮不断分化,一部分上升为意识形态,一部分汇成社会普通心理,还有一部分沉淀为社会潜意识。青少年主要通过沟通、理解、调适、合作与摩擦来不断地认识自我。他们成长的空间大,选择多,由于自身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一部分青年更注重内部世界的发现与价值,另一部分青年对外部世界汹涌的资本逻辑存在迷惘。从我们所做的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大一统的主流社会思潮似乎并不存在。
当今对“90后”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全球化、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全球化趋势将地球压缩成平面,各国间的依存度不断增强。在这过程中,曾经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现象普遍蔓延,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为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与消费主义相伴的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崇尚的是“有用即真理”,只考量行动能否带来回报而不考问是否合乎原则;功利主义讲究的是效益,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但在中国好像已望文生义地被篡改和歪曲;而非理性主义则把世界看作无序、偶然、荒诞的安排,为理性所不能理解。
虽然部分“90后”未必能准确理解“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等概念和思潮,未必能清晰分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但他们对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选择的主体性成熟度在逐渐加强。
四、“90后”对社会问题敏感
“90后”关注改革中出现的政治腐败、贫富分化、社会安全、民生保障等问题,尤其关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就业前景,他们比较担忧社会分配不公,希望社会治安得到进一步改善。比起吸毒贩毒和卖淫嫖娼,他们更加痛恨官员腐败和假冒伪劣产品;基于多元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他们对社会道德失范问题会比成人社会更加宽容。
“90后”在主动思考未来的过程中,往往敏感伴着躁动,叛逆伴着迷惘。“校飘族”、“蚁族”的出现,一方面说明“知识改变命运”已近神话,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大学生生存空间被挤压的现状。这对大部分尚在求学阶段的“90后”形成了一种不小的外部压力。“90后”中存在思想意识、政治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有时不一致甚至相反或是分裂的情况。因此,需警惕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异化,诸如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自我疏离、社会孤立等,这些异化都容易直接导致政治被动、价值紊乱、精神抑郁、逃学、自杀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这些现象都将不可避免地重复发生,其传导和共振效应都将是负面的。
五、“90后”开放的价值取向
传统中国的价值论主要涉及义利之争、理欲之辩,而现代的价值理论主要体现在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强调经验世界中对自己产生的有利效果。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强调的是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调查显示,“90后”的感性得以张扬,理性反思略显不足。应当指出,“90后”并不缺少社会责任意识,虽然基于社会环境和网络诚信度的问题,不少人会害怕受骗,但还是有接近一半的青年会响应号召去帮助别人。他们认为“吃喝玩乐”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生活的重要调味剂和组成部分。口袋书、忽悠、恶搞都不过是娱乐,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90后”在婚恋、消费、娱乐等方面反映出来的行为特征都是社会变迁的产物。社会思潮往往是以“异端”的姿态出现,其叛逆性、时代性非常明显,“90后”需要更多地认识生活、理解社会。
总之,在一个社会思潮主流更加分散,派别更加多元,观念更新更迅速的时代,各社会思潮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90后”在其成长过程中必有自己的主动思考和分析、批判和选择。
拓展训练
你眼中的“90后”是怎样的?当代“90后”应如何在当下展现个性,绽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