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北的历史沿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东北即纳入中国版图。此后,历代王朝都在东北设置治官,管辖这片富饶的疆土。[1]生活在东北的民族有满、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费雅咯、奇勒尔、恰克拉、锡伯等。明代在东北南部建立了辽东都司,在西部建立了北平行都司,在北部建立了奴尔干都司,下设大量的卫、所,管辖着现今东三省和西起贝加尔湖,北迄外兴安岭,东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17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三大部落,建立起奴隶制的国家,国号为金。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从此改盛京为留都,东北被视为“龙兴之地”。清王朝将东北列为封禁之地后,严厉限制汉民出关谋生,致使东北大量的沃土荒芜、杂草丛生,延误了东北的开发。

清朝统治者所采取的封禁措施之一就是修建“柳条边”,就是在三尺高、三尺宽的土墙上,每隔一步约五尺,即种三棵柳树,各树之间再用两根柳枝横连起来,编成柳树杖子。柳条边,俗名边墙。[2]盛京和吉林地区,从顺治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先后开始封禁,到咸丰十年(1860年)完全开放,一共封禁了二百余年。这使得东北近代经济,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起点非常低,而且导致了严重的边疆危机。


注释

[1] 参见常城主编:《东北近现代史纲》,1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参见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275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