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何我们不容易因所拥有的而满足?

通过手机、电视、商务写字楼电梯里的电子屏幕,只要我们睁开双眼,各类商品的广告便会映入眼帘。在这样一个物质丰盛的时代,我们自由选择商品和生活的权利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却又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我们为了给常年处于“996”工作中的自己一点儿犒赏和慰藉,为了维持当前的消费水平而拼命努力工作;我们尽可能多地积攒物质财富,并且深信这就是此生的意义。然而,当我们已经实现了基本的需求,却依然难以感到满足。为何我们总是想要更多?究竟是原始的欲望作祟还是我们身处自己无法跳出的欲求社会?对此,英国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在《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总想要更多?》这本书里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中文书名中的“占有欲”三个字看起来充满主观能动性,试图将一切牢牢握在手中,然而“被支配”三个字又似乎让一切滑向失控。我们被永不满足的欲望所支配,总是想要拥有更多,甚至会购买和消费超出自己所需的物品,想要占有更多的冲动时时刻刻在体内涌动。在胡德看来,我们为拥有的事物或骄傲或烦恼的心理背后,是在潜意识里,我们已经认定一个人在世间的存在,由其能拥有的东西而定义。然而胡德却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我们以为幸福来自得到我们想要的,但我们想要的往往不能让我们幸福。”

胡德认为造成拜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是我们对于“所有权”的执念遍布所有生活场景:小到一个平时常用的物件,大到一栋房子、一段感情……当我们在这些东西上面花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这是我的”“我是它真正的主人”的想法。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我们便会基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进行自我-他人的比较,希望自己比亲戚、朋友、同事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的东西。所有权并不是成年人独有的,而是一种本能,一个3岁的孩子都知道看管好自己的玩具小汽车,轻易不和其他人分享。随着所有权的概念在人类头脑中通过长期的构建变得根深蒂固,就会让我们更想要占有更多而拒绝与他人共享。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我们喜欢炫耀、渴望获得认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消费是一种符号,一种可以被社会接纳的标志,我们希望通过财产所有物来表明自己在社会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向外发出功成名就的信号来增加社会的认可度。比如,一些没有那么有钱,甚或是贫困的家庭,也会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到奢侈品上,而非购买更加必需的生活品,希冀通过财产所有物来表明自己也应该和社会上流阶层同等受到重视。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一书中提出了“新穷人”的概念——在一个消费社会中,我们自由选择商品和生活的权利似乎更大了,但终究都变成了忙碌终日的“新穷人”。不论自己怎么跃升,几乎永远有人的消费能力在我们之上,日益发达、无孔不入的各类媒体,勾连了世界,让我们始终能看到令人羡慕的“别人的生活”,并不断产生模仿的欲望。其结果,消费社会的穷人不再是“失业者”,而是“有缺陷的消费者”,也就是无法为满足不断更新的欲望而消费的人们。

你可能会说,贫穷也容易让我们感到举步维艰。那么,当财富达到怎样的水平时,我们的物质与精神才会获得一个相对的平衡呢?胡德在书中引用了一项针对45万美国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收入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年收入达到7.5万美元时是最幸福的,在那之后,幸福感趋于平缓,即使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对于幸福感的提升也没有显著影响。高收入可以让我们买到生活的满足感,但不能买到幸福,这样说是不是有点酸?然而,从人们的消费模式上也可以看出,无形的商品,例如度假、听音乐会、外出就餐,会比购买奢侈品、珠宝、电子产品等有形的物质带来更加持久的满足感。换言之,人们更喜欢为体验消费买单而不是为物质商品买单。胡德认为,体验带来的满足感既来自体验本身,也来自事后的回忆——“因为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每一次复述而重建的。经过一次又一次回忆,我们最终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在复述经历时,这些体验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并增加我们的社会资本,即人们通过人际关系积累的资源”。

胡德进一步指出,物质消费往往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与之相比,体验往往涉及和其他人的沟通、交往,具有社会属性。我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照片来展示我们的体验经历,特别是当发布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后,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羡慕,无论是通过对物质的追求还是对体验的追求,事实上,都是在发出信号表明我们的地位、我们的与众不同。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不仅通过所有物向他人传递信号,所有物也在向我们传递我们是谁的信号。正如胡德在书中所说,所有物是自我的延伸。在此,胡德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中将商品拜物主义描述为人们与产品之间的心理关系的一段描述:“我们赋予事物的价值是基于我们愿意为之所付出的代价。即使某个物品没有实用价值,我们赋予该物品的价值也会作为其固有属性传递给它。一旦市场认为某种商品有价值,消费者就会对其产生情绪反应。”各路商家的高明营销手段也总是用各种方式提醒着你,如果这东西是你的,你会看起来多么耀眼、高级、迷人,它会给你带来一段多么难忘的回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购买行为被拜物主义准确操控了。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比如损失厌恶、禀赋效应等,都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一些所有物有着如此深的执念,为什么我们能在消费中不断获得买买买的快感,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因为所拥有的而满足。我们往往会对所有物赋予过高的价值,因为它们是自我的延伸,每一次占有都像是饮鸩止渴般地让人上瘾,强大的情感驱动力促使我们沉入越占有、越快乐的迷思中。许多人相信,如果拥有更多超出所需的东西,他们就会满足,这也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胡德看来,所有权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本能,也是我们道德、文化、政治和世界观的核心。所有权像是一股力量,牵引着我们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把对自我的构建过分紧密地与所拥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说过,金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理性量化工具,会把所有的物品全部圈进商品的范围之内。在金钱出现之前,物与物的交易关系必须用复杂的倍数关系来进行处理。每一件东西一旦成为商品,便立刻取得了以金钱为标识的售价,它和其他商品之间的高低之分,马上换算成了商品价格之间的高下,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一目了然。当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作一件件标记了明确清晰价格的商品之后,就必然会用价格来绑架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被价格所包围,被价格剥夺了欲望的自主性。在积累更多东西的过程中,我们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对于金钱的追求往往容易导致人们陷入一种对欲望沟壑的填补之中,在这场几乎没有终点的追逐里,我们会逐渐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胡德也在书里犀利地指出,追求过程中的快感以及害怕失去的心理预期带来的巨大消极感表明,所有权是人类最强烈的本能之一,很难受到理性的约束。

在本书的最后,胡德指出,所有权使得社会变得越发不公平,从而导致贫富差距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典型问题之一。胡德列举了一个名为“100美元赛跑”的视频,该视频生动地说明了继承下来的财富和特权如何在生活中带来不公平的优势:100位少年排成一行赛跑,赢者将会获得100美元的奖励。但是在比赛之前,裁判会问几个问题让大家回答,回答“是”的可以向前迈出两步;回答“否”的,则留在原地。这些少年会逐一被问到,如果他们接受私立教育,就向前迈出两步;如果他们不缺钱,就向前迈出两步,依此类推。在裁判抛出大约10次这样的问题之后,赛跑还没开始,在最前面的领先者已经主要是白人学生了,而更多的黑人和少数族裔的学生依旧停留在起跑线上。等开始比赛的枪声响起,即使后面的孩子拼尽力气,他们实际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今天这个时代最典型的问题。美国最富有的20%的人拥有大约84%的财富,而最贫穷的20%的人只拥有全美0.1%的财富。人们为了保住自己拥有的一切而奋斗,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致富,因此造成了扭曲的竞争。然而总有一天我们终会死亡,会化为尘土,胡德在书中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来形容:“我们就像用一生的时间在沙滩上建造带有塔楼和护城河的沙堡,以抵御入侵者,结果它们最终被时间的浪潮冲走。”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已经拥有的,就会发现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多时间,来品味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