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最好的陪伴是懂你——读懂孩子的心,才能了解孩子的行为

  • 高级教养
  • 文静
  • 11272字
  • 2022-10-20 14:30:16

※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有意”而为;

※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心理”问题;

※你最高级的教育,就是走进孩子的心里。

你的孩子,就应该是调皮的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非常调皮,这也是孩子的天性,那么父母该如何教育调皮孩子呢?是泯灭其天性还是发展其天性?我们来看看懂沟通心理学的家长是怎样做的。

冯敏今年6岁了,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相比于其他年龄相仿的女孩来说,冯敏更为调皮。记得有一次,妈妈带着冯敏到朋友家做客,她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碰碰那儿,妈妈觉得很不好意思,生怕冯敏会打碎朋友家的东西,于是轻生招呼她:“敏敏,快过来,坐到妈妈腿上来。”然而冯敏并未走到妈妈跟前,而是一溜烟跑到了朋友家的卧室,看到卧室里的皮卡丘公仔非常可爱,一把抱在怀里,直接抱着出去找妈妈。妈妈刚要训斥冯敏,哪知冯敏却说:“妈妈,妈妈,我看到皮卡丘身上破了个洞,你用针线缝缝吧。”妈妈的朋友一听,笑着说:“敏敏真是个爱观察的孩子,这个皮卡丘一直放在我家孩子的卧室里,他都没有发现皮卡丘身上破了个洞。”

还有的时候,妈妈带着冯敏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玩,她就会一整天不进屋,而是在院子里观察小鸟、小蚂蚁、小蜜蜂及花花草草。冯敏虽然有些淘气,但是很聪明,她能迅速地说出普通花草的名称、颜色,以及小动物的名称、颜色、喜欢吃什么等。妈妈给她买了一本《动物与植物百科大全卷》,虽然她不认识几个字,但经常会缠着妈妈给她讲书上的小动物,她也会对号入座,在自己看到自然界中和书上对应的小动物的时候说出几点她知道的有关小动物的特点。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她买了一个会发出悦耳乐声的音乐盒,冯敏非常喜欢,可是这丁零零的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为什么一上弦就可以发出声音。一连几天她都心痒得很,直到有一天,妈妈把她送到乡下找奶奶,趁着妈妈不在身边,冯敏偷偷将音乐盒拆开了,可是里面除了一个个小小的金属片什么都没有,她试图将音乐盒组装上,可是无论如何它都不能再发出声音了。

冯敏非常害怕,担心妈妈看到后会责备自己,哪知道妈妈得知原因后却鼓励她说:“敏敏做得很对,既然你已经把音乐盒拆了,就好好观察它,尝试着不同的组装方法,看看音乐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案例中冯敏的妈妈并没有因冯敏淘气而一味地压制她的本性,而是利用她的调皮活泼激发她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这才是促进孩子成长、进步的关键。生活中,很多孩子发现自己的孩子很是调皮之后就开始不明就里地管教,想要通过自己的压制和引导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却忽视了孩子的天赋。对于天性调皮的孩子,父母可以进行这样的引导:

1.面对调皮的孩子,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调皮的孩子常常会将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甚至把家里的东西弄坏。很多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气急败坏,想对着孩子大发雷霆。但是父母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而责骂甚至打骂了孩子,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创新意识,要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念头里很可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现实生活中,规矩听话的孩子可以让父母省心,再加上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经常会给孩子设很多的限制,不允许孩子做这做那,管教变成了管制,结果使孩子做什么事都必须看大人的眼色行事,整天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根本不可能再有什么创造力可言了。因此,作为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稍微有些调皮的行为就大发雷霆。

2.尊重孩子的喜好

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家长根本不问孩子喜好什么,就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企图让孩子掌握各种技能,以备将来步入社会独当一面所用。表面上这种做法好像很对,但是所有的家长都忽略了一点,这么做泯灭了孩子活泼的天性,让原本该绽放笑容的小脸变得不耐烦、死板、愁闷。

正确培养孩子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天性进行培养,而很多父母的培养方法却与之相反,父母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将学习当成任务去完成,甚至为此而羞辱、责骂孩子,那么孩子就只能带着不情愿的情绪去做这些事。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厌倦,同时毁掉了孩子应有的气质,让孩子变得混混沌沌,行动变得迟缓。

3.调皮不等于完全没规矩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容忍孩子的调皮行为并不等于完全放纵孩子,对于过于调皮、不讲礼貌、不讲规矩甚至出手打人的孩子,父母应当严厉制止和管教。孩子小的时候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稍微大点后,要给孩子“不听话的自由”,鼓励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刺激多,能激发孩子的智力。因此,给孩子一点儿“不听话的自由”可以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哪怕是再调皮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父母应该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懂得如何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调皮孩子的兴趣不容易被父母发现,因为他们的想法多种多样,此时最需要父母的支持,不要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兴趣。

任性孩子的内心,很有深意

孩子任性,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男孩子脾气上来,撒泼打滚,无所不干;女孩子含蓄些,比较注意“形象”,但是心里一不如意,就往那儿一坐,小嘴儿一噘,任凭你怎么喊就是不答应,也真够让大人心急的。

要矫正孩子任性的性格缺陷,我们必须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学,知道他们在大人看来“不可理喻”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动机。

8岁的宁宁,典型的你说往东他偏往西,爸爸都恨得打屁股了,可是他还是不顺从。但在孩子的心里,他却是这么想的:爸爸嫌我不听话,太任性。可是我不饿的时候,他们偏让我吃饭;我想看画册,他们偏让我午睡;我困了的时候,他们还非让我练钢琴。难道大人就不任性吗?为什么都要按他们说的去办?我已经是大孩子了,我不能决定自己要干什么吗?

11岁的小多,脾气说来就来,稍不如意就和父母对着干,也不管人多人少。孩子心中,其实也有她的想法:“我吃东西吃得高兴,不小心把番茄酱弄到脸上了。妈妈就唠叨:‘看看比你大一岁的表姐,吃东西的时候多斯文,说话都慢声细气的,再看你,哪像个女孩子!’为什么总是说别的孩子好?索性把汉堡包、薯条弄得满地都是,这又怎么样?反正在妈妈的眼里,我也不是好孩子了!”

10岁的莎莎,看到什么要什么,父母不答应,说哭就哭,没个晴天的时候。在她心里,打的是这个主意:“你们不让我闹,但是我好好说话你们什么时候听过?我一哭你们才会改变主意,上次就是这样的。”

任性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任、迁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得对不对,一概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的意愿、想法,只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想出各种方式让孩子就范,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也是形成任性的原因;另有一类家长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爱用讽刺、挖苦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虽然是为孩子好,哪怕家长说得再对,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和家长对抗,故意任性犯拧。

看来,在任性孩子“不可理喻”的背后,其实也有他们的“理”,只是当家长的平时不注意分辨罢了。知道了他们与家长对抗的动机,就会知道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对任性的孩子有效,儿童教育专家推荐了以下的方法,家长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试用。

1.提前打好预防针

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比如,带孩子到商场之前,要估计到孩子会要求买玩具,一旦得不到满足八成会耍赖。那么,家长在从家里出发前就要和孩子讲好条件,看到喜欢的玩具只许看一会儿,不能买,不听话就不带他去商场了。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家长可以表扬鼓励他,甚至可以给他买件小礼物以示对其“不任性”的奖励。

2.遇到犯拧不能软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家长越怕孩子哭,孩子就越是哭。因此,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让步,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都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

3.让孩子多与他人交往

目前,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父母溺爱,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一旦形成这种性格,孩子就会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学相处困难,一不顺心,回家更是要耍脾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没有道理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对别人任性耍脾气的结果可能就是“没人理了”。孩子慢慢地会因此意识到任性的坏处,并且在和同龄人交往中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他只是“拿”,你别说是“偷”

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即骂,而收效却甚微。其实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反应过度和“姑息养奸”都是不可取的。

玲玲今年读六年级了,父母都是公务员,爷爷是退休的老干部,家里只有玲玲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玲玲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是就在前段时间,玲玲却被老师叫了家长,原因是玲玲偷其他小朋友的文具,今天偷这个的橡皮,明天偷那个的彩笔,后来小朋友们发现自己的东西是玲玲偷的,都很讨厌她,故意疏远她,而她的这种行为也变得更频繁。老师几次找玲玲谈话,但是玲玲并没有因此而收敛,最终老师决定请玲玲的父母来学校一趟。

玲玲的父母对于女儿的这一行为感到羞愤,他们既生气,又担忧,生气的是玲玲居然做出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来,担忧的是玲玲的心理是否有问题。经过一番耐心的询问和心理疏导,玲玲才说出实情。

玲玲的彩笔非常漂亮,有36种颜色,是爷爷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同学们都很羡慕。但是几个月前的一堂美术课上,玲玲在画圣诞树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绿色彩笔不见了,就和自己的同桌瑶瑶借用绿色的彩笔,哪知瑶瑶却说:“我的绿色彩笔用得快,要是借给你下次我就没得用了。”玲玲从未被人拒绝过,瑶瑶的这一拒绝让玲玲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下课之后,趁着瑶瑶去厕所的时候,玲玲将瑶瑶文具盒里的绿色彩笔偷偷拿了出来,放学后丢在了垃圾桶内。刚开始还有些害怕,担心被瑶瑶发现,后来看没什么事,内心之中竟然又产生出一种报复的快感,似乎终于为自己出了口恶气。

从那之后,只要班上的同学有谁惹了自己,玲玲都会趁着对方不注意偷走对方心爱的东西,自己喜欢的就拿回家用,自己不喜欢的放学之后就偷偷扔到垃圾桶。看到得罪自己的同学寻找自己丢失的心爱物品而着急的模样,玲玲居然有些得意。

其实,像玲玲这样的问题青少年并不多,他们一般家境优越,娇生惯养,自尊心强,很多时候偷别人东西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目的,只是纯粹为了给别人制造困难,进而获得快感。比如案例中的玲玲,只是把偷来的东西扔掉或者随便处理,那些物品本身对她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吸引她的是那种报复之后的快感。

有研究表明,有偷盗行为的孩子多半都有一些共同经历:学习压力大,与父母、老师的关系紧张,在班上没有交心的朋友,喜欢某个异性却被拒绝等。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可并非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们经常感到自己被忽视了,不惜自甘堕落。也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优秀,但是每次取得的优秀成绩对他们而言都是无比煎熬的,正是由于他们备受瞩目,他们才会觉得很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想要通过某种方法放纵自己、释放压力。那么对于此类孩子,家长该如何进行教育呢?

1.明确告诉孩子“没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

如果孩子从邻居家玩完后拿回家一个竹蜻蜓,妈妈要问清楚:“这是小朋友送你的,还是你自己拿回来的?”如果是送的,要问清孩子是否表示了感谢;如果是自己拿回来的,一定要严肃地跟孩子讲清道理,并引导他换位思考,“如果你心爱的玩具不见了,你会多难过?如果你后来知道是谁偷偷拿走了你的玩具,你还愿意和他一起玩吗?”要让孩子了解到这种爱占小便宜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之后带孩子一起去送还,并当面道歉。

2.严肃对待孩子经常拿别人东西的行为

孩子第一次占便宜的时候不要过分指责,和孩子讲清道理之后,如果孩子仍然这样,家长不能视而不见,一定要严肃对待,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比如,停止供给他的零用钱;或者每天要做额外的家务活等。其实孩子偷东西并不是说孩子真的就变坏了,千万不能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有的家长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认为只有“打骂”才能纠正孩子的“偷窃”行为。其实不然,打得越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会越疏远,孩子就会越孤独,不敢回家,很容易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交往,被其利用,甚至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事件,最终误入歧途。

3.细心观察孩子的动向

生活中,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思想动向,如果孩子的零花钱多了,或者文具盒、书包里突然多了很多东西,都要引起重视,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孩子偷来的。要仔细排查可能出现的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做到让孩子承认错误的同时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事态的发展允许对他们的行为保密,那么父母一定要信守承诺。否则,一旦失去一次教育的机会,孩子就可能再也不相信父母了。

4.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可能你之前教育过孩子什么是是非,但是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作为父母,应该不厌其烦地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偷东西是可耻的,不允许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对此类孩子进行矫正,应当先帮他们形成是非观念,增强其是非感。

5.反思是否满足了孩子的正常需求

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尽自己所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实在满足不了,要明确告诉孩子原因,赢得孩子的理解,让他形成正确的得失观。

每一个叛逆孩子,都有深刻的故事

“唉,这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没法管了……”这是许多父母经常发出的感叹之言。是的,孩子的叛逆是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家长们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再对父母的话语“唯言是听”,而是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判断。这时候,如果做父母的不懂得及时沟通,及时了解,仍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使孩子听不进去,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和父母对着干了。

汪帅刚满17岁,正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为了使汪帅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汪帅的父母为孩子找来了3位辅导老师,分别对汪帅的“语数外”进行课外辅导。谁知,汪帅根本不听话,每当辅导老师登门授课时,他就对辅导老师爱理不理的,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跑到外面上网去了。弄得登门的辅导老师来过几次后,就再也不愿意来了。眼看高考临近了,汪帅的家长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导他。

“你能理解父母为你请辅导老师的用心吗?”汪帅的妈妈问道。

“这还用说吗?当然理解,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汪帅回答。

“那你为什么对辅导老师这么冷淡呢?”

“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干吗还要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呢?”汪帅反问起来。

……

面对孩子的回答,汪帅的父母似乎无言以对。

汪帅已经17岁了,虽然不是特别成熟,可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了,如果做家长的还把他当成一个需要随时呵护的人,那么,孩子肯定受不了。

由汪帅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家长由于历史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愿望不能完成,因此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身上,全心全力地想把他们打造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能人才,应该说,家长总是想把孩子纳入自己所设计好的轨道。而当家长的成人化的理念和要求与孩子的想法以及目标相逆时,便会产生碰撞。然后家长就认为是孩子在学“坏”,孩子变得叛逆,却不曾想,孩子是想有自己的主见。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家长需要正确对待,而不是一味地以父母的姿态压制他们。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他们对万事万物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他们总觉得,长期以来,父母与师长对他们灌输的思想与理念,竟然有许多地方是“不对”的。于是,他们就滋生了叛逆的心理,希望能得到家人与外界的认可。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过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信号,是一种希望得到认可的方式。

孩子虽然小,他也有烦恼

烦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它多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宁。其实,大多数烦恼是杞人忧天,担心的事情并不一定会发生,但是由于孩子的“免疫力”较差,因此烦恼往往会“乘虚而入”。于是,在一些家庭里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妈妈,我睡不着。”

“是不舒服吗?”

“不是,我担心明天会下雨,班里组织的郊游就会取消呢。”

“儿子,你晚饭怎么只吃了一丁点儿呢?”

“妈妈,我吃不下,明天老师就要公布考试成绩了,我担心自己没及格。”

“妈妈,我不想去乡下姥姥家。”

“为什么?是不喜欢姥姥吗?”

“不是,我担心去了会像上次一样又停电,害得我连电视都看不上。”

那么,孩子们担心的这些事情真的都会发生吗?根据概率,99%不会发生。孩子的这些烦恼都是自找的,是杞人忧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寻烦恼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再怎么样的忧虑都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的心情更糟糕,想法更消极而已。

孩子偶尔忧虑、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疏忽而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自己一时无法意识到烦恼对身心的危害,这样烦恼就会像章鱼的手一样,把孩子紧紧箍住,使孩子喘不过气来,从而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

每个孩子都会有烦恼,关键是看父母如何去应对。为了帮助孩子尽快走出烦恼的阴影,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需要释放烦恼

家长应该接受并允许孩子释放烦恼,只要孩子的言行不是太过分,家长可以让他适度哭闹或大声吼叫,也许孩子会使用侮辱性词语,比如“我恨你”,家长要理解接受,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表达来释放,他真正的意思是“我非常生气,我想让你帮助我分担我的烦恼”。孩子能够将烦恼情绪及时释放是件好事,释放可以宣泄负面情绪,避免抑郁,使孩子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要意识到该怎样教会孩子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孩子需要倾诉烦恼

家长要做孩子的倾诉对象,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想、去倾听,这样才能及时了解他烦恼的原因,从而帮助他摆脱烦恼。比如,孩子与小朋友争吵,小朋友占了上风,孩子心里会十分难受,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主动诉说,如“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讲给我听一听吧”。家长只要能耐心倾听,让他发泄心中的怒气,孩子就会很快忘记心中的恨意,烦恼也许自然就消失了。

3.孩子烦恼时需要安慰

孩子若是因遇到挫折而产生烦恼,自然会希望从家长那儿获得理解和安慰,家长的安慰能抚慰孩子受创的心灵。当孩子烦恼时,可能会满脸鼻涕眼泪地向家长哭诉,或是愤愤不平地抱怨其他小朋友。这时,家长先要能接纳他的情感,听听孩子的倾诉,然后根据情况给予适度的安慰。家长处理的态度一定要适度,要表现得很镇静,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话,既不能太敷衍,如“没关系,不要紧”,三言两语带过,这样孩子会觉得你不重视他的问题,对家长产生怀疑,也不要太严厉,一个劲儿说孩子的不是,这样会使他更烦恼。家长安慰孩子,是设法使他的烦恼在爆发后能够渐渐平息下来,但不应该是无条件地顺从。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味迁就孩子,就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4.锻炼孩子的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娇气、任性,一点儿小挫折就会引起烦恼。孩子爱表现是优点,如果演变成妒忌心而导致承受力差,不仅会烦恼自扰,将来也很难立足社会。所以,家长要从小锻炼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孩子既经得起表扬,又受得了委屈。这样,孩子面对挫折才会越加勇敢、坚强,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重视精神给药,别让孩子心灵感冒

12岁的苗苗告诉网友,她觉得活着好没意思,觉得没有任何人喜欢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好绝望。寒假的时候,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只是看看书,事实上,她拒绝联系她的朋友们。苗苗夜里经常失眠,总是担心成绩下降,担心爸爸妈妈不喜欢她,担心失去朋友。因为太累,她开始早上不愿意起床,经常感到胃疼,并且担心去学校以后不知道要和谁说话。

苗苗妈也曾带苗苗到医院检查过身体,但并没有发现什么疾病,可是苗苗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最后爸妈带着苗苗去看心理医生,才得知她得了重性抑郁障碍。

像苗苗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在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有专家提出,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这让很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小孩为什么会得“大人病”呢?事实上,抑郁没有明确的年龄分界,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可能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离我们更近,只是他们的抑郁往往被父母所忽略,不正确地归结为情绪问题。

毫无疑问,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要低于成人,当他们遭遇一些强烈刺激时,如过度的惩罚、缺乏家庭的温暖、与亲人分离、父母离异等情况,就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认知背景,心理上倾向于贬低自己,产生无能、绝望的情感体验,并且对事物做歪曲和夸大的理解以及消极的认知。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改善,孩子稚嫩的心灵必然无法承受,最后就会出现精神抑郁甚至是失常。

抑郁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可他们就是不开心、不快乐,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无法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在这个时候,如果烟、酒、毒品可以帮助自己“排忧解难”,他们就会走向这些东西。抑郁严重的患儿甚至会选择自杀。既然抑郁的危害这么大,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抑郁,重新恢复童真的笑脸呢?

1.不要对孩子“控制”过严

家长应当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比如,孩子3岁的时候允许孩子选择午餐吃什么,孩子4岁的时候允许选择自己想穿的衣服,孩子5岁的时候允许他告诉妈妈自己想买什么玩具……只有从小让孩子享有选择“民主”的权利,孩子才能感受到快乐自立。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多数抑郁的孩子都不怎么善于交际,他们由于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而感到孤独寂寞。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要多交一些性格开朗、活泼的朋友。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与他人融洽相处,这有助于培养快乐的性格,光明的内心。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与不同的人融洽相处。父母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和他人相处融洽,热情待客、真诚待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3.让孩子爱好广泛

乐观开朗的孩子大都涉猎广泛,兴趣颇多,如果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爱好,那么他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试想:如果孩子只喜欢玩电子产品,除了玩手机、电脑没事可做,那么他很容易郁郁寡欢。如果孩子喜欢看书的同时还能热衷体育活动、饲养小动物、参演话剧等,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获得的快乐也会更多。

4.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哪怕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顺心,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迅速从失意中重新奋起,同时将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应付困境和逆境的能力。如果一时无法摆脱困境,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随遇而安,或在困境之中找到另外的精神寄托,如球赛、游戏、聊天、逛街等。

5.让孩子拥有自信心

自卑的孩子很难做到每天开开心心,笑对一切。这就从反面证实拥有自信和快乐的性格是远离抑郁的良药。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且充满自卑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开导显得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同时审时度势地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来自父母和亲友的肯定对孩子将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大有帮助。

6.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陶静原本也是个快乐的孩子,可是自从父母离婚后,便逐渐变得抑郁。要知道,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他们没有安全感,而且会由于父母的失败婚姻而感到亲情缺失。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远离抑郁。

7.症状明显的孩子,应在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抑郁症有时伴有危及生命的消极言行,尤其是对于已有自杀倾向的儿童,家长必须高度警惕,严密监护,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智杰点津:教育应符合孩子心理节拍

家长们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常常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说了孩子许多次,可越说越不听;帮了孩子许多次,可孩子一点反应都没有;教育孩子多次之后才发现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期望恰恰相反……或许你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那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你自己太唠叨了,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和逆反心理?

程燕有个怪癖,就是别人一催促她或者站在她背后,她就感觉节奏被打乱,工作效率下降。细问之下,发现程燕的妈妈是个非常急躁的人,而程燕则是个慢性子,于是程燕的童年就在母亲的“催促”中度过了。

平时,小学生4点多就放学了,程燕到家5点左右。妈妈要求程燕必须在6点半之前完成作业,可程燕经常要写到7点多,有时甚至要写到8点,因为她写得很认真。妈妈看到程燕这个样子,又对比邻居妞妞的情况,觉得程燕贪玩,写作业不专心,于是决定好好监督她,让她改过来。后来放学一到家,妈妈就追问程燕作业是什么,盘算作业量。程燕正兴奋地跟妈妈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但妈妈根本没心思听,只是催促她快点写作业;程燕饿了,跟妈妈说,妈妈不耐烦地吼了起来:“我叫你快点写作业,你没听见吗?不写完不准吃饭!”

程燕愣住了,一时还搞不清状况,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妈妈要对她发这么大脾气。她被吓住了,很害怕,心里很难受,坐到书桌前,但根本没心情写。

过了一会,妈妈偷偷观察程燕,发现她只是摊开了作业本,在那里呆坐着只字未动。妈妈的火气更大了,大声质问:“为什么不写作业?走什么神呢?”程燕不说话,委屈地看着妈妈,妈妈再一次逼问:“我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你是哑巴吗?”程燕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觉得很崩溃,失望地说:“完蛋孩子,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不想管你了!”遂不再理程燕。

程燕哭了一会就不哭了,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妈妈看到她这个状态,心有不忍,好说歹说把她拉去吃饭了。饭桌上,妈妈告诉程燕:“以后你写作业快一点,你快点写完我当然不会冲你发脾气了……”程燕连着答应了几声“哦”,没再说别的。妈妈觉得还比较满意,好像自己的话孩子终于听进去了。

然而并非如此,程燕并没有快多少,作业还总是出错,并且形成了那个只要别人站在身后一催,节奏就被打乱的心理障碍。

絮叨、吼叫的说教方法是教育子女的一种错误的方式,也是父母缺少教育方法的一种表现。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出发,为人父母的,当发现孩子有某些缺点和不良习惯,进行批评教育和诱导时,应注意使用多变的语言,以及不同的语调和表情,选择适宜的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训导,使之能够“动其情,明其理”,再加上给予具体的帮助和监督,这样就会使孩子逐渐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气,养成良好的习惯。

1.以轻松的口吻与孩子交流

教育应以尊重为前提,父母的言行就必须落在实处。与孩子交谈时,如果发现他的观点正确,那么父母就不要再端着架子,而是可以以轻松的口吻对他说:“孩子,对不起,是妈妈(爸爸)错了。”“乖女儿,妈妈要向你学习。”“宝贝,你比妈妈做得还好!”

2.及时赞扬孩子

看到孩子向着你的预期有所进步,家长应该及时通过微笑、点头等,对他的这种行为表现出赞同,说上一句:“宝宝你真棒!”从而让孩子感到:原来我做的事情这么厉害,不然,妈妈(爸爸)怎么会赞扬我呢!这要比唠唠叨叨、大吼大叫地命令孩子做事情,更能使孩子听话懂事,也更利于改掉孩子一些坏的生活习惯。

3.不要总对孩子说“经验之谈”

孩子说话、做事不免出错,那个时候,他总想维护自己的面子,从而出现一种防卫自我尊严免受伤害的心理倾向。所以,面对出错的孩子,家长不要以高明者自居,大吼大叫地指责他笨拙、糊涂、愚蠢,并且还唠唠叨叨对他说“这点事也做不好!我像你这么大时……”这种“经验之谈”,只能让孩子感到一种“被歧视”,认为爸爸妈妈是看不起自己。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以平和的口气,巧妙地点出他的错误,帮助他分析事理,弄清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