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晋昭侯分封曲沃

晋昭侯明显不及他的父亲晋文侯,晋国人民习惯了那位政事勤勉、对外强硬、为人谦逊、善待群臣的国君晋文侯。

但可惜,晋文侯一过世,晋国人民的新国君晋昭侯给人的感觉,就是对内轻慢大臣对外则消极无为的样子。

更令人受不了的,是他几乎只喜欢吃喝玩乐这档子事,好田猎,好美女,好喝酒。

晋昭侯的叔叔公子成师看不下去了,他便出来劝谏晋昭侯,希望晋昭侯能够怎么怎么做,把晋国建设成为一个国强民富的现代化国家,让晋国崛起于春秋诸侯之林,等等。

反正都是带着长辈教育下辈的口气,晋昭侯十分不爽。

公子成师是当时晋国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是晋文侯的亲兄弟,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

公子成师的一生是戎马倥偬的一生,长期跟着父亲晋燮侯以及兄长晋文侯南征北战,并忠实地执行着国君的命令。

而且,公子成师是一位身居高位却为人低调、履职勤勉却谦逊待人的晋国公子,深得当时不少公族子弟的信赖。

晋昭侯虽然不喜欢公子成师总是指出他的缺点,但也不敢得罪他。

“这老家伙总在寡人面前聒噪,要想办法将他赶得远远的。”晋昭侯对自己的一个叫张三的亲信讲。

张三出了个主意:“主公,先君薨后,各地有些不大太平,公子成师带兵的本事有一套,那不若让他领兵镇守要塞吧。”

“嗯,有道理。”晋昭侯大喜。

此时的曲沃城已经建成,为了让公子成师离开翼城,晋昭侯宣布将曲沃分封给公子成师,令他镇守曲沃,以拱卫晋都翼城。

这可谓是晋国历史上晋国国君下的最臭的一招棋了,这招棋自晋昭侯手里落下,直接导致了晋国为期六七十年的内乱。

然后,再导致晋国公族势力的大大削弱,甚至最后没有公族力量。最后,强大到无边的晋国却被自己的卿大夫给瓜分而亡!

要知道,凭公子成师的战功以及他的地位,如果要得到曲沃,那老早便得到了。

但无论是他的父亲晋燮侯,还是兄长晋文侯,他们都没把曲沃封给公子成师!

为什么?

因为曲沃太重要了,而且曲沃城自建设起,就是超前规划设计的。其规制已经是超越了有关规定的,至少比晋国都城翼都的规模要大。

根据当时诸侯国内分封的有关规定,诸侯分封其大夫的食邑,其规模一般不得超过都城的三分之一。

这也是怕分封出去的大夫尾大不掉,到时据城叛乱,其势力是可怕的。

但晋昭侯却是一个不读书的家伙,他不懂这些规矩和传统,嘴一张便将曲沃分封给了公子成师。

公子成师那个激动啊,他用针刺了自己好几下大腿,享受着刺痛所带来的非梦快感。

当时一个诸侯国家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诸侯国,主要指的是一个城市,城市越大则诸侯国的实力越强。

至于城市外面的土地,那只能叫势力范围。你的势力越大,可控制的范围便越大!

公子成师做梦都想不到,甚至他以前想都不敢想曲沃这样的宝地居然会封给自己。

大侄子喂,你明显是一个败家子儿,晋国交到你手头,肯定得玩完!

是的,晋国所处的位置,可谓是四战之地。而且晋国不像郑国那样,所谓的四战之地至少周边还都是中原诸侯,都讲点道理。

晋国呢?四周都是蛮不讲理的戎狄武装!

没有一位强硬的国君或者强硬的权力中心的领导,晋国能生存多久?

公元前746年,晋昭侯分封曲沃给公子成师,时年58岁的公子成师谢恩后美滋滋地走马上任了。

从此,公子成师以曲沃为氏,这便是曲沃氏之源。

晋昭侯反而洋洋得意,自认为终于将这老家伙赶出了都城。

但大夫师服向晋昭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师服,生卒年月不详,是一位精通古乐且谙熟礼仪的晋国大夫,是师姓的鼻祖之一。

这里要说的是,在春秋江湖,凡是以师为氏并且历史留名的,那都是一个个大音乐家。如晋国后来的师旷,鲁国的师乙和师襄,郑国的师悝、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

他们不但精于音律,而且在朝中出任重要官职,一般都是大夫级别牛人,有的还是国君的老师。

而且,据说他们很多还是瞎子,因为为了钻研音律,他们故意弄瞎自己的眼睛,以专心于听力,从而将音乐这门技艺不断推向前进。

但这些音乐大师们既然身居大夫级别,在朝中为官,当然也是经常参与政事的。

这位师服也是如此。据说,师服曾因为晋穆公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分别是仇和成师时便发表过看法,这个看法就成了晋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预言之一。

师服当时说,国君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这样的名,大大不妥。因为,取名不是儿戏,所取的名都有相当的寓意。

名字所含的意义便是一种礼仪,而礼仪是治国理政的基础,符合礼仪百姓便归从,不符合礼仪百姓便要乱。

什么叫仇?

相爱的夫妻叫妃,相怨的夫妻叫仇!

什么叫成师?

就是组建军队。组建军队不就意味着造反吗?这是古代人所传下来的命名方法。

现在,国君给世子取名叫仇,给其兄弟取名成师,这就预示很快便要生出祸乱了。

从名字的意义上看,估计以后做哥哥的恐怕要被做弟弟的给废黜了吧。

这话你信吗?

当然笔者是不信的,但为何这话居然还被史料记载了下来?

嘿嘿,我们多次讲过,古人的预言中,能够被记录下来的,都是被历史证实了的事实。

那预言真的那么准确吗?

当然不是,唯一的解释是凡是不准确的都不被记录,记载的都是准确的而已。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师服的话,也只是对自己的好友讲的一些牢骚话,他应该不敢跟自己的国君这样去张大嘴巴的。

历史的发展却是令师服终于闭上了他的大嘴巴,因为世子仇的表现堪称完美,象这样的晋国国君,谁敢挑衅?弟弟公子成师还不是一直乖乖地跟在他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