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铁血宰相离肠断

想象里的江南

古人品诗论文,讲究“文如其人”。可如果真要按这条结论逐个品评词人,大概有不少要失灵。

比如下面这首让人离肠寸断的《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短,蘋满汀洲人未归。

也许有人要问,这首词这么清丽多情,想必作者是一位浪游江南、风度翩翩的书生吧?

可实际上,写这首词的人才不是什么书生。他姓寇名准,是北宋初期著名的铁血宰相,世称“寇莱公”。

更离谱的是,寇准很可能根本没去过江南。他是陕西渭南人,刚开始做官时去了四川,后来一直在北方活动。他离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最近的一次,恐怕还是晚年被贬谪时停留在道州(今湖南道县),和这首词也对不上号。

不过,倒也不用大呼上当,寇准还有另一首同名小诗《江南春》(又作《夜度娘》),看上去几乎是词的翻版:

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在这首诗下,寇准解释道:“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线索找到了,柳恽是南朝梁人,“汀洲之咏”指的是他的《江南曲》。原来寇准这一诗一词都是建立在前人蓝本上的想象。

采撷水边的花草用以寄托思念,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屈原《湘夫人》里采的是汀洲上的杜若;《古诗十九首》里采的是江上的芙蓉;而柳恽的《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显然和寇准诗作的亲缘关系最近。

暮春时节的江南最能撩拨人的思致,即便是从没到过江南的寇准,也忍不住读着古诗浮想联翩。在那渺渺烟波、依依垂柳之间,是否有人痴对着长满蘋花的沙洲,苦苦等候意中人归来?

单从字面上看,这首词太柔美了,太纤弱了,连带着让人觉得作者也有些优柔寡断。南宋胡仔就曾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感慨这首词实在不像寇准为人,他找不出解释的缘由,只好叹一口气:唉,想了解一个人,真是太难了。

也有人找到了其中的缘由。寇准不是晚年失意被贬了吗?流落不归,壮志难酬,试着把这样的情绪代入词中,那些模拟女子意态的句子就能解释得通了。

无论如何,普通的风土民俗逐渐形成了有关江南的诗歌传统。一代又一代的民歌唱着,一位又一位的文人写着,江南在影响着诗词作者,诗词作者也用笔塑造了江南的形象。水滨,花草,还有绵长的思念,似乎一旦脱离了这些元素,江南也要消失不见了。

填词也能诉委屈

除了晚年时遭遇贬谪,年轻时的寇准还经历过来自宋太宗的考验。

寇准少年英才,十九岁就中了进士。当时,宋太宗时常亲临考场,或许是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往往不愿意录用太过年轻的考生。

开考之前,有人特意赶来叮嘱寇准,让他把年龄报大一点儿,以增加录取概率。可寇准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录不录取没关系,撒谎,这可是原则问题。

当然,凭借过硬的表现,寇准还是顺利进入了朝堂。没过多久,宋太宗就领教到寇准的讲原则了。

有一次,寇准当庭奏对,给皇帝提意见。忠言逆耳,宋太宗听着寇准好一通唠叨,烦也要烦死了,一甩袖子就打算走人。

照理说,皇帝要走,大臣们只有跪送的份儿,可寇准竟然紧赶一步,上前拉住了宋太宗的袖子。古人极其讲究君臣之别,这样的行为已经可以算作“犯上”,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心情不佳的宋太宗居然转怒为喜,真就重新坐回宝座听寇准讲完了话。

事后,宋太宗对寇准大加赞赏,逢人便说:“我得到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唐代的魏徵以忠言直谏闻名,宋太宗夸寇准,也是拐着弯儿表明自己在效仿唐太宗君臣相得的佳话。

不过,赞赏归赞赏,谁也不愿意天天被抓着袖子教训一顿。日子久了,宋太宗难免看寇准有点儿不顺眼,就寻了个小过失,把他发到青州(今山东青州)去做官。

骤然离开中枢,寇准当然郁闷不已,满肚子的心事无从倾诉,索性写成词吧!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仔细玩味这首《踏莎(suō)行》的词意,不难发现这又是一首模拟女子意态的作品。春尽花谢,独守空闺,佳人容貌虽好,可化了妆又有谁看呢?春光易逝,容颜易老,恐怕夫君回来时看见自己这副憔悴模样,也要大吃一惊了。

这首词写得委婉动人,因而传唱极广。尤其是结尾两句,万里长空一片阴沉,恰似闺中的心境,唯有芳草连天接地,一直延伸到远方。以景物收束,满溢出凄婉悲怨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寇准在向皇帝隔空倾诉委屈呢。

寇准在青州还没待多久又被皇帝召回了京城,重新委以重任。原来,宋太宗已经离不开这个耿直的年轻人了。寇准前脚刚走,他就开始频繁地向身边人打听寇准的境况。说不定,就连这首词中流露的委屈也被宋太宗捕捉到了。

拽着皇帝上前线

寇准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大概要数澶州之战了。放眼整个武风不振的宋代,这样的功业堪称罕见。

当时,辽军声势浩大,一直深入到澶渊郡(今河南濮阳)。此地距离北宋都城开封不远,一想到辽国人在自己枕头边磨刀霍霍,宋真宗几乎被吓破了胆,成天喊叫着要跑到四川去。得亏寇准等几位主战的大臣拽着,宋真宗才没有真的溜号,反而被“绑架”北上,要去前线鼓舞士气。

皇帝的马车一路向北,可还没等渡过黄河,摇摆不定的宋真宗又开始耍赖:“寇爱卿,要不朕就不去了?”

眼见皇帝迟迟下不了决心,寇准心一横,直接找到了掌管兵权的太尉高琼。这个高太尉可比《水浒传》里的另一个高太尉要硬核得多,两人一合计,索性代替宋真宗做了决定,继续北上!

宋真宗吓得瑟瑟发抖,连觉都睡不安稳。他思来想去,也只能从寇准这儿找到点儿安慰,就派人去探听消息。直到听说寇准睡得鼾声如雷,宋真宗才稍微放下心来。

好在这场“兵谏”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宋真宗御驾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士气,据《宋史》记载:“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辽军频频受挫,就有了退兵的打算,但在临走之前,他们还想再捞一笔。于是,担惊受怕好几天的宋真宗终于见到了辽国使者。使者诚挚地表达了议和的愿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但中心思想只有两个字:给钱。

寇准本想趁势再战,一举收复被辽人侵占已久的燕云十六州,但真宗说什么也不肯了。不就是要钱嘛,大宋朝有的是!他嘱咐前去议和的曹利用,只要不割地,哪怕辽国要价一百万,也通通给他们。

这可把寇准气得够呛,前线士兵拼死拼活才打了胜仗,哪知道皇帝轻飘飘一张口,就要败掉那么多财帛。他找来曹利用,恶狠狠地威胁道:“皇帝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花费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宋辽两国最终签订了协议,价码正是三十万(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史称“澶渊之盟”。虽然宋朝这边战胜而赔款,以寇准为代表的主战派多少有点儿意难平,但两国此后数十年的和平局面也让边境百姓受惠不少。

晚年的寇准回忆自己平生功业,写过一首《蝶恋花》:

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将相兼荣谁敢比。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单看词的内容,“将相兼荣”“功济世”,口气实在不小。但人们都承认,寇准的确当得起这样的评价。就连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名臣,也都是他的粉丝呢。

【名篇欣赏】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短,蘋满汀洲①人未归。

【注释】

①蘋满汀洲:代指春末夏初的时令。,一种水生植物,也叫四叶菜、田字草。汀洲,水中的小陆地。

【译文】

烟波渺渺,垂柳依依,村落边芳草萋萋,蔓延天际。夕阳映照中,片片杏花随风飞舞。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离人愁思萦绕,几乎肠断。水中的汀洲早已长满蘋花,可心上人却仍未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