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华装:中华传统服饰之大美
- 杨源主编
- 8158字
- 2022-09-23 18:21:52
谈中国民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价值
杨源[1]
摘要: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服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高效的信息传媒的大环境下,由于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使中国少数民族曾经世代相传、承载着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正在迅速改变和消失。这让我们必须思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道路上,如何重新认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和文化遗产?如何重拾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存智慧?本文强调了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保护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关键词:民族服饰;作用与价值;传承与保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服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生产方式、生存环境、民族性格、艺术传统都无不体现在他们的衣冠服饰上,因而民族服饰又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观中国民族服饰,纷繁的服装款式、精湛的服饰工艺、丰富的服饰内涵、多样的装饰形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景观融合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逐步凝聚起来的文化传统。服装和饰物,都是各民族的杰出创造,服与饰共同构成了中国民族服饰的多姿多彩,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一、中国民族服饰的社会作用
中国民族服饰与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从材料、工艺、款式到色彩、装饰、用途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民族服饰积淀了人类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物质财富、社会角色、社会阶层结构等一切文化层面和因素,是各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结晶,是文化财富和文明的体现,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服饰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我们也看到,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承发展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随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发展,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而丰富。因此,中国民族服饰对整个中华民族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地区史的研究以及各民族发展史及现代发展的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中国民族服饰对民族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能动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服饰的形成在横向上有传递和交流的因素,纵向上有传承和创新的作用。在代际之间进行的传承过程中,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族际之间进行的交流过程中,它又不断从时代的发展和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使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信息得以交流。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为民族文化的形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得以不断地发展。其二,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包括对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传统民族服饰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交往的加深,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然而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基础,而现代化又是未来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也不会消亡,现代化也不会停止。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虽然发生了难以避免的变迁,但民族服饰作为民族的标志和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鲜活的表现形式,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仍然承载着民族发展的使命,焕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国民族服饰研究有利于增强建设民族共同体文化的积极性。民族共同体是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可以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也可以是部落联盟、部族或现代民族。民族是历史的产物,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民族共同体内表现出较稳定的共性。在民族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共同地域联系是其形成的基础,且随着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加强和巩固。如“中华民族”“斯拉夫民族”等就是这种在紧密的历史地域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因此,民族服饰是各民族所拥有的民族认同的表征,少数民族在其所居土地上扎根越深,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生存能力和团结精神越强。一个民族社会经济愈发展,对周围地理环境开发利用愈强烈,在地域上活动愈频繁,共同的地域联系就愈密切。服饰作为民族共同体的体现,民族服饰的研究不仅能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研究方面的比较资料,还可以作为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比较资料,从服饰文化角度可以认识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促进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二、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价值
中国民族服饰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服饰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衣、食、住、行”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四大要素,而“衣”摆在了四位之首。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服饰起到了文明启蒙的作用。同时,服饰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凝聚着人类精神文化的成果。因此,中国民族服饰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中国民族服饰在服饰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从服饰起源的时期开始,人类就已逐渐将其生存环境、习俗信仰,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审美情趣等,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了服饰文化丰富的精神文明内涵。人类服装史权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布兰奇·佩尼先生曾深为感慨地表示:“对服装历史的研究,可以说,等于从事一项探险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广,而且饶有兴趣。”确实如此,中国服装发展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服装款式,都可以在民族服装里看到。因此,中国民族服饰可以称为一部活的服装发展史。纵观少数民族的服饰,从最原始的树皮衣、狍皮衣到最华美的锦缎袍服、婚礼盛装等,这些造型各异、款式丰富的民族服装以实物的形式为我们诠释了一部服装进化发展史,反映出人类在服饰发展史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智慧。
中国民族服饰在边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与中亚、南亚、印度支那半岛有诸多“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是边境线长,民族地区占全国边境线的91%,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14个国家接壤,有省区级地方一类口岸1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是中原与中亚和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通道,使中国的丝织品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边疆是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其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我国有35个民族属于跨境民族,这些民族在族源上、语言上、文化习俗上与周边国家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民族地区开展边疆史研究,要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服饰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可以多层次多角度探究边疆史的各种问题,能够对边疆民族、治边政策、边疆文化、边疆外交、边疆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还能更好地规划边疆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同周边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和友好往来。
中国民族服饰在民族宗教信仰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宗教信仰以民族文化或民族亚文化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生活中,以致在民族文化区别要素中,宗教往往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其与民族心理要素、风俗习惯紧密相关。宗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往往意味着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容易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有自己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形式,宗教文化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民族服饰中有很多服饰现象反映了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民族服饰包含着该民族深刻的自然崇拜或宗教信仰的内容。宗教对服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我国西南民族的服饰多受佛教影响,西北民族服饰多受伊斯兰教影响等。所以,民族服饰研究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起源、演变以及各种宗教对现代各民族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国民族服饰在地方人文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人文”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民族服饰在地方人文方面内容广泛、丰富多彩,对人文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民族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审美等方面的人文状况,同时,也是蒙古学、敦煌学、西夏学、丝绸之路学等地方性综合学科研究的珍贵资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心灵手巧的各民族妇女在创造民族历史的同时,也在开创着自己的生活。在民族妇女精湛的服装织绣中,包含着各种文化艺术的创意组合,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如一条花裙子绣着一段古老的歌谣、寓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一顶帽子的花纹象征着吉祥美好;一条腰带、一段织绣,表现出许多历史文化故事。有反映祖先崇拜、讲述传统的故事;有表现民族大迁徙的征程等千古流传的民族历史故事和神话诗篇等,在民族服饰中留下了历史和文化的印迹。
中国民族服饰的制作材料在民族科技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纺织科技史的研究提供支持。服饰是为满足保护身体的需求而产生的,人类以自身的创造力,利用自然物,或改造自然物,将其做成衣物,这是人类文化史的发端之一。可以说,服饰材料是不同的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一个民族的服饰材料、工艺、形制与该民族的生产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相和谐的,服饰的质料、工艺和形制,是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少数民族的服饰发展史,也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的一个侧面。例如:纺织工艺流程和工具都是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十分重要。纺织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手工纺织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一、采集原料为主阶段,二、培育原料为主阶段。原始时期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并创造出简易的纺织工具。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也极为漫长,大约形成于夏朝至战国。从秦汉至晚清,纺织机器经历了长期的逐步发展,出现了多种手工机器纺织形式,而纺织技术和材料加工的创新基本都产生于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纺织生产经历了手工纺织时期和机具纺织时期,并一直保存至今,这为研究早期纺织科技史提供了有力实证。
中国民族服饰能够加深少数民族对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民族服饰秉承着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不仅具有御寒、遮体、象征和装饰等功能,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崇尚。但外在周围是主流文化海洋的环境下,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已趋于衰微,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对当代城市文化的盲从是由于长期以来忽略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教育而形成的。现今少数民族需要重新激发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意识,重塑弘扬和振兴民族优秀文化的氛围。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族服饰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因此许多民族在传统节庆、婚嫁等重要活动时仍身着民族盛装。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衡量民族发展的唯一标准,只有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使他们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认识到实现民族文化振兴的重要,才能给后世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保持中国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有助于凝聚民族人心,促进民族和谐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民族服饰的保护措施
如前所述,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其所展示出的款式纷繁、工艺精湛、内涵丰富以及文化活力,都足以说明民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的杰出创造,是文化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同时也说明,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是民族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聚合体,饱含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蕴涵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形态在日渐改变;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时装的引进,使民族服饰面临着现代文明和流行服装的冲击。这种社会人文环境使民族传统服饰不再被重视,曾经令人赞叹的民族传统服饰及其制作工艺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因此,研究和保护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中国民族服饰及其织绣染技艺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已经列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57项民族服饰和织绣染技艺已被列入。此外,还有一些民族服饰和织绣染技艺列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于中国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还须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在保护工作中,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应该包括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专家学者、关心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以及民族地区的族群和个人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以及个人是重要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属于全人类,也是属于特定群体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完善了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他们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最为深刻,也最能在保持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前提下,使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生机。如果忽视了民族服饰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保护和传承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同时,专家学者和企业的参与有利于寻求一条民族服饰文化和手工技艺传承的有效途径,使少数民族服饰得到更全面、更系统的保存。在此,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以下保护措施:
第一,开展民族服饰的普查工作,摸清其历史沿革和现状,收集实物和相关资料,并编辑出版图书,从制作技艺、纹样形式、织绣染工艺以及相关习俗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考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及展览展示,加强对民族服饰文化和技艺的研究。民族服饰的普查工作需要力度、宽度、广度和深度。需要国家和地区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召集专家、学者,并培养更多的普查人员,将民族服饰文化所涉及的款式纹样、织绣染工艺等多个方面全面地进行收集。在普查过程中,须克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艰苦和交通方式不便等困难,尽可能做到民族服饰实物、相关习俗历史背景、工艺继承者和具有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不遗漏。同时,可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各种服饰的穿着礼仪、服饰的装饰工艺等相关情况。对中国民族服饰进行系统地考察、整理、研究,充分挖掘民族服饰的形式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行系统性地梳理,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服饰的工艺和文化全面完整地保存下来,不仅为恢复和保护民族服饰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融合,是民族服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注重民族服饰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生态环境的消失是导致文化消失的重要原因,现代经济的冲击已使传统民族服饰逐渐消失并远离少数民族的生活。恢复和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是民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两个层面:一是民族服饰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将民族服饰产生的条件全部原样维持,或许是民族传统服饰保护的最佳方式,但难度相当大,在当代社会几乎不能实现;二是民族服饰文化生态环境的局部保护,即保护其生成的最主要的条件,如生活方式、习俗信仰等。这种局部保护办法在当前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中应该是可行的。一个较好的案例是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其位于小兴安岭北麓、刺尔滨河与索尔干河汇流处的森林地区。该地区鄂伦春族由早期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逐渐发展为现今的农、林、牧、副、养殖多种经济模式,政府重视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为了保持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服饰的延续,政策允许猎民按指标定期进山狩猎,鼓励猎民用猎获的狍子皮制作狍皮衣物,其保护政策得到猎民的拥护并积极参与。显然,这种现代狩猎行为和狍皮衣物的使用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而其作为鄂伦春族狍皮服饰的文化生态环境要素也使狍皮服饰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从一定程度上恢复传统民族服饰在各民族生活中的穿用,可以调动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鼓励其珍惜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提升文化的自觉性,使民族服饰在面对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时,可以依靠其本民族的文化力量得以传承。
第三,传承民族服饰的传统制作技艺,保护和培育传承者。可以建立传习馆或将服饰传统制作和装饰技艺引入校园,鼓励各民族的年轻人学习传统织、绣、染技艺,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从根本上提升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传承人队伍的壮大。目前,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普遍存在传承人高龄化、后继乏人和生活困难等问题,适当提高和改善掌握民族服饰技艺的传承人的待遇,以及扩大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播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保护掌握着传统技艺的老人,为其提供传授制作技艺和习俗的条件,并对其掌握的技能和本人基本情况作详细记录,有关部门对生活困难的老人应给予经济帮助。民族服饰普遍以“口传身授”的形式代代相传,这种传播形式在传承人年龄较大、人数很少的情况下,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因此,使现有的传承人能够将自身的技艺最大限度地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须改变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环境,如建立传习馆、进入校园,扩展其传播范围。将民族服饰文化引入校园,可以让青少年更多地接触本民族的服饰文化,加深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从根本上唤起保护和传承服饰文化的自觉性。另外,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并能够利用传统技艺制作文化创意产品,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少数民族的年轻人掌握传统技艺并成为谋生手段,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和传承民族服饰文化。
第四,开发民族服饰文化旅游和文创产品。民族服饰在面料、款式、色彩、工艺、佩饰等方面有很多艺术和文化元素是当今服装设计领域和艺术品设计领域取之不尽的丰厚资源。当传统民族服饰已不再是少数民族生活所必需时,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民族旅游与传统服饰文化复兴的再构建,创造民族服饰文化的新经济价值,并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实现民族服饰文化的延续。民族服饰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既要有利于地区发展,更要使文化主人得到实惠。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须以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争取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使文化与经济趋同融合的结果,也是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求。目前,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省区,旅游业凭借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而传统的民族服饰作为最直观的文化载体,在这些民俗风情旅游活动中,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圈,更是需要借助风格各异的民族服饰,其开发的潜在市场将有广阔的前景。四川凉山昭觉县把开发彝族服饰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做,经过数年的努力,凉山地区彝族服饰文化的定位逐渐清晰。在火把节等重大活动中,彝族服饰已成为彝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成功地将彝族传统民族服饰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使传统服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就必须把服饰艺术作为文化产品来运作,但应把握好传承与开发的关系。创新一定要强调在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应该尊重原有的图纹、技艺、形式和相关习俗,这样才能维护民族服饰所特有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民族服饰产业化的正确道路。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民族服饰时,须做好其文化定位,应提倡以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民族特色浓郁的、现代社会所需的时尚产品,使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文化得到保护,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实现民族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对中国民族服饰的研究和保护,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服饰文化,进一步发挥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的作用,使民族文化得到持续传承,树立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使各民族主动去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有利于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徐万邦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张海洋著:《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3]杨源主编:《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作者单位: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北京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