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贫困治理理论,为本课题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本方法。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首先,关于贫困内涵的界定。“收入/消费贫困论”从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视角来界定贫困,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抓住了贫困现象的“内核”,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因为这一概念只看到作为贫困现象的结果,并没有揭示出导致贫困的内在因素。“能力贫困论”恰恰弥补了“收入/消费贫困论”的缺陷,这一概念揭示了导致“收入/消费贫困”的原因是贫困人口自身“可行能力”的不足,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给出导致贫困人口“可行能力”不足的外在因素;“社会排斥论”从社会关系层面对此做出了合理解释。从贫困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社会福利、平等和作为基本人权重要部分的生存权、发展权认识的深化,贫困内涵的界定会相应发生变化。贫困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等显著的特征。其次,关于贫困测量的标准。与对贫困内涵的认识相对应,衡量贫困的标准也由单一的“收入/消费标准”发展到多维度标准。对贫困进行测度,其根本目的在于寻找出“谁是贫困者”,这是开展贫困治理的重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科学的测度方法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对于贫困治理主体而言至关重要。值得指出的是,任何一种科学的贫困测度方法,都会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单一的收入标准其局限性更是明显,综合运用各种测度方法,已成为中外学术界的共识,在今后贫困治理实践中应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再次,关于贫困治理范式。国外贫困治理主体由“一元到多元”,治理方式由“输血型”到“开发型”和“赋权型”的转变,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国情的不同,必须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注意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新,尤其是关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问题,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作用不可或缺,但这不意味着削弱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强调对贫困人口赋权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好政府主导的作用。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我国的贫困治理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展扶贫工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当时我国贫困治理的实践和推动学术发展,无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中有关贫困概念的界定、贫困程度的测度方法以及反贫困战略的研究等,至今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研究,对本课题研究更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于精准扶贫概念的界定。学界对于精准扶贫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措施针对性说”(汪三贵、郭子豪,2015);二是“帮扶机制说”(沈茂英,2015);三是“资源瞄准说”(黄承伟、覃志敏,2015);四是“过程说”(李鲲、叶兴建,2015)。这些界定(或描述)对于人们更好地把握精准扶贫无疑有所帮助。但不可否认,这些界定尚处在一个表象描述的阶段,在学理上对其进行深层的分析尚有待进一步拓展。

关于实施精准扶贫主要障碍的分析。现有成果基本上涉及精准识别难、精准帮扶难、政策制度和体制不适应等方面。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问题的归纳分析,也还缺乏更深层次的剖析。换言之,中国扶贫开发领域中的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就存在着,新的形势下,问题的表现有何新特点,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仍需我们作更加深入的剖析。

关于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汪三贵、郭子豪提出的三大对策,李小云的“五大措施”(尤其是其中缓解非收入性贫困和整合资源投入改革),左停关于微观方面的具体对策等,无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因文章篇幅所限以及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不同,就某个领域而言其对策虽有可取之处,但从总体来看,系统性和整体性也同样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现有文献基本上是停留在对各地经验的简单描述层面之上,一些研究成果虽能够结合案例研究并对其做出理性分析,但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也还缺乏理论的厚度。

关于当前扶贫领域的可持续生计研究。现有成果一般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分析工具,评价分析扶贫政策的落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前,可持续生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者们尽管开创性地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对扶贫问题进行研究,但不少研究个案机械地套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得出的分析结论往往都是些显而易见的现象,故所提供的措施也缺乏新意。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尚待突破。首先,由于“精准扶贫”提出的时间不长,其作为因应我国贫困治理新阶段而提出来的重大理论和重大命题,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尚需学界同仁共同努力才能突破。其次,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世界组织以及各国政要的高度肯定,但要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亟须借助世界上公认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构建基于精准扶贫的可持续脱贫理论分析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这方面虽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但其系统性、规范性、学术性尚待进一步加强。


[1] 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8日,第1版。

[2]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萨缪尔森谈效率、公平与混合经济》,萧琛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5页。

[3] 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 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M]. London: Macmillan,1901:103.

[4] 劳埃德·雷诺兹:《微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2页。

[5] Towmend. Poerty in the kingdon:a Survey of the House—hold Resource and Living Standard[M]. Lodon:Alfen Laneand Penguin book,1979.

[6] 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第24页。

[7]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1页。

[8]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9]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0] See tania Burchardt.Julian k Grand and David Piaehaud, Social Exclusion in Britian 1991—1995, Socia1 Policy&Administration, Issn 0144—5596, v01,33.No,3.September,1999:227—244.

[11] John Pierson, Tackling Social Exclusion, New York:Roufledge, 2001:4.

[12] 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第3期.

[13] 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的那个的起源》,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148页。

[14] 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的那个的起源》,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148页。

[15] 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的那个的起源》,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209页。

[16] UNDPHuman.Development Report[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7] 冯怡琳,邸建亮:《对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的初步测算——基于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 http://www.stats.gov.cn/tjzs/tjsj/tjcb/dysj/201803/t20180312_1587450.html.

[18]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范酉庆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 吉斯登:《第三条道路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复兴》,郑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20] 迪帕·纳拉扬:《谁倾听我们的呼声》,付岩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262页。

[21] 王三秀:《国外可持续生计观念的演进、理论逻辑及其启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第79页。

[22] 纳列什·辛格和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祝东力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第123-124页。

[23]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0-151页。

[24] Chanmbers, R.and Conway, 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296. Brighton, England:Institute of Developmer ent Studies,1992.

[25]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6] Chanmbers, R.and Conway, 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296. Brighton, England:Institute of Developmer ent Studies,1992.

[27] Scoones, I.Sustainable rural livlihoo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Working Paper 72.Bring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8.

[28] Farrington et al.Sustainable livlihoods in practice: early applications of concenpts in rural areas》, 《Natural Resourcs perspectives,42.June.Lond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ute,1999.

[29]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30]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祝东力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4期,第124页。

[31] 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问题宣言》, [1995-03-12]http://www.docin.com/p-22494877.html.

[32] 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问题宣言》, [1995-03-12]http://www.docin.com/p-22494877.html.

[33] 王三秀:《国外可持续生计观念的演进、理论逻辑及其启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第80页。

[34] 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问题宣言》, [1995-03-12]http://www.docin.com/p-22494877.html.

[35]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第7页。

[36] 汤青:《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 《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第7期,第823-833页。

[37] Kemkes, Robin J. The role of natural capital in sustaining livelihoods in remote mountainous regions: The case of Upper Svaneti, Republic of Georgia》,《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 Vol. 117:22-31.

[38] Hota, Padmanabha; Behera, Bhagirath. Opencast coal mining and sustainable local livelihoods in Odisha, India》,《Mineral Economics:Raw Materials Report.2016, Vol. 29 Issue 1:1-13.

[39] Daskon, Chandima; Binns, Tony. Culture, tradition and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exploring the culture-development interface in Kandy, Sri Lanka》,《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010, Vol. 45 Issue 4:494-517.

[40] Daskon, Chandima; McGregor, Andrew.Cul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in Sri Lanka's Rural Villages:Towards Culturally Aware Development》,《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12, Vol. 48 Issue 4:549-563.

[41] Amekawa, Yuichiro. Agr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Toward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Rur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2011, Vol. 35 Issue 2:118-162.

[42] Addinsall, Cherise; Glencross, Kevin; Scherrer, Pascal, Weiler Betty, Nichols Doland. Agr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Guide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e Pacific Islands》,《Agroecology &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2015, Vol. 39 Issue 6:691-723.

[43] Saxena, Alark; Guneralp, Burak; Bailis, Robert; Yohe, Gary; Oliver, Chadwick. Evaluating the resilience of forest dependent communities in Central India by combining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framework and the cross scale resilience analysis》,《Current Science, 2016, Vol.110Issue7:1195-1207.

[44] 李小云:《新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国家治理》2015年第38期,第20-23页。

[45] 左停:《新常态下,扶贫工作面临新挑战》, 《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8期,第34-36页。

[46] 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 《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第156-159页。

[47] 周民良、时保国:《精准扶贫新阶段治理贫困的思路》, 《国家治理》2015年第36期,第9-15页。

[48]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47-150页。

[49] 沈茂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 《农村经济》2015年第6期,第62-66页。

[50]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1-136页。

[51] 李鹍、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26-33页。

[52]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第156-162页。

[53] 左停:《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 《国家治理》2015年第36期,第16-21页。

[54] 王朝明、王彦西:《中国精准扶贫、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85-90页。

[55]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47-150页。

[56]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第156-162页。

[57]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1-156页。

[58] 沈茂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 《农村经济》2015年第6期,第62-66页。

[59]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农村经济》2014年第6期,第78-81页。

[60]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47-150页。

[61] 李小云:《新时期农村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国家治理》2015年第38期,第20-23页。

[62] 周民良、时保国:《精准扶贫新阶段治理贫困的思路》, 《国家治理》2015年第36期,第9-15页。

[63] 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 《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第156-159。

[64]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农村经济》2014年第6期,第78-81页。

[65] 左停:《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 《国家治理》2015年第36期,第16-21页。

[66] 袁新红:《新疆金融扶贫成效、问题与对策》, 《新疆农垦经济》2017年第5期,第90-92页。

[67]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福建经验》, 《人民论坛》2017年第18期,第102-106页。

[68] 唐任伍、肖彦博:《精准扶贫的株洲经验》, 《人民论坛》2019年第4期,第97-98页。

[69] 滑志敏:《宁夏盐池县精准扶贫经验及做法》,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第42-47页。

[70] 高虹、王佳楠、吴比、石宝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总结及脱贫启示》, 《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第5期,第17-22页。

[71] 白利友、张飞:《精准扶贫:贫困治理的“中国样本”与“中国经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第134-140页。

[72] 黄承伟、邹英、刘杰:《产业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和深化路径——兼论产业精准扶贫的印江经验》, 《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第125-131页。

[73] 郭俊华、边少颖:《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企业扶贫模式探析——基于恒大集团大方县扶贫的经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43-52页。

[74] 朱宝莉、刘晓鹰:《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全域旅游:经验和思考——以贵州黎平为例》, 《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2期,第104-109页。

[75]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定点扶贫中的“输血”与“造血”——国企精准扶贫的华融经验》, 《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第124-128页。

[76]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1-136页。

[77] 张欣、池忠军:《反贫困治理结构创新:基于中国扶贫脱贫实践的思考》, 《求索》2015年第1期,第18-22页。

[78] 孙远太:《政府的贫困治理能力及其提升路径》, 《开发研究》2015年第3期,第31-34页。

[79] 左停、金菁、李卓:《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反贫困治理体系的创新维度》,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6-12页。

[80] 汤青:《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30( 7):第827页。

[81]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82] 张俊豪、何家军:《能力再造:可持续生计的能力范式及其理论建构》, 《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第41-47页。

[83] 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的建构——基于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三种分析框架的融合》,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5-12页。

[84] 田雨、丁建军:《贫困研究的多学科差异、融合与集成创新——兼论综合贫困分析框架再建》, 《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第12期,第21-28页。

[85] 向德平、陈艾:《连结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连片特困地区减贫路径研究——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两个牧区村庄为个案》, 《江汉论坛》2013年第3期,第114-119页。

[86] 代富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理论解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第497-500页。

[87] 徐莉:《反贫困的性别分析:基于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生计资源的调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88] 梁军、何丽萍:《可持续生计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精准扶贫与贫困大学生“双创”能力发展系列研究之二》, 《高教论坛》2017年第4期。

[89] 李博、左停:《遭遇搬迁: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陕南王村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25-31页。

[90] 何仁伟、李光勤、刘运伟等:《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2期,第182-192页。

[91] 宁泽逵:《信息化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