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唱出了万千人的故事
- 被人拉去救场,我成了蒙面歌王
- 八月与九月
- 2028字
- 2022-09-06 12:08:27
林安的演唱还在继续。
这一次,他没有把歌里的故事唱给大家听。
而是在让每个人在回想专属于听众们自己的过往。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从林安的副歌开始时,这首《消愁》就不是林安自己的《消愁》了。
每个听众听到的都是独属于他们的《消愁》。
“一杯敬朝阳。”
“一杯敬月光。”
“唤醒我的向往,温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头地逆风飞翔。”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乡。”
“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
“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
“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咚!
咚!
这一段唱完的瞬间。
口琴老师开始了一段口琴独奏。
这几声的咚咚。
是猜评团席上的薛毅谦,他手里的话筒不自觉的从手中掉下。
幕后工作人员忘了给薛毅谦闭麦。
这才发生了响动。
恰恰是这两声响动,把听众们从自己的世界中拉回来。
想要给林安鼓掌。
却又怕影响林安接下来的演唱。
林安的第一杯酒。
敬的是朝阳。
第二杯酒,敬的是月光。
朝阳与月光不会因为你成功与否,就放弃对你的陪伴。
第三杯酒,敬的是故乡。
第四杯酒,敬的是远方。
故乡让漂泊的灵魂有可以寄托的方向。
而远方却可以让自己的梦想有挂念的地方。
故乡与远方。
牵挂与向往。
不忘本心。
恣意成长。
四杯酒。
杯杯刺痛麻木人的心。
华语乐坛的原创歌手是在走下坡路的。
大家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听过这种歌曲了。
旋律一秒抓耳。
歌词字字戳心。
弹幕直接疯狂!
那些想要黑林安的人,甚至都还没找好措辞。
近乎是一边倒的评论,让直播间的热度朝着一亿五千万直奔而去。
“歌词写的太好了!这么平淡简单的曲子,我刚刚还以为牡丹仙子拉闸了呢。”
“这歌词不就是诗么?”
“踏入名利场,背上所谓的梦与想,这唱的就是我啊。”
“牡丹仙子,你到底是谁?谁要是再跟我讲牡丹仙子是张坤真那个流量明星,别逼我变身键盘侠啊!”
“我是真真的粉,我在这里表示,真真确实不如牡丹仙子,但真真很努力,他将来一定会比牡丹仙子更强的!”
“别讨论无关的人了,我擦,我的眼里好像进沙子了。”
“牡丹仙子.....绝了!消愁等于解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真是喝酒的歌。”
“押韵狂魔啊!”
“这世界让我沉醉,让我看不清,但我还是我,我身处远方,却还有故乡!”
“心头有雨,眼底有霜....怎么句句唱的都像是我啊。”
无数个人都觉得林安唱的就是他们自己。
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不就是万千打工人,在职场上受委屈,但又要逼着自己坚强。
有泪不能流,只能在眼眶打转的画面么。
万千人落泪。
万千人感同身受。
但还是有人觉得林安唱的也就那回事。
《周末天天乐》的演播大厅。
陈阳看着这些弹幕,心里那个不服气啊。
觉得这年头,写歌词给人喂鸡汤,都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还有这曲子。
一点都不高雅。
可旁边的乐坛老人们却不这么想。
年龄有五十多岁的赵陇是华夏音乐学院毕业的歌手。
毕业之后,就进入到国家队,专门唱一些民歌和红歌。
随着九十年代的到来,华夏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的音乐流派进入到华夏。
赵陇直接从国家队辞职。
跑去玩民谣。
这一玩,还真让他玩出了效果。
华夏民谣不同于国外的民谣。
一开始在华夏玩民谣的人,都是文青。
酸腐文人来作曲作词。
直接导致华夏民谣的词一直是最重要的。
旋律抓耳,歌词牛逼!
一首牛逼的民谣就出来了。
赵陇本身是有创作能力的,唱功又得到了国家的专业培训。
进入到民谣圈子后。
混的那是风生水起。
在九十年代,别人都称呼赵陇为‘民谣诗人’。
那个年代,能被人称之为诗人,是可以在华夏各大高校白嫖吃喝的啊。
可见赵陇是多么的厉害。
当赵陇看到《消愁》的词。
他立马就能感觉到这首歌将被捧到不属于这首歌的高度。
并不说《消愁》不好。
而是《消愁》太好了,一首好歌肯定会引来褒贬不一的评价。
这年头,总会有人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彰显自己的优越。
殊不知,在华夏,艺术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
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音乐肯定是好音乐。
赵陇之所以会觉得《消愁》将被捧到一个新的高度。
是他知道。
只有网上的评论逐渐开始走向两极。
就会把《消愁》的热度越推越高。
华夏北方的熊国和东边那隔着大洋的鹰国,在上个世界,开始争霸。
两国争霸,直接导致整个世界的科技水平、文化水平一直在跳跃向前。
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出现的?
不也是两个大陆板块,你挤我,我挤你。
硬生生的挤出世界最高峰和世界屋脊来的么。
若是只有人吹《消愁》这首歌,反而不会引起太大的热度。
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就是这样的。
黑子和吹子都还不能上网。
那个时候的原创歌曲,远远没有现在的原创歌曲热度高。
现在有人吹,也有人黑。
只会给《消愁》带来热度。
这首歌一定会越来越火的。
赵陇刚想要张嘴,在老友的面前,点评一下林安。
可这时候,口琴的声音消失。
聚光灯再度打到林安身上。
林安放下吉他,双手捧着话筒,弯曲的背部,淡淡的脸色。
好像周围的一切都跟林安无关。
赵陇都看呆了,这就是境界啊。
此时此刻。
身处欢乐场的。
不就是林安自己么。
真正能够理解林安,读懂林安的人,可能会有,但绝对不是在这里。
因为林安的眼睛看着的方向是演播大厅的上方,是一片黑暗的地方。
林安的歌还没唱完。
他还在讲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