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好学又好听的乐器

古筝和古琴一样,原来只叫“筝”“琴”,汉字的特点是“一字一音一义”,一个字单指一物。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东西交流频繁之后,才出现更多的双音字或两个字以上的名词。比如稻、黍、桃、杏、李等是中原固有的,葡萄、苜蓿、菠萝、番薯等都是外来的。乐器也一样,筝、琴、瑟、笙、鼓等都是中原固有的,琵琶、箜篌、二胡等都是外来的。后人在筝前面加一个“古”字,和“古琴”的“古”字一样,是为了形容它的古老。

有些人分不清“古筝”和“古琴”,在一些影视剧里常常出现角色在弹古琴但音乐却配的是古筝曲的笑话。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区分琴和筝的要点:第一,筝比琴大,琴只有七根弦(所以又叫七弦琴),筝的弦数比琴多,古代曾有13弦流行,如《隋书·音乐志》即明确记载“筝十三弦”,后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弦数逐渐增加,有多至26弦者,但目前普遍流行21弦或23弦。第二,琴的弦是平铺在琴面上的,靠琴面上的琴徽取音,而筝的每根弦下都有一根支撑弦的“柱”,一弦一柱,用改变弦长的方法固定弦的音高。唐朝诗人李端《听筝》诗就记述了一个弹筝的女孩为了让精通音乐的周瑜回头看她,故意弹错音的故事: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诗中的“金粟柱”,指的就是弦下华丽的音柱。

图1.9 古筝(长163厘米,21根弦 桐木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品)

古筝又名“秦筝”,《通典》说:“筝,秦声也。”秦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秦筝之名,即说明筝是从秦地发明并开始流行的。有关筝的来源有一些传说,比如认为筝的发明与蒙恬有关,但傅玄曾否定此说。也有其他故事说“筝”即“争”,二人相争,遂把50根弦的瑟一分为二,成为筝。筝界有一句话叫“茫茫九派流中国”,除了秦筝,还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蒙古筝、伽倻琴(朝鲜筝)等。今天,因为古筝既好听,又比较容易上手,所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它成为中华传统民族乐器里普及率最高、老百姓最熟悉的乐器之一。因为古筝的弦是按五声音阶排列的,只要每根弦的音准调好,一个根本不会弹筝的人,只要用手以较快的速度连续划过琴弦,就会发出悦耳动听、流水般的琶音来。

古筝风格多样,其最鲜明的特色可用四个字来概括:东南西北。但这里说的不是四个方位,而是两个方位——东南潮汕地区的“潮州筝”、“客家筝”和西北地区的“秦筝”。“东南”与“西北”虽然距离遥远,中间隔着中原大地和黄河、长江,但音乐中却有一种超过中原大地任何一个地方的内在、深刻、微妙的联系。尤其是音阶、音律,比如西北音乐中的“花音”和“苦音”,从秦腔、眉户到碗碗腔。西北其他的民族器乐演奏形式都有同样的音阶、调式,音阶中的fa比还原fa稍高,但是比升fa低;si比降si要高,但比本位si低。秦筝独特的“韵味”,除了像秦腔一样多有豪迈之气,主要是靠它特殊的音阶调式来体现的。

潮州筝与客家筝也是这样。潮州筝属于潮州音乐,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调式、独特的乐谱“二四谱”,还有着“轻三六”“重三六”“轻三重六”“活五”等不同调式构成的宫调系统。客家筝属于广东汉乐,旧称客家音乐。“客家人”是中国古代数次大迁徙中从黄河流域逐渐南迁的族系的统称,素以保留中原古代文化为荣傲。其音乐有“中州古调”“汉皋旧谱”之称,主要流行在粤东和闽西、赣南各县及海外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客家筝基本上可分为两种调式音阶,一种叫“硬线”,一种叫“软线”。“硬线”以5、6、1、2、3五声为骨干音,4、7两音为偏音,与潮州音乐中的“轻三六”调基本相同。“软线”则以5、7、1、2、4五声为骨干音,6、3两音为偏音,其中7、4两音与陕西音乐中的7、4一样,独具特色,通常称为“特性音”或“中立音”。由于筝的琴弦很长,弦下支撑弦的柱也较高,造成弦与筝面的距离较大,因此,左手按弦时可以用改变力度的办法改变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用不同的力度按压琴弦的时候,会造成音乐中很多音的变化、游移。音的微妙的升降不但能让听者感受到地域特色鲜明的不同风格,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姹紫嫣红、丰富多彩,还创造了中国音乐中最宝贵的“韵”。古筝音乐的美,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追求——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