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中秋夜》一诗,写得不同常调,别开境界。

此诗的佳处可能并不在诗人有多少超常的感发,也并非有多少精微的见解,而在于能发异声,自见胸怀。寻常中秋,多赏月兼而怀思,构想月魄光魂的普照,或思乡,或怀人者居多;但这里,质疑光照惠及的有限,以为千里之外当有风雨兼至的情形,给人以不同凡响的印象。

确实,此诗从艺术特色来说,似乎并不高明,但从给人以启思来说,却并非一般的诗作所能相比。本诗可贵之处,是诗人能够从眼前有限的时空场域脱开,推想目力所不能及的其他世界种种非常的状况。这当然是唐朝地域之广和人们生活经验之开阔所致。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现实生活基础,当此月夜朗朗,诗人并没有沉醉于小天地的感同身受与小我的逍遥自在,而是关怀天下,深怀忧虑,推想到朝廷普惠所难及之处的种种疾苦,自有一种非凡的胸襟和气度在。同时,诗人能从人人“皆言”的习俗或惯常之中,保持一份超然的冷静与独立,敢于在众人一言之中表达怀疑,并在可能的政治陷阱(稍不谨慎,即有可能违犯所谓皓月当空而“四海皆同”的一统意识)中,敢于直白表明自己的态度,确实需要胆量和智慧。有如当年,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李嗣真等三家死罪,则天皇帝下令诗人等审理该案。有办事大臣害怕获罪,屈从来氏诬奏。唯独诗人坚持正义不为枉滥,结果触犯旨意遭遇贬谪而不悔。今谓小小诗作中蕴含所谓智仁勇,并不过分。

当然,即使以今日眼光观之,此诗亦具备一定的复杂性思维。世上万物不能同全,而存在千差万别,所谓不以此代彼,不以偏概全,于世界观及方法论等,避免行事的盲目与盲从,亦不无裨益。

这首五言绝句,写中秋月圆之夜,仰望明月,不在赏月,而思及千里万里之外,在意“风雨”,在意“不同”,显现了诗人敏锐的察见和宏阔的思想。黄生《唐诗摘抄》说得好:“喻朝廷之上,不能毕照幽隐,则民不得其所者多矣。此诗自见宰相胸次。”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孤,事母以孝闻。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赵国公。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病逝。少有文辞。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称“文章四友”。有文集5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