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从问心境开始修炼
- 男频一篇及其混乱的小白文
- 异己皆非己
- 3984字
- 2024-10-17 11:20:06
如果你问他修炼应从何开始,他大概会回答道:
“论迹不论心,世人皆君子,论心不论迹,世间无完人”
没有人能够独自抗住自身心灵的考验,所以人性多变,世事无常,只有随着环境不断变化,适应、灵变,人才能承受住来自内心考验的压力,当压力突破人们的心理设防的低线,平衡被打破,人的行为意识便会失衡
这也是为什么他认为体修困难的原因,突破不了问心境这一关,修炼也就无从谈起,谈何修行
世间存在不同的困难,遇到坎坷和挣扎是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相较于不同的遭遇、境遇,面对的不同压力和磨难,人们不敢断言,换个角度来看,能否承受住异常的苦难和挑战,失败是固有的,对于其中的痛苦是真实的,但只有坚定活下去的生灵才能够承受地死亡带来的消磨,不断抗争和战胜自身的真实的苦痛
显然,修炼者要想抵达问心境,即是考验品性和意志的跨入修行的最基本一个境界,抵达到问心境只有活下去,才能思考生存的答案,乐观者固然能够直观面对自身;但对于悲观者而言,则相反,又为何不能适当得去规避这本不应该承受的苦难,水火尚且不相容,生死何故相与争,在地狱般的环境下存活下来了,才是本领,而不是乐观地佯作轻松般地逝去,生命因存在而珍贵,因消逝而可悲,因死亡而真实,因苦痛而艰难...
修炼之路,不仅是对灵力的追求,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每一个修士在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内心的挣扎时,都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他暗自思索,若要在这修真大陆立足,首先必须明白自身的局限与潜力。修炼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更是为了在磨难与挑战中,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无论是面对灵兽的袭击,还是宗门间的争斗,心中的坚韧与执念才是最为重要的。
“修炼的第一步,便是认清自己。”他只手紧握,对着自己轻声私语道
他抬头仰望天空,目光透过明星雨幻夜,似乎在回忆着自己曾经历过的艰难时刻。那时他也是一名普通的修士,怀揣着无数的梦想与渴望,却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中,逐渐领悟到了修行的真谛。
“曾经我也像他们一样,满怀信心地踏入修真之路。”他目光坚定,眼中闪烁着过往回忆的光芒
“当面对那些无情的考验时,片刻过后才会明白,心灵的修炼才是最为艰难的。”
修真者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唯有在绝境中,才能磨砺出真正的意志。许多人在面对挫折时,选择了放弃,而真正的强者,往往是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能勇敢站起,继续前行。
“想要突破问心境,首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他在和灵魂深处的自己自言自语道:“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在心灵的深处找到那份宁静。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境界,而在于内心的平和。”
他心中意识稍微有了一丝震动,似乎明白了一些“问心境”的含义。这不仅仅是一个修行的阶段,更是一个人内心的归宿。无论外界如何变幻,唯有内心的宁静,才能让人抵御风雨。
“在这条路上,将会遇到许多诱惑与挑战。”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有些人会为了权力而迷失自我,有些人会为了名利而放弃初心。唯有坚守信念,才能在这纷繁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他心中暗自发誓,绝不会让外界的喧嚣影响自己的修行。修真不仅是对灵力的追求,更是对心灵的探索。只有在内心的平和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
“若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学会忍耐与包容,修真者的心境,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考验与磨难,才能逐渐升华的。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新的机会,只有从中汲取教训,才能在未来的修行中不断进步。”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力量。每一次的挫折,都是其成长的契机。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都要勇敢面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修行的路上,不仅要有灵力的积累,更要有心灵的成长,唯有心灵的升华,才能让自己在修真之路上走得更加长远,更宽广。
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内心的信念。
“修真之路虽艰辛,只要相信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在修行中逐渐领悟其中的道理。每一次的失败与挫折,都是我成长的契机,我学会了在痛苦中寻找希望,在挫折中汲取力量。逐渐地,我的心灵开始变得愈发坚定,内心的宁静也在不断升华。
在宗门的修炼中,他曾经结识过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同面对修行中的困难与挑战,在每一个夜晚,围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与感悟,心灵的碰撞让彼此在修行的道路上愈加坚定。
在无数自问自答的同时,陈择先终于完全明白,何为问心境
“问心境是为对自身内心虚妄存在的精神考验,确立一种坚定地自我的信念,找到自身前进的方向”
由此才算是正式的修行...
虽然此前试验性地进行过许多次问心和潜用,他自己都无法理解问心的含义,在时间消散的同时,随着心境和对不同事物认知的变换,人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够迅速地认识纯粹的真我,但是却无法找到本我,逐渐忘记修炼开始最初的目的来自何处,他明白这是对一次意识和意念的深刻考验...
陈择先打开储物戒指查看,其中有云宗宗主交给他的宗门资源调度印章,临行时刻备着的一些衣物干粮、草药、补丹、自己还尙未完成的资源分布地图以及灵器灵气寻方樽等等,由于他给自己的设定就是一名具有练气基础的世家弟子,自行四处冒险游历,作为捕猎者,以猎杀妖兽换取宗门资源为主要职能,机缘非常使得自己恰好得到了宝物灵气寻方樽,自然而然地对各处的地理条件和资源情况十分了解,这一步步的棋局谋略看来,可以说这并不是靠自己多么天资聪颖、多么地异于常人,而是天意,将自己推到了这个高度
“从设定来看,自己的结局,无非就是回归宗门,成为云澜宗的宗门接班人,成为真传弟子,一步步稳固,谨慎,再谨慎,然后修炼成神,与天同寿...”
他学过一些基础的法术和禁咒,但是不是很熟练,最开始也是有些许疑惑其中原理来由的
但是用的愈加顺手,一刀一个之后,觉得实用便潜心专研学了一些
学习法术并不是为了变强或者凌驾于他人之上,而是,只有这样不断学习这个世界异常的种种修真的知识,自己才能达到理想中愿景追求的需要
他再次起身,试探地试了试小化水术和小避水术这两种法术,虽然此中灵气足够充沛,他还是不用全力运转法决,由心念决感应周围所见水汽分布,再通过念力驱使体内灵气将其凝结成水珠,再形成出自行想要构造的形状,这个过程及其短暂,就如言出法随一般,而咒语不过是为了方便记忆和驱动念力
水珠在半空中形成一个规整西瓜大小的圆形水球,悬浮于其方位大约身前半米,正对着陈择先的上方视线中
“成功了!”陈择先好似故知结局般淡然地欢呼道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法术,却要牵连到如此复杂的灵气转换驱使构造,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暗暗思考到,古人或许是已然知其原理,不论先前成功与否,通过总结了灵气的无数种在不同的场景下的使用方法应用,才能做到如此这般透彻简明
过去的人们是没有系统和修炼面板的,只有不停的探索和尝试,直至查明灵气的属性和来由,才能布施施展用于应用,著书明学,辅释图引,实践真知,这才不断流传万古
问心境的境界分为三层,分别为:初识问心境,浅明问心境,通达问心境,问心境圆满
反复的印证和探求古人留下来的功法秘籍正确与否,论证和解析其中缘由,方能稳固问心境的修行所得
他明白,此次修行重在潜心修行稳固修为,而非急于一时之功,故又尝试施展了小避水术
他念出咒语使得凝聚于前的水珠向自己袭来,随着灵力流经体内施展开来,在接触其的一瞬水珠就如破开的水气球一般猛烈的四散炸开,喷涌而出,在地表留下水流冲刷的痕迹
“真是好险,差点用在自己身上了”他感到一阵水汽喷张的隐形寒气在自己周围分散开来,隐约有些忌惮这法术的威力
对于先前的两种不同的法术,陈择先有了新的认识,小化水术是修行之中极为基础的法术,要像习得更高阶的法术,必然要学好小避水术,这是因为凝聚水汽的过程,就如体内感受经脉运转灵力的过程一样,通过同频共振的阵文法术操控体内的灵力,致使附近的灵力和气流产生类似的波动,但是要想随心所欲的使用此术,更需要充足的灵力储备及长期耐心的刻苦修炼,才能达到随心掌控,触类旁通的地步
修真大陆中事物属性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可以互相转换,互为克制,水生木,火生金,木得火,土铸金,水火衡,不同属性组成时需要利用到不同的特性,例如木得火,火生金,通过融化可燃物质来得到燃烧的烈火,通过熔炼坚固的矿物得到金属,再通过构造变换不同频率的万有引力的量子效应过程,来操控这些物质实体,对于灵力本身感应到的物质,就能够凭借术来操控,而超过感应范围极限的则不能施展咒术
修真的核心就是在世界灵气体量有限的前提下,根据术者本身特质不同的基础上,找到适合的咒印和书法,凭借灵器储备辅助和特殊的施术方法,探查世间本源和物质概念存在本质的修行真理
只有学会施法才能够了解如何破法,否则一旦前术维持不住,就会遭到反噬,摧残施术者本身,故而想要真正跨入修仙者的行列,必然要先过问心境这一关,只有尝试自身体会施术的过程和带来的直观反馈感应才能不断精进这个过程,增强灵力吐纳吸收的能力,进而淬炼身体,化为灵体与灵气融为一体
陈择先又何尝不知分清其中轻重缓急的道理,只是从基本需要上来看,百炼成真,想习得修行功法的凡人武者皆是自视甚高,刻苦修行,终得身体衰竭,自行反噬,不过若是不去切身尝试的话,便将会遗憾终生罢
“事物从来都不会轻易的以人本身的意识为转变,随意操纵,就如人本身对自己的认识和改造一样,天生的品性和气运,没有一样是其本身决定的,修行即是找到一种无关而相互影响操纵的方式来投射自身的意识”
这就是“无为转变”,纵容事物自身的变化,刻意去观察和促使它们之间互相的影响,发现其中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和稳定的结论,通过自然的无客观影响的方式来逐渐地掌握自然的基本事物的应用方法。
陈择先的首次习得小化水术还是来这世界之前,只是在其他异世界见过此类相似的设定,不过在练习数次后,在有拟界的安全保障和足够多的数据分析样本指导,学会此术并非不可能,不过自己首次用出此术还是不由得惊叹此术的伟大,不仅开创了全民修真的基本格局,而且促使修真界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