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的六维结构

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源于人们对一些心理病理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观察。因此,早期的完美主义研究者将完美主义看作消极的人格特质,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破坏性的人格结构。人格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位赋予完美主义积极意义的研究者。他指出,追求完美与生理的成长是相应的,是一种生活的内在需求。人类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始于“对卓越的健康追求”,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人格因素。长期以来,心理学界一直把塑造完美人格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研究者们也将完美主义看作一种稳定、持久的人格特质,涉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完美主义的测评工具有很多种,早期的测量工具一般是单维度的,主要测量自我取向完美,内容包括与个体获得成就的自我评价有关的项目。由于单维完美分量表十分简单,无法涵盖完美主义结构的内容,所以极少有研究使用这些量表报告。研究者们更倾向于使用多维完美评定量表,以保证测量结果更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弗洛斯特、休伊特等人提出了多维完美主义观点,认为完美主义是多维度的结构,既包括人际成分,也包括个人成分。弗洛斯特提出的六维度完美主义结构包括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和条理性,并以此编制了多维完美量表。其中,父母期望和父母批评两个维度探讨了完美主义的成因,实际上是在探讨重要他人对完美主义者的人际影响。

通常来讲,完美主义的高标准不是一件坏事,设定较高的目标,有利于促进个体获得成就。但是,当这些目标过高以致无法企及,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无法完成时,这些目标就很难让人感觉良好,这就是完美主义的弊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完美主义,我们来看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案例。

林峰是一个建筑设计师,由于职业需要,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比较高,养成了每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的习惯。对工作有高标准、高要求,这无可厚非,但是他本人的完美主义倾向加剧了这种循环,那就是仿佛永无止境,永远有更高的标准等着自己。这导致他每天都焦虑、紧张,经常会反复思考某个细节,控制不住地出现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完美主义曾让林峰在事业上突飞猛进,但现在却成了他的梦魇,让他每天都煎熬难耐,很是痛苦。

林峰的完美主义大概始于童年时期,年幼的他经常被教导要有志气,长大后努力成为成功人士。当他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给予他奖励,相应地,他成绩退步时也会受到惩罚。所以,林峰很早就以“必须成功”的信念去生活,成功就像他心仪的猎物一样让他不停地追逐。

不幸的是,工作和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挫折,比如方案通不过、项目停滞不前等都会给林峰带来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林峰读书时就有焦虑感,一直持续到现在,他也曾多次寻求治疗,被诊断为强迫症和焦虑症。他一直在积极治疗,但至今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案例中的完美主义就像一把双刃剑,让林峰一直处在两种极端的思维里,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惧。

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1.重新认识完美

完美不等于不犯错,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比如,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跌倒,我们不会指责他,因为小孩跌倒是正常的。同样地,成年人在生活中犯错也是正常的,是必然存在的,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修正它,而不是把错误当成世界末日。

2.学会善待自己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只关注成功的原因,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善待自己。我们要认识到,成功是生活给我们馈赠,被爱也是。我们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被否定,被放弃,所以放弃对完美的执念,从爱自己开始,放弃对完美的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