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奖惩

一旦这些原则被我们接受并建立起来,那么各种形式的奖励和惩罚自然就会消失。如果一个人拥有自由并可以进行自我约束,自然也会追求能真正激励和鞭策他的奖励。一旦内心充满力量与自由,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

我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例子。在儿童之家建立之初,我发现这里的老师并没有掌握关于自由和纪律的教育法则。其中有一位老师引起了我的注意,每当我不在场的时候,她便会擅自做主,采用旧的方法教育孩子。那天,我偶然地走进一间教室,发现班上那位最聪明的孩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希腊式大银质十字奖章,这个奖章是用一条精致的白色带子绑住的,特别显眼。教室里还有一个很显眼的孩子,他坐在最醒目的一把椅子上。显而易见,这两个孩子处于不同的境况,前者得到了奖励,后者受到了惩罚。然而当我进入教室后,那个老师再也没有对这两个孩子采取任何干预的行为。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继续观察。

接着我看到,那个得到奖励的孩子在教室里来来回回地走动,他欣喜地忙碌着,一会儿把自己桌子上的东西搬到老师的桌子上,一会儿又去搬动其他东西。在这期间,他都会经过那个受到了惩罚的孩子。在来回走动的过程中,稍不注意,这个得到奖励的孩子的十字奖章从脖子上滑落,掉在了地上。接着那个受罚的孩子跳下椅子,捡起奖章,他拎着白色的带子,翻来覆去地看着奖章,然后叫住他的伙伴,说道:“你的东西掉了!”这时,那个孩子转过身来,脸上满是不在乎的表情,他瞥了一眼奖章,用一种像是责怪别人打断了他的活动的不耐烦的口吻说:“它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受罚的孩子接着说道:“真的吗?既然这么不在意这个奖章,就让我戴一下吧!”得到奖励的孩子回答:“可以,你戴吧!”他好像是在说:“别再打扰我了!”

受罚的孩子仔细地将绑住奖章的白色带子整理整齐,然后郑重地把奖章挂在自己的胸前。接着,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准备好好地欣赏这枚奖章。只见他把手放在椅子的把手上,心满意足地坐在椅子上,显得非常开心。这个情况发生得比较突然,却也似乎在情理之中。尽管这枚奖章让那个受罚的孩子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但对于那个原本得到奖励的孩子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一天,一位女士来到另外一所儿童之家参观。这位女士十分欣赏那里的孩子。她将自己带来的一个盒子打开,从里面取出系有红色缎带闪闪发亮的奖章,然后将这些奖章拿给孩子们,并说:“这些奖章是给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的。但是我会先将它们交给你们的老师,然后由老师发给你们。”

对此,我没有发表言论,只是让老师把盒子接了过来,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方法来说教这位来访者。

就在这时,一个先前安静坐在课桌边,看着颇为聪明的4岁小男孩大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皱着眉头,一声接一声地喊道:“不要给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我们从这个小男孩身上得到了很有益的启发!他已经知道自己是这个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但他不需要这种奖励,他不希望大家因为奖励而受到伤害。只是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能根据自己是男孩子这一特点,拒绝接受那位女士的奖章。

很多孩子喜欢干扰别人却不注意纠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会请医生来对其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会让他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这样他就没有办法干扰别人。我们会让他舒服地坐在扶手椅上,教室里其他伙伴的活动他都可以看见;同时,我们也会给他最喜欢玩的玩具,让他可以玩游戏。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停止自己之前的错误行为。对他来说,看到其他伙伴的活动情况,是比老师无论说什么都更有效果的直观教育。他会希望成为教室里其他伙伴中的一员,为此,他将改正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孩子,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教育,使他们改变行为,进而学会遵守纪律。就像孩子生病了应当受到特殊照顾一样,当孩子被孤立时也应当受到特殊的照顾。每当我走进教室,发现有被孤立的孩子,我首先就会直接走向他,向他嘘寒问暖,关心他。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孩子,我当然不知道他们的内心究竟经历了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样的纪律教育,他们都发生了好的改变,而且这种良好的趋势会稳定持久地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