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中国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与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结好二十年的历程中,“中国年”已经在班达伯格市生根开花结果了。未来,南宁市可否借“中国年”平台,向澳大利亚人民传递中国文化背后的价值观,以此加深两国的民心相通?

春节,中国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节日。早在殷商时期就形成了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开始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驱避猛兽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春节习俗中,大家喜闻乐见的火光(灯火守夜)、爆炸声(爆竹)、红色挂件(春联、门符)都与辟邪驱魔有关。随着古人逐渐从原始社会走进安定成熟的农业社会,驱兽辟邪也让位于吉祥喜庆。合家团圆(年夜饭)、互道吉祥(拜年)的习俗也就流行起来。

浓浓的亲情、欢乐的氛围和丰富的庆祝活动使得中国春节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喜爱。在万里之外的南半球大陆——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过“中国年”了。

友城牵手“中国年”

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与中国春节的缘分还要从它与广西南宁市建立友好城市说起。班达伯格市和南宁市各处南北纬23度附近,虽说远隔万里,但因为气候相近,且有着共同的“甜蜜事业”——糖业,而于20世纪90年代结缘。经过频繁的人员互访交流,特别是制糖业的合作,两市于1998年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2018年是南宁市和班达伯格市建立友好城市20周年。2月15日是农历大年三十,也是中国人合家团圆的日子。南宁市和班达伯格市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班达伯格市议会中心广场举行20周年庆的开幕式。开幕式前有舞狮舞龙表演,还有杂技、魔术、唱歌、舞蹈、乐器演奏等活动。

徐华,在班达伯格生活十多年了,为班达伯格市政府和南宁市举办的活动担任主持人和翻译。徐华陪同杰克·邓普西市长连续接待了两批客人,一批是远道而来、共同组织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南宁市代表团,一批是昆士兰州文化事务部部长斯特林·辛克利夫一行。朱迪丝议员是活动的主持人,早早就已到位,一遍又一遍地用高声喇叭向大家介绍活动和参与办法。邓普西市长带着南宁市代表团和州部长在人群中穿梭参观。人群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树上墙上路灯杆上挂满了红灯笼与红福字,市政府广场的空地上还摆上了一只巨大的充气狗,好像是提醒大家别忘了2018年是“旺旺”的狗年。

“中国年”舞狮舞龙表演

市长带领参观的线路终点设在市政厅对面的空地。伴随着“咚咚隆咚锵”的鼓声,一条金龙和一支五彩斑斓的舞狮队伍正欢天喜地地腾挪跳跃,瞬间就把市民聚拢到一起。

舞狮舞龙表演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全国各地都有舞狮舞龙的习俗。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所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同样,人们也喜欢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舞龙已成为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

舞狮舞龙的击鼓者是有着华人面孔的长者James,已八十高龄,但精神矍铄,腰杆笔直,是舞龙队元老级人物。上场舞龙舞狮的,估计全是他的徒孙。鼓手是舞龙舞狮队的重要角色。大家的步伐是否一致,舞动的气氛是否欢快,都离不开鼓手的鼓点调动。James从班达伯格2006年第一次举办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就参与舞龙舞狮。龙狮道具是当地华人募捐买的,队员由当地几名业余的热心华人自发报名组成。让James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年表演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本地年轻人想要学习舞龙舞狮。于是James开始到班达伯格警民青年俱乐部担任教练。

2012年,南宁市政府向班达伯格市赠送了一整套全新道具。现在的龙狮队伍,不但有龙狮,连领头的大头娃娃道具都配齐了,随时可以上场秀一把原汁原味的舞龙舞狮表演。若不是看到队伍中大部分是高鼻梁金发碧眼的队员,你不会想到这是在澳大利亚的表演。当天的舞龙和国内还有一个特别不同的地方,就是负责执龙珠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姑娘。金龙在她龙珠的引导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入海破浪,姑娘的脸上很快挂满晶莹的汗珠。舞狮队也不甘示弱,担任主力的是几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子。年纪虽小,但技艺不输给舞龙队。舞到精彩处,观众们不时发出阵阵掌声,特别是看到从舞狮道具里伸出的居然是几个娃娃的调皮笑脸时,观众们的叫好声更是此起彼伏。

虽然市民们意犹未尽,但为开幕式热身的龙狮表演很快结束,接下来请部长、市长和南宁代表团团长给龙点睛。翻译时,徐华把这一传统的点睛仪式译为“唤醒”。当蘸着朱砂的毛笔落在龙额的那一瞬间,似乎整个南半球的天空都随即点亮。

浓浓的南半球年味

接下来,徐华陪市长一行来到Moncrieff艺术剧场,与市民们一起观看南宁市艺术团的表演,杂技、魔术、民歌……充满东方文化的魅力。

徐华不禁感慨:十多年前她就开始为班达伯格市举办中国春节庆祝奔走张罗,第一次活动担任主持人的也是她。只是当时在中心公园简单地圈出一块空地,连个正式的舞台都没有。坚持了两三年,班达伯格市议会决定扩大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规模。活动也受到南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派出专业的演出团参与。全市议员与市民都热情参与,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朋友甚至从周边城市赶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朋友因此了解和爱上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

班达伯格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已形成每年一届的常态,其规模和影响力也持续提升,跃升为每年最受班达伯格市民重视的节庆。而当年的露天马路演出也上升到在市中心剧场由南宁市演出团主场演出,配套在市中心主干道沿线举办全天的中国春节系列庆祝活动(包括中国电视节目观赏、舞龙舞狮、中国工艺品展销、中国美食、花灯巡游、燃放烟花等)。精明的商人也在剧场边搭起了中国美食档和各式中国商品展销摊位。狗年的生肖玩偶似乎特别深得人心,很快就售罄了。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穿着五颜六色的中国旗袍,手里攥着红色小卡片,满街笑着跑着,争着参加各个活动。

而在班达伯格的另一端,原本静谧的美术馆内人头攒动,大家都踮着脚挤进人群欣赏来自南宁市的摄影作品展,这是另一场特别策划的班达伯格—南宁摄影作品展,展览名字就叫“南北纬23度”。许多前来观赏的市民都瞪着好奇的双眼,试图从这些定格的画面里,了解感受他们没见过的风景、人物和生活。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来自南宁的元素,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看似遥远又近在咫尺,看似古老又飞速发展,看似陌生又温情包容。

中国庙会现场

就在中国年活动热闹纷繁时,扩音器中传出“GONG–SHE–FAR–CHAI”(普通话“恭喜发财”)和“GUNG–HEY–FA–CHOY”(粤语“恭喜发财”),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州文化事务部部长斯特林·辛克利夫兴奋地说:“全班达伯格市的中国春节气氛浓厚,体现了澳大利亚与中国深厚的友谊,特别是中澳两国姐妹城市的深情厚谊。昆士兰州政府为班达伯格市举办的中国春节活动深感自豪。因为它为建设一个包容、和谐的社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夜幕缓缓降临,华灯初上,精彩的烟花晚会和花灯巡游就要开始了。徐华带着孩子,提着用代表中国传统的宣纸和竹篾扎出的澳大利亚班达伯格最具特色的肥大螃蟹和海龟花灯,穿梭在欢乐的人群中……

“中国年”的累累硕果

一整天的庆祝活动即将到达尾声,但作为20年来班达伯格市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徐华明白,这场春节庆祝活动是不会落幕的。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班达伯格市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已从单纯的文化演出转为中华“文化走亲”、推动多领域交流的绝佳平台。两市政府常借助每年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来开展一系列经贸、教育、文化、园林领域的人员交流,借助热闹祥和的节日氛围,有效推进了多领域的交流活动,从而带动两市的友谊朝着更有活力、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

2016年活动期间,两市确定落实了班达伯格市“南宁园”的修缮提升方案。班达伯格“南宁园”是为纪念两市友谊于2006年由当地侨领侨商出资修建,两年后建成。2013年班达伯格市遭遇50年不遇的洪灾,“南宁园”被洪水严重毁坏。2016年,南宁市决定与班达伯格市共同修缮提升“南宁园”。借南宁市派团参加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之机对接落实了“南宁园”设计和建造细节问题。

2018年,两市政府通过前期密切的联络,成功促成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与班达伯格市圣卢克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两校代表在中国春节庆祝活动期间于班达伯格市会面、座谈并签署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协议书。至此,两市的姐妹学校已完全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全体系,为两市日后开展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两市代表团在“南宁园”

凭借此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班达伯格市和南宁市两次荣获澳大利亚全国友好城市委员会颁发的“友好城市城市新闻媒体最佳宣传奖”,2015年又荣获澳大利亚全国友协颁发的最高奖——综合奖。时任班达伯格市长摩尔·弗曼接受采访时表示:“荣获此项全国大奖,是对班达伯格市与南宁市友好关系的最好褒奖。我们提交的申请材料展示了班达伯格市与南宁市在教育、旅游、农业及航空等方面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近年来,双方开展了越来越多卓有成效的互访,为班达伯格大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南宁也荣获了中国全国友协的类似奖项。这表明班达伯格与南宁的友好关系是独一无二的。”

由班达伯格市举办、南宁市积极参与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共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南宁和班达伯格两个城市来说,虽然地处南北半球相距万里,两市人民文化教育背景不同,20年来却依然保持良好的友谊,使得中华文化的种子能很自然地在南半球生根发芽。这使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定要讲好中国故事。这样的中国故事,我们不但会继续讲下去,还要越讲越好。

供 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 熊伟

专家点评

《南半球的“中国年”》这个案例极具现场感地再现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班达伯格市连续举办了十几年的“中国年”,概述了20年来两个友好城市之间开展的各类交流与合作。这对友好城市的深度合作为城市外交提供了参考范例。

公共外交是多元主体参与、重在关系建构的全民外交。从行政管理范围看,国家、省、市是不同层级的主体,而城市是一个国家数量最多的行政主体,因此,城市作为公共外交行为主体有助于国家公共外交顶层设计的落地、生根、发芽,有助于更广范围与各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交流与合作关系、加深民众间的情谊。

中外城市间的共性为两城提供了共同话语、共同兴趣、共同合作的基础,可以作为友好城市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依托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开展民俗外交(红灯笼、舞狮、舞龙、春联、花灯巡游、燃放烟花等)、美食外交(各种中国美食)、文化艺术外交(文艺演出、摄影展、工艺品展销等)等多种公共外交模式汇成精彩纷呈的交响乐,是南宁市和班达伯格市20年友好城市交往中最喜庆、最欢乐、最闪亮、最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的部分。同时,依托重要传统节日开展节庆外交不仅是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文化元素与中国价值观,更有助于唤起华人华侨的乡愁,开展侨务外交。80岁华人长者James 的击鼓情景、活跃在舞龙舞狮队伍里的金发碧眼姑娘和小伙子们都令活动参加者动容。当地年轻人积极参与舞龙舞狮,更是他们对活态传承与体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贡献。

面向未来,或许可以设计两城家庭结对成为友好家庭,并在当地过中国年,让友好家庭团圆,让外国友人体验家人团圆是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或许,可以把澳大利亚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搬到南宁,形成两国双向节日外交的氛围。已成规模、成体系的南宁市和班达伯格市的交流与合作还将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钟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