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与总体发展思路

1.“十一五”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央明确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2.“十一五”奋斗目标

到2010年,初步建成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造就一批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催生一批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全校多数学科居国内一流水平,其中若干学科居国际先进水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2021年远景目标

把厦门大学建成太平洋西海岸的一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继续奋斗。

4.总体发展思路

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机遇,承传“止于至善”的优良办学传统,弘扬厦门大学特有的“四种精神”,发挥“侨、台、特、海”的区位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点突破战略、交叉集成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构筑与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大学制度,培养优质人才,创造优质成果,提供优质社会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突出贡献。

5.主要发展指标

本科生规模的增长点主要在医学和工学等社会需求量大、应用性强的学科领域;充分挖掘我校强大的科研潜能,增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扩大博士生规模;硕士生重点在调整结构,要实行分类培养,从市场需求来看,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教育前景广阔,加快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留学生中学历生的比例。

2004年我校到账的科技经费在有列入统计的60所直属高校中位居47位;“十五”期间,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只有一项,形势逼人;我校在“211工程”“985工程”等学科和科研平台基地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在“创新群体”和“创新团队”建设上也有了新的增长点。

2004年国家科研经费支出为历史最高;“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强自主创新,科技投入将大大增加,“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在国家科技投入的大盘子中,争取到更多的份额。

“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年增长保持20%,力争2010年科研经费总量突破4亿元;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高新技术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重大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文科被CSSCI等收录论文数保持全国高校前十名;理科被SCI、EI、ISTP收录论文总数年增长不低于30%,力争每年都有NatureScience等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

《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专题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学科型重点实验室达到300个;建设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建和完善100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0家;形成面向社会创新活动的公共服务网络。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提出,“十一五”期间建议投入40亿元,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重大技术与装备。厦门大学要紧紧瞄准国家的目标和需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力争在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求我们的科研和科技工作还应当面向企业主战场,做好社会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成1—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基地),5—10个部省市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基地);力争培育出3—5家学校参股或控股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10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到2010年科技产业对学校科研经费贡献率达到15%;积极推动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入园企业达200家以上,研发与中介机构100家以上,孵化项目300个以上。

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数量、覆盖面和整体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4—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1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到2010年,所有基础学科、大部分应用类学科都具有培养博士生的能力,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备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能力。

到2010年,队伍规模5000人左右,其中全职教师2800—3000人;平均每年新聘全职教师200人左右,全校师生比控制在1∶15以内(“十五”期间共新聘865人,平均每年173人);到2010年,全职聘用的实验、工程技术和图书资料等技术支撑队伍规模力争达到1500人左右,其中80%左右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0%以上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全校职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教职工总数的16%左右,校部党政机构职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教职工总数的8%左右。

学校与20—30所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一流大学建立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每个学院新增与两所以上的国(境)外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科研机构或若干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建立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大部分学院新增若干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每年举办30—50次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