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勒规则的提出

泰勒(1993)通过对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货币政策实践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继而他认为,货币当局应当以调整真实利率为目的来操作货币政策。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i是联邦基金短期名义利率目标值,r是均衡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πt代表通货膨胀率,π是短期目标通胀率,(q-q)是产出缺口。泰勒将均衡实际利率和目标通胀率设为2%,通胀反应系数和产出缺口反应系数均设定为0.5,因此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体现了货币政策规则的两个重要特征: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它规定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反应大于1∶1。这种特性被称为“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Woodford, 2001)。在大多数现有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必须满足这一条件(或它的变体),才能获得唯一稳定的理性预期(参见Woodford于2003年的完整讨论)。这一原则背后的基本逻辑是很清楚的:当通货膨胀上升时,货币政策需要提高实际利率,以缓解经济增长和降低通胀压力。具体来看,将式(2-4)中的参数rπ组成一个常数项μ=rππ,得到如下方程:

如果(1+θπ)<1,则表明名义利率上升的幅度小于通货膨胀上升的幅度,这将使实际利率不升反降,从而加剧通货膨胀,是不稳定的货币政策。根据泰勒对通胀和反应系数的假设,即均为0.5,以及假设均衡实际利率和通胀目标均为2%,得出以下方程:

可见,稳定性货币政策要求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超过通胀上涨幅度,只有实际利率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而提高,货币政策当局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这与Wicksell(1898)提出的自然利率(中性利率)和经济均衡条件的思想是一致的。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货币政策“逆风而行”,即当实际GDP高于潜在GDP时,货币政策的反应是将利率提高一个特定的数额;当实际GDP低于潜在GDP时,货币政策的反应则是将利率降低相同的数额。通过这种方式,货币政策使经济回到目标通胀和潜在产出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