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人生“梦-家-路”
- 姚鸿昌
- 12588字
- 2022-07-29 14:36:55
一、赴美印象深,天涯易比邻
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数学家,20岁时因在《科学》杂志发表卓有建树的论文轰动数学界,并很快进入清华大学工作。他访问过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并曾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回国后短短几年,已是研究成果累累。他主要从事解析数学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多复变函数论等领域的研究,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培养出王元、陈景润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1984年,华罗庚应邀到美国讲学研究,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赋诗一首表示欢迎并抒发其思念之情: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华罗庚在复信时,将诗改为:
参商本一体,误作两道光。
海内存知己,天涯易比邻。
这是借物抒情,除了表达他此番美国之行的感受外,也讲了科学道理。在古代,人们误认为参与商是两颗星,而现代科学已证明,参商实际是一颗星。后两句是说,在科学技术,尤其是航天技术发达的今天,知己者即使彼此在天之涯、海之角,也非常容易相见,他以祖国“家人”的身份欢迎这些留美“家人”常回“家”看看,因为“家”是幸福人生的起点。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奋斗便能获得美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如今,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人成为美国公民,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地点。然而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社会问题的凸显,很多人心中的“美国梦”正在破碎。
许多中国人抱着向西方人学习的心态走进美国,学习和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回国后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他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时以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和中国文化,成为中西文化融合、促进人类进步的杰出人才。他们中的突出代表有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
如今,国际化人才时代已经来临,全球化脚步正在加快整个世界的变革。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世界和谐的重要选择。把孩子送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去留学,已经成为国际化时代的一股潮流。然而,家长和孩子的寻梦之旅会顺利吗?他们的“西方梦”能够圆满实现吗?
每一个人都是一张文化名片,如何展示就看自己有没有“植根”文化底蕴,有没有“家”(家文化)这个基础。有“家”的人,“根”扎得深,“梦”圆得满。莘莘学子正是在与祖国命运的同行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了卓越贡献。而没“家”的人就如同水中的浮萍,无处扎根,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心似浮萍,漂泊流浪,却还不放弃那遥遥无期的寻觅。一个人没有“家”,没有可以让自己驻足的地方安顿自己的灵魂,是难有幸福可言的。走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路,到头来有可能是空梦一场。因此,我们发现,一些人的“西方梦”正在面临着尴尬和危机。
有人说,美国是天堂,人人都可以圆梦,只要努力,个个都能成功;美国有数不清的机会让你快乐生活,享受人生;美国的教育非常好,福利也非常好,美国是幸福的乐园。
有人说,美国是地狱,人人都有巨大的生存压力,稍一放松,就会掉进贫困的陷阱。美国治安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枪击案中丧命,美国是痛苦的深渊。
美国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有丰厚的国内外资源供美国人享用。美国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优越的教育文化资源,这使得全世界许多人想去那里“淘金”,去那里学习,去那里参观旅游。
在亲友的邀请和帮助下,我们的美国之旅也拉开了序幕,为了让5岁的小外孙乐乐也能开阔眼界,他成了我们这次美国之行最亲密的小伴侣。
几个月的探寻之旅,让我们获得了体验,开了眼界,与美国人拉近了距离。
正是:赴美开眼界,天涯易比邻。
(一)巴尔的摩“不太远”
我们美国之旅的第一个落脚城市是巴尔的摩(Baltimore)。巴尔的摩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海港城市,离华盛顿很近。我们乘坐的飞机是从北京出发,直飞华盛顿的。上飞机后,我们就看到乘坐此次航班的大部分乘客是外国人,后来才发现,在后舱位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中国乘客,听说他们有的是去美国旅游,有的是带着孩子到美国上学,还有的是探望在美国生活的亲戚。飞机很快进入夜间航行,两位美国空姐推着饮料车走过来。我要了一杯苹果汁,忘记说“no ice(不加冰)”,结果杯子里放了一堆冰块,喝起来冰得牙疼。爱妻想要热开水,却得到了一杯凉水,由于她胃口不好,不习惯喝凉水,我只得冲着空姐重复地说着:“ hot water(热水)。”可飞机上似乎没有热水,我的要求被这位漂亮的空姐拒绝了,但我还是不甘心。走到机舱后部,我突然发现一位乘客正在喝热咖啡,这说明飞机上一定有热水。于是我把自己的水杯举起来,向一位空姐说:“I’m sorry to bother you. I want a cup of hot water(很抱歉打扰您,我想要一杯热水)。”我不知道是否表达清楚我的意思,但这位空姐很快打开一个热水龙头给我倒了一杯。我慌忙向她道谢,她笑着说了一句:“You’re welcome(不客气)。”看来我成了这架飞机上唯一喝上了热水的人。
餐后,我靠在椅背上,很快睡着了。要不是听到广播声,我以为我仍在中国,哪想到飞机即将在华盛顿降落了。看来美国并不远,睡个觉就能到。
飞机到了华盛顿。入境人员分成两组,分别排队。一组是美国人,一组是外籍人。美国人那边排队人少,入境很快,可外籍人这边人数多了几倍,入境速度明显变慢,耽误了近两个小时。这让在外边等候我们的接站人员着急了。轮到我们办手续时,入境官的语速太快,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直到他不耐烦地在纸条上写了个单词“mooncake(月饼)”,我才知道他问我是不是带了月饼。由于这位入境官指着单词时按住了后面几个字母,我竟然以为这位入境官在开玩笑,问我是不是带了月亮。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的问题,迟疑地站在那里,心想:我带月亮干什么呢?这位入境官真有意思。这一迟疑可好,入境官在我的表格上画了一个大大的A字,才给我盖章放行。我以为可算过关了,取好行李,直奔出口,哪想到又被强行拦住,非让我们到A口去重新安检。我这时才明白,入境官怀疑我们带了月饼。我明确地告诉他我们没有带,安检人员还是一个包又一个包地重新检查,发现确实没问题,才放我们过去。
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并不远,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聊天中很快度过。让我们惊讶的是睡了一夜觉,到这里还是夜间,虽然知道有时差,却不情愿接受这个现实,没办法,只好继续睡觉。
巴尔的摩是我们入住的城市。从这里开始,我们正式踏上了美国之旅。
我们的第一顿饭是在餐馆吃的。那是一顿西餐,看着一个个美国人挺着滚圆的大肚子吃得那么香,我也试着吃了一口,没想到咽不下去,或许是油大脂肪高,或许是真的没胃口。看来这钱是白花了。第二顿只好去吃麦当劳,因为在国内吃过麦当劳,比起其他食物还能吃下去。然而想不到的是,这麦当劳吃起来和在国内吃的也不一样,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让我很难下咽。看来我在国内吃的麦当劳是中国特色的麦当劳,和这儿的不一样。
好在爱妻是位厨艺高手,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在公寓里自己做饭菜吃,再也不去享受吃不惯的西餐了。
在美国,想买东西自己做饭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去超市转一圈,什么都可以买到。美国超市的东西种类多,量大,价格低。在美国还有亚洲超市,中国商品多,还不用说英语;韩国超市里商品有特色,还可以品尝。有了做饭菜的材料,爱妻就能做出一手好饭菜,周围的中国朋友也都跑来品尝。一位留学生一边夹着饺子往嘴里塞,一边高兴地喊着:“好久没吃到家乡的饭了,真好吃。这回我又有家了!”
从巴尔的摩看美国,最大的感受是环境好,尴尬也不少。生活在绿色美城几个月,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浏览着美丽的街景,时不时的雨水冲刷,让本来绿色的美城增加了几分清新。人们似乎很少患感冒,连我这个经常患感冒的病体也似乎与感冒绝缘了。此时此刻,你才真正体会到清新的空气对人的健康是多么重要。
然而,让我最受困扰的却是睡觉。我这位容易失眠的人最怕夜里突然被吵醒。一旦被吵醒,恐怕再也难睡着。可入住的头一天,就被夜行的警车吵醒了。等到警车过去,渐入梦乡之时,一个奇怪的声音又出现了,打开灯一看,竟然是一只大老鼠在屋内游荡。
第二天和朋友说,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别看美国的房屋外墙是砖,里面却大量使用木结构。看来美国木材资源丰富,舍得用这么多的木材搞建筑。可这木头最易招老鼠咬,屋里进老鼠就在所难免了。
对于外孙乐乐来说,来到美国,一切都是新鲜的。孩子的奇思妙想似乎一下子多起来。尽管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和说法有些让我莫名其妙,但我还是静静地听着他“吹牛”。我发现,他比在国内话多了。
巴尔的摩是美国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主要海港之一。巴尔的摩市名字来源于马里兰州地区封地的所有者—巴尔的摩男爵。本地的早期发展与海运和制糖业密切相关。巴尔的摩市区面积207平方千米,人口225万,非裔占55%。
巴尔的摩美丽的风景令人感到闲适,周围的巴尔的摩人无欲无求,只相信“上帝保佑”。这里有码头,也有贫民窟。
在巴尔的摩,最著名的大学要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了。这是一所世界排名第十一,全美排名第十的著名研究型私立大学,尤以医学、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国际关系及艺术等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世界,这里先后有37人获得诺贝尔奖。整个校园占地面积140英亩(56.7万平方米),四处古树环抱,绿草如茵。校内建筑以19世纪典型学院派风格的红砖建筑为主。校园里四通八达的小路把各幢大楼连成一片,宁静安谧,人文气息浓郁,素有巴尔的摩“精神首府”的雅称。
坐落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旁边的艺术博物馆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参观。我们足足在里面转了两个多小时,外孙仍然有些恋恋不舍。之后每次散步到那里,他总要求再进去一次。那一天,他带上相机,拍了一张照片让我看。从照片上,我看出是馆内一件特殊的展品——艺术椅。这个椅子确实有特色:椅背以竹节支撑,椅背支撑着的上方是一块被咬了一口的西瓜造型,孩子们见了都有些垂涎欲滴。椅腿短小粗壮,让人坐上去感觉很稳。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把椅子还有“脚”,脚上还穿了一双漂亮的鞋子,与椅腿形成完美的结合,让椅子似乎有了人性。乐乐最关注的就是这双鞋子,无意中伸手去摸了一下,但很快又缩了回来。在他看来,要是这把椅子能穿上鞋,就可以和他一起跑、一起玩,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美国不仅生态环境好,人文环境也不错。人们见面打招呼,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孩子们无论肤色有多大差异,都能玩到一块儿。只要一出门,嘴边就常说“Thank you(谢谢)”“ You’re welcome(不客气)”。
公寓里住着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人,进进出出中,人们总是不时回头看一看后面是否还有人要进出门,一旦有人随后,前面的人总要扶着打开的门等候一会儿,直到后面没有人再经过,其实在国内我已有这样的习惯。在美国,人的独立意识很强,即使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也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你随手帮助他人,他可能会认为你不尊重他。据说有一个好心的中国人看到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过马路,就直接去搀着老太太的胳膊帮助她。哪想到老太太却非常生气地用拐杖打了那个热心人。因此,如果某个老人看上去确实需要帮忙,你也最好先礼貌地问问对方是否需要。就像此时此刻,我扶着门等待一位老人通过。老人过来后,自己去扶门,示意我可以走了,并客气地说了一句“Thank you”。我当然也要回复一句“不客气”了。由于来之前我只知道“不客气”的英文是“Not at all”,就随口说了出来。哪想到这位老人奇怪地瞪了我一眼。他好像在说:“不就是给我扶了一下门嘛,至于那么显摆吗?”正在这时,旁边一位和我相向而行的小伙也因给他人扶门而接受道谢,听他随口说了一句“ You’re welcome”,我才慌忙改了说法,也向老人道了一句“ You’re welcome”。
美国人确实很热情,随便你走到哪儿,迎面过来的美国人往往都是面带笑容。他们会主动向你打招呼,你的简单回复也会让他们很高兴。
一位环卫工正在用机器清理街道上的落叶,看到我们过来,很快停止了操作,微笑着示意我们先过去。伴随着我们的“Thank you”,得到的回复是“ You’re welcome”。
外孙有幸获得去学校学习的机会。第一天送他去学校,看到那么多肤色不同的外国小孩儿坐在教室里,一下子把他吓哭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陌生的环境,他心中似乎充满了恐惧,坚持不让我们离开,可我们还是鼓励他留下。看到老师微笑的面孔,看到一个个美国小孩儿向他打招呼,我们才放心地离开。然而在我们离开之后,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们震惊的事。
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美国非裔孩子走到外孙乐乐面前,冲着他叽里呱啦说了一阵,可是乐乐一句英文不会说,站在那儿不知所措。这个非裔孩子竟然抡起拳头打了乐乐,乐乐吓得大哭起来。他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这个非裔同学。后来麦哲老师把乐乐带到了一个圆桌子前坐下,知道乐乐不会讲英语,特意请学校安排了博格老师帮助他适应环境。
几天之后,我们随孩子参加学校的农场参观活动。家长们见面,互相打着招呼,气氛十分融洽。当我得知对面一个高个子男人是那个非裔孩子的父亲时,便主动向他打招呼。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位家长不像其他家长那么热情,只是冷淡地敷衍了一句,就回过头去了。我本来是想结识一下这个打人孩子的爸爸,探究一下孩子打人的原因。没承想这位家长早有准备,这让我有些遗憾。其实,我不会计较孩子被打,只是出于友好与好奇,主动和他寒暄了几句,告诉他我们从中国来,刚到美国,希望向他们学习。然而,这位家长却摆起了架子,他自傲地站在那里,目光斜视,爱搭不理。这让我有些恼火。
后来,这个非裔孩子竟然和我外孙和好了。两个人一起玩,还成了好朋友。孩子的天真无邪让我感动。此后见面,无论是孩子的父亲还是母亲,我们还是会互相打招呼的。但要想深入沟通,不仅有语言障碍,也有文化的障碍。
一位已经入美国国籍多年的华人对我说:“美国人很热情,但是要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并不是易事。”他告诉我,有些人以为到了美国,办了绿卡,或有了美国国籍,就可以和美国人一样了。其实,在文化上、心理上还会有很多冲突。即使你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你仍然感到离家很远。这种乡愁、这种落叶归根的想法,时时都在困扰着你。这里似乎并不是你的家。我笑着对他说:“我们的家都在中国。巴尔的摩离家并不远,睡一觉的时间就能到家。”他也笑了,说:“我一定常回家看看。”
最后,我将我在美国的生活和对美国的感受总结成下面这些话:
美国挺难进,真进去了也不难;(入境时间比较长,数月生活还方便)
美国环境好,环境尴尬也不少;(绿色美城感冒少,警车夜响老鼠扰)
美国交通棒,出行乘车不赶趟;(严守交规事故少,乘车不便选步行)
美国很安全,最好夜晚少出门;(住宅不见防盗网,惊闻昨夜枪击案)
美国东西多,用品常见中国造;(吃的用的都齐全,用品难寻原装货)
美国很发达,观察视角不一样;(城建交通发展早,建筑之中有特色)
美国人热情,要想真正融入难;(见面谢谢不客气,沟通常遇文化墙)
美国重教育,孩子成长多自由;(孩子普遍爱上学,提升能力做美梦)
美国华裔多,各有各的难念经;(华裔前后左右思,美国圆梦教子难)
美国文化强,文化融合见曙光。(强势文化是主导,文化融合有契机)
(二)姐姐想回家
公寓里住着不少华人,见面多了,也都认识了。由于从同一个国家来,大家都显得很亲近,不时有机会聊一聊天。
这是一个华人家庭的故事,同为一母所生的孩子,只是因为早期生活的家文化环境不同,人生状态竟然大不一样。
惠生、梦真夫妇俩怀揣梦想到美国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还办了绿卡。离开中国时他们把女儿晓美留给了奶奶照看。几年后,他们在美国又生了一个女儿晓丽。如今,他们在美国已经安顿下来,决定把大女儿晓美接过来一起住,让她和亲人团聚。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大女儿过来后不断与小女儿发生冲突,动不动就欺负小女儿。生活上用的、吃的,大女儿都要和小女儿争抢,气得梦真不断发火,大女儿却不以为然,还不断与妈妈作对。一旦妈妈批评她,她就会哭着说:“我想回家。”妈妈说:“这不就是你的家吗?”而她却说:“我的家在中国。我要找奶奶。”
我见到梦真的两个女儿时发现,大女儿晓美表情阴郁,眼睛里闪着凶巴巴的神情,漂亮的脸蛋似乎布满了乌云。小女儿晓丽却一脸阳光灿烂,话语甜美让人着实喜欢。为什么她们这么不一样?原来,她们的家文化背景不一样。虽然同样是一个母亲所生,但因为出生后三年内的生活环境不同,出现两种结果。大女儿在“奶奶文化”中成长,奶奶的过度宠爱使孙女变得自我意识极强,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冲奶奶发火。奶奶爱孙女如珍宝,哪敢向孙女说一句不高兴的话。就这样,孙女变得越来越不可一世。小女儿从小跟着妈妈。这位妈妈不仅爱孩子,还有爱孩子的智慧。她和丈夫经常一起带着孩子去做公益,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她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在孩子的欢笑与哭泣中唤醒了孩子的情感智慧。她带着孩子与其他人一起活动,让孩子有了和他人互动成长、共同发展的机会。
孩子变得积极、热情、富有情趣。
显然,两个亲生女儿由于最初的生活环境不同,发生了文化冲突。那么,如何协调好“奶奶文化”与“妈妈文化”的关系呢?
作为母亲的梦真还是十分努力的。由于她经常看书,又喜欢和其他人交流,很快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她在宽容中接纳了大女儿的现实表现,不再用她的标准要求女儿,而是引导孩子不断进步,只要有点儿进步就给予鼓励。她带着两个女儿去幼儿园上学时,不再自己推着小女儿,让大女儿只是跟在后面走,而是推一段路就开始向大女儿“示弱”,请求大女儿帮助。每当大女儿把小女儿哄得高兴时,她就热情赞扬。两个孩子后来一起跟着妈妈做糕点,做得很开心,妈妈则和孩子们把做好的糕点一起包装好,带到学校门口去义卖(这是配合学校的公益活动之一),义卖所得全部收入捐给学校,用于帮助残疾孩子。两个女儿在母亲的一步步引导下,变得有爱心,有爱好,又爱学,尽管大女儿的表现还有不如意的地方,但这位母亲却首先肯定大女儿的进步。她让大女儿在她的素质基础上活出了“更好”,而没有用自己的标准逼孩子一定做到“最好”。
两个女儿从冲突到逐渐和好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家文化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无论是这位母亲,还是她的两个女儿,都会在中国家文化滋养中做好她们的“美梦”,享受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大家都是好朋友
西方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的独立性与生存能力。他们不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是关注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中国讲家本文化,美国讲人本文化,两种文化碰撞时,往往不是一种文化战胜另一种文化,而是在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中实现共同发展。文化融合过程不是双方自以为是地向对方强势“推销”文化的过程,而是找到文化“谐振点”,实现优势互补的过程。
有一次下雨,美国小朋友一个个在雨中疯跑,有的去滑滑梯,有的故意在有水坑的地方踩踏,在周围溅起一片水花。我慌忙拦住外孙,怕他弄湿裤子,上课不舒服。而美国家长只是轻轻地对孩子说了一句:“Be careful(小心)!”并不在意孩子如何玩。他们鼓励孩子在大自然环境中体验生活,而我们往往用说教代替孩子的亲身体验。
在公交车上,一位从中国来的家长板着面孔训10多岁的孩子如何不听话,而在另一边,一位美国父亲微笑着和6岁的儿子平等聊天。美国孩子的大胆交谈和中国孩子的低头不语形成鲜明对照。这就是不同的文化style(风格)。
反思中,我也开始改变自己。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不再无休止地说教,让几岁的孩子好好听课,尊敬老师,不要和同学打架,而是认真倾听他异想天开的发明创造。
有些人会说,中国人有“家”,美国人没“家”,可实际上美国人也越来越重视“家”。从经济上讲,老人不用子女养,国家对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孩子到了成年也要独立。但是从心灵上、精神上,美国人仍然需要“家”。他们非常关注家庭教育,也非常爱孩子。他们希望孩子成为比自己棒的人,而我们往往在说教中把孩子变成不如我们的人。美国有个爱家协会,倡导家庭之爱,鼓励将心归家。这种对家文化的关注和需求也为中美文化交流创造了契机。
小朋友Julian的父母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我们带着外孙去Julian家,看到Julian一家人等候在门前,迎接我们的到来。Julian的姐姐正巧要出去,听说我们要去,也一直在等候,在和我们交谈了一会儿后,很有礼貌地向我们告别。Julian的爸爸告诉我们,虽然他们有两个孩子,但孩子也需要融入社会中去,所以一到周日,Julian就去Kangdryt家玩,Kangdryt家也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正说着,Kangdryt过来了,外孙立刻和这位刚认识的新朋友打招呼。三个孩子很快熟悉起来,嬉笑玩耍,好不热闹。Kangdryt的妈妈还制作了精美的小点心让大家品尝。
美国的家长除了让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之外,几个家庭之间也会有合作,共同组建成更大的合作家庭。孩子正是在这种“放大”了的“家”中接受着家文化滋养,逐步成为“准”社会人。
在美国,五六岁的孩子虽然还不能正式进入小学读书,却可以享受到国家义务教育的待遇,提前进入学校适应学习。孩子可以在各个儿童班读书学习,绘画表演。不到20个人的小班,竟然有两位老师陪伴,如果有的学生语言上有困难(插班的外籍孩子都会有这类问题),还会有一位老师提供语言帮助。
Kangdryt的父母工作忙,回家比较晚,特意聘请了家庭教师负责接送孩子。这位20多岁的家庭教师很漂亮,据说是大学学历。她开朗奔放,与人相处很热情。每天放学后,她首先接上Kangdryt,然后一起去幼儿园把Kangdryt的小妹妹接上,带着两个孩子顺着绿色的街区走上一段路,就直奔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有一次我带着外孙去图书馆,见到了这位老师正带着两个孩子读书。孩子们指着书中的画问她问题,她微笑着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看到我们进来,她立刻站起来打招呼,并向我们推荐了几本书。
美国的教育很注重潜移默化,无论是教育日的家校互动活动,还是每一个节日,都是孩子们在玩耍中接受教育的机会。
外孙的小学组织的教育日活动吸引了所有家长和孩子的热情参与。那一天,孩子们一个个准备了拿手戏参加演出。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演出,为登台表演的孩子鼓掌。也许演出的水平并没有多高,但是所有的孩子都认真地表演,观众也都为台上的表演热情鼓掌。因为那是孩子们自己的表演,哪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正在走向杰出,支持他们,就是支持未来。
万圣节到了,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装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南瓜灯”走家串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和糖果。“南瓜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也极为简单。首先将南瓜掏空,然后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物了。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着交流,体验着成长。
万圣节的重头戏在餐桌上,你既要准备好美食来招待那些前来捣乱的“小鬼”,更要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为你的餐桌装扮一番。爱妻准备了中国特色的八宝饭迎接客人。小客人来时,外孙也成了主人,和孩子们一起大吃了一通。
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阖家欢聚的节日。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苹果、橘子、栗子、葡萄,还可以喝鲜果汁,其中最吸引人的大菜是roast turkey(烤火鸡)和pumpkin pie(南瓜馅饼)。我和爱妻带着外孙包了很多饺子,带到了学校和其他家长、孩子分享。开始时,大部分家长还没注意到聚餐上有饺子,是Ester的爸爸发现了饺子,悄悄地叉了一个带回座位品尝。哪想到还没吃完,就又跑回去取了第二个饺子,嘴里还“Yummy!Yummy!(好吃!好吃!)”喊个不停。其他家长听到有好吃的,也纷纷跑过去取饺子,不一会儿,饺子被吃了个精光。乘此机会,爱妻手拿筷子夹住饺子,传播起中国的饺子文化来。Lydia的妈妈高兴地说:“Chinese dumplings, very delicious!(中国饺子,太好吃了!)”那一天,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尽管语言交流上不断出现障碍,我们只得换一种说法表述,但大家都很高兴。许多孩子和家长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他们说,等孩子长大了,一定要到中国去看一看。
(四)孩子报警911
美国梦与中国家(家文化)的思考与讨论。
一位刚上初中的孩子随父亲一起到了美国。父亲是位访问学者,要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一两年。他带上儿子一起来也是希望他成为跨国杰出人才。然而孩子到了美国后,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次儿子要和同学乘地铁去玩,父亲知道后一百个不同意。他担心孩子会遇到危险,也怕孩子与陌生的青春期男女一起去玩会出事。他生气儿子不听劝告还和他顶撞,竟然一巴掌打了过去。他本以为儿子会在严厉管教中服软,哪想到儿子认为到了尊重人权的自由国家可以为自己维权,立刻拨通911电话报了警。
警方从电话里询问孩子他的父亲是否在身边。儿子把电话给了父亲后也知道闯了祸。这位父亲拼命解释,希望当作一个玩笑。为了确认这位父亲的解释是否合理,警察再次和儿子沟通。儿子看到事态严重,也开始为父亲遮掩,才得以过关。
事后,我和这位家长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这让我意识到,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是可以理解的,但粗暴“管教”的思路解决不了问题。孩子想与同学一起去体验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开了正确的引导而盲目瞎跑确实有危险。
我和孩子也进行了一次沟通。我告诉他,我前天刚刚乘坐过地铁。当我走进地铁车厢时,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一个非裔小伙立刻坐在了我旁边,嘴里哼着歌,还不断抖着腿。我实在受不了,向边上靠了靠,没想到,这个小伙子看有了空位置,也向这边凑过来。我真想赶快到站下车,不再“享受”地铁的难堪。
我对孩子说:“昨天的新闻我想你也看到了,前天地铁发生了枪击案。还正是我当时乘坐的那条线,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孩子对我的讲述很关注,不断向我询问情况。我最后告诉他:“你爸爸对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在美国,你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孩子点了点头。
为了满足孩子来美国体验生活的意愿,几位家长联合策划了一次活动,就是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带孩子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港口等地方。这次活动就由这个想体验生活的孩子做队长,孩子们可以邀请自己的好友一起去。
这个孩子很负责,乘车路线由他安排,购门票、买食品等也都由他用英语去交流,大人只负责安全监控。结果,孩子们玩得都很开心。处于美丽青春期的男孩儿女孩儿,能有机会在家长的安全服务中享受希望之旅,尽情放歌,集体“放电”,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多么好的成长机会啊!
(五)访美难圆飞机梦
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留学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访问学者,要在美国工作两年。这次特意把儿子冲冲带到美国,希望厌学的儿子能在“美国梦”中成为明天的精英。为了解决自己和孩子的后顾之忧,她还特意让自己的母亲也一起来享受美国的幸福生活。
第一天上学,冲冲很高兴,在前边猛跑,全然不顾紧跟其后为自己背着书包气喘吁吁、已经实在跑不动的姥姥。眼看冲冲跑到了路口,一辆汽车开了过来,很明显冲冲已经收不住脚步了。按这辆车的速度,一场车祸即将发生。眼前这一幕让这位70岁的老人惊呆了,作为同行者,我飞快地向前跑去……
惨剧最终没有发生。那辆汽车好像知道有人跑来,立刻停了下来。冲冲安全地跑过了路口,停在那儿向我们招手,好像他是胜利者。
赶上孩子后,我对他说:“太危险了,过马路要向那个司机叔叔学习,先停下来看一看。”我接着让他看看自己的姥姥,她正在那儿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着,肩上背着的书包已经掉落下来。“你看,姥姥已经累得不行了,我们一起去帮姥姥背书包吧!”我对冲冲说。冲冲似乎明白了,立刻跑回去把姥姥背上的书包接过来,自己背上后,又向前跑起来。我制止了他:“咱们跑得太快了,这样姥姥会担心的。她要是也像咱们一样跑起来,会累病的。为了姥姥,咱们一起等一下好吗?”孩子点点头。
最终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和姥姥一块儿慢慢走着,还时不时问一句:“姥姥,你累吗?”我们齐声赞扬孩子:“真懂事!”孩子在鼓励声中似乎很高兴,很快就到了学校。
…………
下午,孩子该放学了,姥姥提前半个小时就在学校门口等待冲冲出来。然而,让她失望的是,学生们都已走光了,也不见冲冲出来。这可急坏了姥姥。语言不通使她不知道如何询问,只是一个劲儿大声喊着:“冲冲,你在哪儿?”很快,学校意识到这位老人没有接到孩子,非常着急,于是立刻组织全校老师一起帮助找。学校被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找不到冲冲,只得报了警。警察做了简短笔录后,立刻也投入警力寻找。最终,他们通过电话和孩子居住的公寓联系上了。公寓人员很快发现,孩子正在自己的住所门口坐着呢。
原来,孩子放学后,正有内急,不知道厕所在哪儿,受英语水平限制,他又不好意思询问,只得自己去找,结果从学校的出入口跑了出来。他全然忘记了姥姥来接他,径直向回家的路上跑去,跑到半路,就憋不住了,尿了一裤子。不过还好,他还是回到了家,没有发生意外。他哪里知晓,别人正为他着急万分呢!
孩子出国前就不爱学习,到了美国,一看数学题那么简单,便美滋滋地瞧不起别人。学校考核不像在中国时那样多,家长只得自己考一考孩子,哪想到过来快一个月了,知识上仍没什么长进,气得这位母亲对孩子一通好打。孩子却不以为然,除了玩,学习上比在国内更放松了。
几天后,孩子因为欺负比他小的同学被学校通报,母亲却没当回事,反正自己的孩子没让别人欺负就行。又过了几天,孩子突然变得郁闷,动不动就闹脾气。原来,孩子被同学孤立了。如今,谁也不和他玩,他想去玩的地方,同学们聚在一起孤立他。他想再欺负谁,一群人围上来找他“算账”,把他一下子给“镇”住了。
孩子的姥姥对我说:“这可怎么办啊!我就这么一个外孙,他爸爸妈妈都是博士,怎么这孩子就这么不争气呢?”交谈中我知道,孩子出生后,由于他的父母工作和学习都非常忙,照顾孩子的任务就落在姥姥头上。这位老人伺候了大的伺候小的,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也正是她的“完美”服务,让外孙失去了体验生活的机会。孩子不会为他人着想,自我意识过强,全家人都得围着他转,从小生活无忧,只知道享受,没有多大的学习兴趣,即使家人逼着学点儿知识,也是满心不情愿。显然,孩子的不良表现,其实是家庭环境造成的。这位姥姥至今很后悔,当初不该一味地满足孩子。
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爱叠纸飞机,就让他教我,还让几个小朋友一起向他学习。我是希望从发现他的特长开始,引导他爱上学习。他表现得很高兴,并且热情地教着他人。我给他的妈妈提了个建议,最好带着孩子到书店,看看有没有关于飞机方面的科普书。或许,孩子心灵会在爱好中得以唤醒。人很容易在特长延伸中提升全面素质,而“舍长责短”则容易让人走向平庸。然而这位妈妈依旧不以为然。她认为这个孩子太贪玩,叠纸飞机和学好功课没关系,她说孩子的爸爸就为孩子叠纸飞机打过他,还把纸飞机撕得粉碎。结果孩子就是不听话,学习越来越跟不上。
我们发现,“问题孩子”是在家长的思维误导中制造出来的。尽管家长自己很优秀,但没有优秀的家文化支撑,他们很难把孩子“复制”成像自己一样优秀的样子。
“问题孩子”自身其实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环境。如果只重视对孩子“管教”和“说教”,却不愿意去“创境”和“唤醒”,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如果只强调靠我们的力量教孩子知识,却不愿意接纳孩子的特长,结果只会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也不知道深刻反思,却还是按惯性的思维在找办法。结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出现那个问题,孩子整天陷在“问题”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显然,要圆孩子的“美国梦”,家长就要改变思路,从创建和谐的家文化环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