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改变人生的,从来不是大道理,而是细节

大道理懂得多的人,自以为什么都懂,容易形成心思浮躁,不屑于躬下身来精细打磨。

要知道“泰山不择细土,故能成其高;海水不择小流,故能成其深”,所谓的成功,都源自于细枝末节一点一滴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万里江山阔,始于一步一步的足下;海水万丈深,来源于一点点细小的流水。

即便是心有“丘壑万千”,不注重细节、不落在实处,也是很难有作为的。

细节,不仅能决定成败,更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01,懂得很多大道理,为什么也过不好这一生?

《尚书·说命中》有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透彻了解一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个道理付之于生活中去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了不少的“成功课”,懂了很多有营养的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易行难。反观当下洞察真相的事很多,但换着我们去做却很难。失败于没有落在细节上!不愿意在细节上精雕细琢精进自己,成就自己。

正如《楞严经》有言:“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道理,是谁都能说,也能够领悟,但知行合一,需要的却是从细微处循序渐进。

就像我们解开打成死结的线头,你得沉住气,从易处着手。大事做细,才是成就一番作为的根基。

事实上你就算是懂得再多,都只是知道而已,你并没有真正地弄透彻,不去行动一番,不去一点一滴的实践,领会,那也只是枉然而已。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对人生实际性的帮助一点都没有。

有这样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身陷泥沼,你不挣扎,怎能脱困?真正能改变我们的,并不是那些听过的大道理,而是每一个细节。

02,不是大道理没用,而是你的细节没有做好!

王阳明说:吾人为学,当从心随之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用现在的话来说,一个人要想做好学问,就应当在细微处发力,认认真真学习、领会,学问自然熠熠生辉。

道理都是人们总结出来的,在你看来没有用,只因为你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养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连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能驾驭复杂的大事呢?

听来的一个故事。

朋友刚子是一位墩子,偶尔也会在厨师的指点下炒几个菜。相了一个对象,相处不到半年,令刚子有种想逃避的念头。只因为整天给刚子灌输“毒鸡汤”,说什么男人要有鸿鹄之志,别整天尽在一锅一勺上折腾。

对象让刚子盘一个门面,自己做主厨,做老板,然后做成连锁餐饮公司。刚子认为自己的厨艺还不精湛,厨艺还停留在理论上,应该多学习几年。

但是又拗不过对象的软磨硬泡,在附近盘了一个门面,自己做主厨,对象则在店里招待客人。

一个夫妻店完美落地,可事实并没有按照预估的方向发展。做出来的菜不是差点火候就是咸淡不够,苦撑了几个月最后关门大吉。

连一道菜都做不好,怎么能做主厨呢?

欲成大事者,必先从最基础的事着手,最基础的事都做不好,就不要奢望成大事。

经营细节的过程就是锻炼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它更是为高堂广厦打基础的过程。

否则,即便是懂了很多大道理,眼高手低也成不了大事。

03,对细节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厚度

周国平说∶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深以为然,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

小时候跟着父亲学扎“草树”,川东地区的人们秋收后会把一捆捆稻草捆围着一棵大树层层堆码,收藏,形成“草树”。

我也有样学样,可每次堆出来的“草树”都没有父亲搭建的稳固。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请教父亲,父亲观摩了一会儿,说,你连最里层的稻草捆都没有固定在树干上,怎么能稳定后面的稻草捆?

只见他拎起稻草捆子的头捆在树干上,一捆捆稻草挨着捆成一圈,后面的稻草捆按头尾顺序堆码,于是整个“草树”就难以撼动了。

是啊,连根基都没有固定好,何谈稳固!那时起我就明白对待细节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成功与否。

那些在细节上打磨的人,能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杂乱无章的家庭,那么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他们既无法拥有,也无法创造。——邹謇

细节没有厚度,但无数的细节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的厚度。一个人对待细节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他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明天。

你对待细节的态度,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后记∶

回首过往,恰恰是那些日常细节,影响着一个人命运的轨迹。

幸运的是,你对细节的态度不讲天赋,无关出身,可以后天培养。

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着眼当下,什么时候都不晚。

人生就是细节的集合,打磨好细节胜过万千豪言壮语。

荀子在《劝学篇》中也写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愿你我重视平凡生活中的那些细节,活好每一天。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静听庭前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