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 (德)亚历山大·库格施塔特
- 11235字
- 2022-06-30 11:33:48
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哪些因素会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和生理问题对人体器官的影响是无法清楚区分开的。当一个人受到惊吓之后心跳开始加快,这就是一个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了。在惊吓被意识感知到之前,心跳就开始加速了。惊吓发生时,信号会迅速通过杏仁核(大脑的恐惧中心)和“光纤”(交感神经)传递到心脏。心脏加速跳动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
没有哪个症状是完全生理性或完全心理性的。
接下来我想向你们介绍一种理论,它研究的是引发疾病的心理因素。我把这些因素称为“看不见的诱因”,因为它们不像血液中的激素和炎症细胞那样可以被检测到,它们对疾病的影响也无法被证实。这种理论就像是一个抽屉柜,把各种心理因素放到相应的抽屉里,它其实只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心理世界。
去还是不去呢?内心矛盾理论
每个人内心都有矛盾,而且人其实对心理矛盾很感兴趣。你可以想一本你喜欢看的小说,我告诉你它为什么吸引人:一定是因为主人公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它会让你短暂地想起你自己内心的矛盾之处,但又不至于太让你难受,因为它毕竟只是一本书。
为什么矛盾会如此让人兴奋呢?矛盾其实是人生的良药、不老仙丹,因为矛盾(在健康的情况下)意味着生机和发展。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在他的“驱力理论”中提出内心有矛盾的两极,一极是攻击,一极是爱,在他看来二者一个是为了自我延续,另一个是为了物种的延续。另外你们可能也听说过“生命驱力”和“死亡驱力”的概念,也是用来解释内心矛盾的。
首先我要借此机会消除大家对矛盾的一个常见误解。我们经常会听到“你得把矛盾解决掉,才能变得健康!”或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你要学会说‘不’”之类的话。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到矛盾的时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或者甚至是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心身医学里,矛盾指的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它是指一个人内心的矛盾。这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因为我们通常都是跟同事、家人或者客服电话的人起争执和矛盾。内心的矛盾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就是我们自己吗?自己跟自己怎么会有矛盾呢?
意识不到,也解决不掉
作为心理动力学出身的咨询师,我认为人内心的愿望和需求总是充满矛盾的。我在前面的章节已经提到过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人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年幼时,出于害怕或羞愧,把某种需求或自然的冲动压抑了下去,逼进了无意识,那么它们就会在无意识里固化下来,形成一种长期的、看似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影响这个人的一生。
我想到我的病人里有一个老师,碰到恼火的事情很想拍桌子,却又不能这么做。还有一个女大学生,她列出了应该跟男朋友分手的27条原因,但却还是不愿意分手。他们的内心其实都有没意识到解决不掉的矛盾。那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把矛盾解决掉呢?
我们的内心每天无时无刻不需要对我们感官获得的感受进行分析和评估,把它们同我们以往的经验进行比照。但是,为了不至于让我们过于劳累,心理活动中大概有95%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大脑一直处于巡航模式,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能量。你没看错,心理活动中只有5%会有主观意识的参与,形成我们主观的思想、需求、感觉和冲动。
我们的心理有自己的防御机制,它会把不好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随之而来的紧张感一起驱赶到无意识领域中去。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不愉快的感觉,心理可以对它进行否定(“不,我现在好着呢!”),把它投射到他人身上(“他总是这么贪得无厌!”),或者把它用正当的目标替换掉(升华),比如在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给自己买昂贵的法拉利轿车。这些心理防御过程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当心理防御变得过于强烈和死板,始终处于自动巡航状态时,就会带来麻烦。下面我会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自动巡航vs矛盾紧张
你大概也不会每天早上有意识地去想,我今天要不要上班(以及几点要出门)。你可能也不是每天早上都想去上班的,但是你还是会去,这是为什么呢?
你的心理会在你无意识的状态下对上班的利弊自动进行权衡。不去上班的理由可能有你今天很累,不想去上班;去上班的理由有你会赚到钱,以及你的同事会希望你能去。完全不用麻烦你来对这件事情进行思考,心理就会自动克服你内心的不情愿,把你拉起来洗漱、穿衣、吃早饭、出门去上班。
可能你现在会想:“这是必须的呀,我必须得去上班啊。”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你压根就没完整地想过,如果不去上班会怎么样。这一句“我必须得去”其实是心理的自动巡航系统替你进行了思考,权衡了各个方面,然后告诉你的结果。
事实上这就是根据你内心的目标和过往的经验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的一个决定。其实你完全可以说我今天就不去上班了,然后接着睡觉。
心理的自动巡航系统可以帮我们减轻负担,让我们不用时刻做那么多的决定。
但是自动巡航系统也可能会出问题!假设一个这样的情景:你几个月前就开始觉得你的工作没意思了,任务多到做不完,你也没有得到尊重,对工作上的事务没有什么发言权。已经完全有精力耗竭和倦怠(burn-out)的风险了。
这时候你为什么还要再继续呢?去上班还是在家待着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进入你的意识里,由你自己决定呢?
这种情况其实一点都不少见,很多人都是做对自己健康有害的事情做了很久,自己还意识不到。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内心有某种矛盾,为了保护我们不至于过度紧张,巡航系统会不断地将这种矛盾自动处理掉。心理的自动巡航系统在很早就建立起来,通常在童年时期就设置完成了。小孩两岁到四岁,也就是自主意识形成以及测试自己权力边界的时期,如果被教育不能调皮,要听话,那么他长大之后就倾向于把自己的需求放到一边,总是尽力满足他人的需求(比如他去上班就是为了满足老板的需求)。严重的话,他压根都不会想到可以去跟领导谈一谈,或者找个更好的工作。这些想法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他的意识里。
这种疾病被称为神经症。神经症的患者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决定,而自己完全不知道做出这些决定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会觉得完全没有其他的选择。
你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生活很受限,很多事情不能自主决定,心情也不可能保持平和。
神经症经常会导致心身不适、焦虑和抑郁,因为被压抑的内心矛盾最终会通过躯体表现出来。心身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六条通路我们在前面“心、身、脑之间的六条通路”一节(54页)已经详细解释了。
协商谈判
弗洛伊德1923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Instanzenmodell)就是关于心理矛盾的理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后来人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很多发展和改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有三大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谈判对手。“本我”代表着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想做一切好玩的、开心的事情,同时它也代表着人攻击性的一面;“超我”代表着道德和价值观念,让人知道自己有义务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最后“自我”的角色就是在双方之间进行调节和权衡,它是面向现实的,它要考虑当下有什么愿望需要满足,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它们三个就像是坐在圆桌旁,永远在进行协商谈判。
如果“超我”过于强大,禁止了所有美好的、放松的事情,或者“本我”过于强大,使你每晚在聚会上狂欢痛饮,那么都可能引发疾病。这时“自我”无法很好地进行调节,于是就会产生焦虑,会把矛盾驱赶到无意识的范围里去。这样的话人就会陷入一个无止境的螺旋。
当“本我”敌不过“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强烈,这时候人就会生病,就会出现心身疾病的症状。通常我们都不会意识到,为什么自己会突然变得不安、沮丧,受到躯体不适的折磨,而这背后经常都是心理矛盾在作祟。情绪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而情绪本身会从我们的意识中被排挤出去。神经科学和精神分析学家马克·索尔姆斯(Mark Solms)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很有说服力。他发现这种情况下的患者大脑杏仁核的功能会受阻,这一现象和将情绪排挤出意识之外的过程是可以对应起来的。
平衡为什么这么难
冲突模型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启示呢?
我跟你们说说我此刻的感受吧。我坐在窗前,窗外是美丽的秋色,金灿灿的树叶和蓝色的天空。但是我的“超我”清楚地告诉我,我必须得待在桌前继续写作,这样我才能在交稿日期前准时把书稿交给出版社,让读者们可以看到这本书。在柏林,天气好的时候人们是很喜欢出去散步的。但是“超我”给我列出了很多有力的理由,让我抵挡住诱惑,继续坐在桌前写作。我能做的,就是不能忽略了负责娱乐的“本我”,它的需求我也要放在心上。最晚明天早上,我要出去郊游,吃可颂面包,喝咖啡。“本我”的需求可能不得不推迟,但是这不代表着不会被满足。
我们要记住的信条是,要在这些相互矛盾的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因为双方都很重要。有时候我们需要倾听一下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人就是有“超我”和“本我”这两方面,并且这两方面都应该被顾及到。
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没办法很好地平衡他内心矛盾的想法呢?
关于这个问题心身科学很早就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并且这一理论现在也得到了脑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持。幼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4]:先是被拥入怀抱、喂奶的需求;然后是对依恋关系和亲密感的需求;再然后是发挥自主和发现世界的需求。世上没有哪对父母是完美的。当孩子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只是得到了部分的满足时,就会埋下隐患,使他长大之后在面对内心的矛盾时容易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如果父母在孩子的自主阶段,也就是调皮的阶段对其有过多的限制和管束,他慢慢就会认为,自主和独立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那么他长大之后就可能会对他人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也许会在跟领导相处的过程中也采取跟父母相处的模式,对领导格外地服从。父母的约束也有可能会造成完全相反的影响,使孩子长大之后做什么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为他成年之后终于可以不用听父母的话了,终于可以向“父母”证明自己了。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某些基本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内心的某些想法不停地遭到忽视,从而导致疾病。
在幼年经历的影响下,人们常常会无意识地将自己内心的基本矛盾带入到各种关系当中。比如有的人会选择超出自己能力的,并且做起来不开心的工作,因为小时候总是被教育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很多事必须要做,要坚持到底。虽然这既会阻碍我们的发展,又会有害健康,但是大脑总是喜欢熟悉的事物。当人处于某种熟悉的情景中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动力激素多巴胺,告诉我们:“你正在做正确的事!”这个过程就像是上瘾一样。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小时候类似的情况总是被告知是正确的,所以大脑自然认为现在这么做也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在心理治疗当中被称为“重复强迫症”。不少人都会被困在这种固化的内心矛盾当中很长时间,而且还不自知。他们能感觉到的,只有折磨人的心理或生理症状。这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神经症。
如果你有恼人的背痛,如果你因为晕眩而走路都不能好好走,如果你有手汗所以不敢跟别人握手,那么这些症状对你来说肯定是很烦人的。每当我问那些到心身科来看病的人,如果现在你面前出现一个仙女,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你会许什么愿,他们通常都会说:“让我的症状消失掉!”
我非常能理解他们这样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我都得告诉他们不要这样想。因为如果这些症状是由内心矛盾引起的,那么它们总会有一个功能:它们其实是为矛盾提供一个暂时性的解决出口,让情况不要变得更糟。
这些症状可以保护你不会在不合适的场合发泄心中积蓄已久的怒火,保护你不会受到同事的继续羞辱,保护你不要再为他人牺牲自己。不想与他人接触等抑郁的症状其实在初期都是一种自然的保护。当人出现某种症状的时候,通常他就不能再继续做某件事了。“停下来”其实是一种应急的办法,因为情况可能不明朗,问题也没办法一下子解决。当你过一段时间之后,对情况看得更清楚了,就可以自由决定要怎么做。这时症状的使命完成了,也就会自动消失了。虽然说现在有些时候人们认为妥协和让步是不好的,但其实人体的运转也是要依靠妥协才能保持平衡。
前面提到,其实在各种矛盾中间进行平衡、掌控着一切的是“自我”。下一节我们会看到,“自我”又会受到哪些限制。
发展受阻:人格结构障碍
假设你和一个熟人约好了喝咖啡,你刚从医生那儿出来到约定的地点去。你最近刚刚患上了糖尿病,所以时不时要去看医生。你期待这一次见面已经很久了,但是你们刚一坐下,你朋友就点了一大杯巧克力奶油冰激凌。你顿时想,我没听错吧?一大杯冰激凌?你非常清楚大杯冰激凌里含有多少糖分,也清楚知道糖分对自己的危害。一想到超大号的冰激凌你的心就开始怦怦跳,胃里也开始感到恶心。“你吃得完吗?”你反感地说道。因为你有糖尿病,所以你感到你的朋友不理解你,而且忽视你的需求。你直接跳起来跑回了家,把朋友一个人留在那儿。
你刚才已经短暂地把自己放进了一个刚患上糖尿病、情绪很不稳定的女士的角色里。你大概知道了,想法极端、消极,情绪剧烈变化是什么样的感觉。性格不稳定的人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内心的冲动,而且总是对他人有过高的期望,觉得别人都应该按照他所希望的去做。
在刚才的例子里,对于朋友为什么会点冰激凌,你内心的设想是很片面的,不分青红皂白就认为她不顾及你的感受。你的反应完全是出于你自己单方面的考虑。人格障碍、严重的饮食失调、成瘾和自我伤害(比如划破自己的胳膊或腿)也是与此类似的反应机制。
自我抚育(Reparenting, Nachbeelterung)
“自我”是一个由众多心理结构构成的网络,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共鸣和反射而形成的,并发展成为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的能力。
在前面的例子中,主人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和调控可能都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确诊糖尿病之后进一步加剧。我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会重点解决“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区分自己的和他人的”这两个问题。
主人公“自我”的功能受到了阻碍,这时候就应该要对她的需求加强回应。在治疗过程中,我会帮助她学会尊重自己,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纠正她在与人接触中对自己和他人错误的认知。她要学会为自己的不足之处负责,并且和我一起挖掘自己的能力所在,她一定在其他某个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可以利用,来平衡她自己内心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的缺点上,总是关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当今的心理治疗有时也是过于针对那些需要“修复”的缺陷。很多时候,自我功能的障碍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善的,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长处进行弥补,尤其是当我们将自己的长处进行放大和发扬时,短处对我们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我们可以从很多小事做起,比如说友好地对待他人,认真地倾听、克制自己的情绪,成为他人人生道路上可靠的伙伴,而不要做一个不靠谱的人。
从我给别人做心理咨询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其实都有很多的长处,但是他们自己却不知道。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大脑自动巡航系统吗?在正常情况下,很多事情都是由大脑自动处理的。这可以节省能量,但是也会导致你对自己能够处理好的事情不自知,从而变得不自信。现在请你拿出一张纸(不要拿手机!)和一支笔,把你所有的长处写下来。所有!那些你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也要写下来,因为你觉得理所当然其实只是一种假象。
在这里举一些例子供你们参考:可以对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估,看人很准;会写作;情绪感知能力强;擅长谈恋爱和分手;擅长倾听自己的身体;善于利用想象力;总是感到高兴;擅长阅读;理解他人;会克服困难,坚持达到自己的目标;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一定不要停,继续想你还会做什么。写完之后好好看看这张纸条,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拥有的能力上,说不定明天哪项能力就会派上用场了。
心理创伤
假设自我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可以处理好亲密关系,开始和结束一段感情,对情绪有很好的感知能力,也可以克制自己冲动的想法。在心理成长过程中,我们和身边人的关系都很好。我们内心的冲突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安全了,就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了。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如果经历创伤,都可能会对我们内心已经形成的稳定的自我造成严重的破坏。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创伤。
第一种创伤的诱因是某一次具体的事件(比如银行抢劫),是某种“危险性极高、后果极其严重的情况。几乎每个在场者都会感到深深的绝望”。
另一种创伤的过程更为复杂,由连续多次的创伤经历引起,所有经历共同累积起来,对当事人的心灵造成破坏性的创伤。比如遭到忽视、暴力和虐待。当事人内心的无助和无力感最终构成心灵的创伤。当事人可能无法摆脱这些伤害,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愤怒和恐惧。他的自我调节功能无法负荷如此重担,从而导致他愤怒发作、自伤自残、利用酒精或其他药物使自己平静下来。
创伤的受害人通常都是儿童。比如有些孩子在秘密的环境中受到情感虐待。他们的基本需求被大人忽视,而他们又无法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进食。发脾气就会受到惩罚。另外,大人还可能对孩子有不现实的期待,或者将孩子同他人进行比较,贬低孩子(例如说“你跟你爸一个样”)。孩子如果遭到抛弃,就会造成深层次的恐慌,不少被抛弃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会非常害怕失去。如果孩子还不幸卷入父母离婚的纷争当中,受到的创伤就会更为严重。
情感虐待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其实虐待的情况在我们社会中并不少见,而且受害者经常很长时间都不会把事情说出来。
创伤的后果
创伤经历对人的伤害非常之大,对于受害人而言,创伤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毁灭。所以在人的心里,创伤通常无法被消化,而是会从其他的思想和感觉中区分出来,单独装在一个泡泡里,就像一个无法被身体消化的异物。这其实也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因为只有这样,受害人才能继续生活下去。创伤的感受虽然装进了密封盒里,但是它造成的躯体伤害仍然存在,哪怕有时是在创伤经历过去很长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心理创伤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身疾病症状。
创伤的典型症状是“侵入性思维”,也就是说创伤总是会闯入受害人的思维当中,使他频繁地想起当时的情景。这种想法如此强烈,让他感觉好像又亲身经历了一遍当时的事情。另外还伴随有很多躯体的症状。
很多受害人也会有逃避行为,他总是远离一切会让他想起创伤事件的东西。同时他还会有全身神经过度觉醒的问题,也就是说始终处于一种过度警觉的状态。许多受害人都会形成十分消极的自我形象。
创伤不仅会造成心理疾病,还会造成躯体疾病:它会破坏免疫系统,增加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概率,而且会使人对压力更加敏感。
在对创伤造成的疾病进行心理治疗时,首先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的安全感,建立一个新的“庇护所”,然后再去提创伤事件本身,把创伤经历整合到其他心理活动中去。
扩展:ACE研究
心理创伤造成躯体疾病
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创伤
创伤经历被单独装在一个泡泡里,同其他的记忆分隔开,这一猜测在神经生物学中也得到了印证。创伤会造成压力激素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从而影响大脑的海马体。海马体是负责感官记忆的,对图像、声音、气味进行记忆。因为创伤对人具有很强的压迫性,人脑不会利用语言去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这也导致人无法通过语言去对创伤记忆进行加工。通过甲基化过程(表观遗传学),创伤的后果甚至会刻进海马体的细胞里。而且创伤后,前额叶皮层内侧区域无法降低杏仁核的激素分泌,导致杏仁核对所有和创伤情景相似的感官体验都立马发出警告。这时,大脑把很多本来并不危险的体验都理解成威胁,向机体发出急救信号。在心理治疗时,应该弱化这一过程,重新建立安全感。
人际关系疗法
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童年时期和父母的关系,还是长大之后和周围人的关系,都远比我们以前所想的要重要。
受过创伤的人,和他人相处时会和正常人有所不同:他们会更加不信任对方,而且会更加恐惧。在应对创伤造成的心身问题时,要着眼于现在的人际关系网。借助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以及身边良好的人际关系,去克服消极的发展。经历过创伤的人,要学会重新建立归属感。这个过程中,他们通常需要治疗师的帮助。但是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围的人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1.跟周围的人进行交流,用温暖去化解无处不在的冷漠。无论是超市收银员、等红绿灯的老奶奶,还是餐馆的服务员,你都可以跟他眼神对视一下,聊几句天。每个人都希望被注意到,希望得到尊重。只需要多花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满足我们双方交流的需求,增强我们的安全感。
2.试着通过他人的眼光去看问题。他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感觉,如何反应呢?他可能有过什么(创伤)经历?我的看法在他听来会怎么样呢?
3.创伤经历后,通常人会感到恐惧,却又常常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恐惧(因为你的身体记得发生过什么,但是心理关于创伤的记忆又是隔离开单独储存的)。例如封闭的空间(关闭的门窗)会引起你恐惧和焦虑,因为你小时候被关起来过。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试图去逃避某种害怕的东西,而是要慢慢地、有耐心地去学会接受它,而且最好可以有人陪你一起,在你身边支持你,帮助你。
4.千万不要给自己套上坚硬的外壳,拒绝别人的一切情感,企图借此来消除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受到创伤的记忆。你要知道,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是无比重要的,人根本不可能把自己锁起来,谁都不理。你必须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进行分析,才有可能积累新的积极体验,从而治愈自己的创伤。
从躯体到心理:躯体精神障碍
有一个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躯体疾病。尤其是那些会伴随一生的慢性疾病非常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另外住院、手术、肾透析等,也需要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一方面要克服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另一方面又担心会丢掉工作,不能继续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会消耗很多的心理能量。
如果心理可以很好地适应某种躯体疾病或缺陷,那么这个人就会构建出新的自我形象,他未来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他会优先考虑的事情可能也会跟以前有所不同。通常一定会经历一个悲伤的过程,然后才会好转。但是,躯体疾病也有可能导致很强的害羞或负罪心理,甚至导致抑郁,这些都是典型的躯体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经常会否认自己内心的痛苦,这一点他周围的人感受会很强烈。
如果你有躯体疾病,内心觉得难过、空虚、绝望,我建议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有躯体精神问题。如果是的话,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改善。
社会和文化因素
我们都是在社会的影响下才成为了我们。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写到,社会化的过程会深深地影响人的心理,为了社会能正常运转,人一部分的性冲动和攻击性必须转化为罪恶感。
当然你会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了获得社会的保障,我们确实放弃了一部分的自由。我们会服从领导,把我们的能量拿去完成更高级的目标,而不是追求自己本能的欲望。我们是社会这个系统的一部分,而社会的规约也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新冠疫情时,人们必须遵守许多新的规定,比如在超市里要戴口罩。这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压制自己内心的冲动(把口罩取下来,大口呼吸),去满足社会的期待和要求(配合防疫,阻止飞沫传染病毒)。这就是我们被社会接受所需的代价。
下面我想介绍三个当今对我们个体健康来说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
生活节奏加快
现在所有的事情都求快,越快越好。你现在是不是在网上买东西,超过48个小时还没收到就等不及了?现在大家都是买了某个东西,恨不得立马就能拿到手上。我自己也是这样的。而且买回来的东西如果不喜欢,立马就可以退,都很方便。我认为这确实挺好的。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这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来说肯定非常辛苦,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各种算法的奴隶,要满足无数不知道名字的顾客的需求。商家善于利用我们的各种心理,打价格战,激起我们的兴趣,逼我们快速做出购买反应。事实上,我们点鼠标点得越快,买东西买得越快,写评价写得越快,我们就越不会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可能会被商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人类擅长反思和理解的优势,在精准和迅速的电脑面前不值一提。
我也见到过不少“求快”的病人,他们等一下都忍受不了,让他们停下来休息几分钟他们都不愿意。我们人不是高铁,人的情绪无法加速,它需要时间去消化。当我说这些问题没办法快速解决的时候,有些病人表现得非常失望。他们持续的压力也导致了躯体上的问题,例如失眠、心慌、多汗、腹泻和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们需要回归生活本来的节奏,无论是微笑或悲伤、沉默或言语、追寻或等待、抱怨或谅解,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瓦解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在上一段结尾时我引用了《圣经》的内容。《圣经》里写的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这正是我下面要谈到的一点。人类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对很多事情都形成了习惯。但是我们习惯已久的许多东西现在正在逐渐瓦解。宗教集体本来是带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但是现在宗教团体也在逐渐地瓦解。本来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信任也会带来安全感,但是现在的人换工作越来越快,换男女朋友也越来越快,甚至连居住地都经常变来变去,根本来不及去和别人建立关系和信任。变化带来速度,而速度正是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缺乏安全感之后人就容易焦虑。近年来确诊焦虑症的人数明显比以往多。其实焦虑症是心理和心身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运动俱乐部、保龄球俱乐部和青少年宫等很多旧的群体慢慢解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网络社群。在网络上,人们有无限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网络上的信息永远都看不完,我不能看到某个地方,然后就停下来。就连下班之后也有无数的信息和推送朝我涌来。你手头的这本书,现在可以合起来、放下,下次什么时候再打开接着读,都不用担心会错过任何信息。它是有头有尾的。如果你看了之后觉得不喜欢,还可以拿去送给别人。但是网络上的信息是在不断更新的,永远有新的内容。这当然也有好的一面,但是我们心理上其实会本能地习惯于看有结构和边界的东西,这对于保持健康来说很重要。因此,现在互联网对人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两极分化
社会的两极分化可能是公众讨论最多的一个造成心理负担的因素。
极端的想法对于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好的。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要么是左派,要么是右派;要么是难民,要么不是难民;要么是民粹主义,要么不是民粹主义。这些标签其实会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让我们把自己的同类当成是更优等的人。我们每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其实就是在心里关上了一扇门,一扇自我认知的门。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很多不同的部分,也会有攻击性的、不好的一面。我们越想摆脱自己不好的方面,就越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候不得不无意识地将这些东西发泄出来。我们越是允许和承认自己不好的一面,就会越能够理解他人,也越能够理解自己的不完美。
一些极端的患者,他们通常都不会看到自己身上其实也有他们讨厌的人的某种特质。这就会导致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发生偏差。
这一部分,我们讲了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下面会讲这些知识在医生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