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 (德)亚历山大·库格施塔特
- 9634字
- 2022-06-30 11:33:47
心身解剖学: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
现如今,我们的医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一些急性的身体疾病,例如心肌梗死,顶尖医学技术常常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科技越发达,大家越会觉得,言语治疗和人际关系对疾病可能没那么重要,远不如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来得好而精确。对于盲肠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病也的确是如此。因此,在医学界人们一直忽略了心身解剖学。我想把心身解剖学称为“第二解剖学”,它解剖的是我们心理的构造以及心理和身体的关联。好在现在从心身方面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数量也在快速地增长。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压力对于疾病的形成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搞清楚压力是由什么引起的至关重要。已经有研究发现,亲密关系和情感在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对儿童的大脑及其他器官产生重大的影响。顶尖的神经生物学家认为:决定一个人会不会生病的不仅有基因,还有他出生前在母亲子宫里的经历、早期同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处理压力的方式。
婴儿时期的压力
因为神经生物学家总是一再强调孕期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所以我们来简单看看孕期究竟会发生什么,毕竟神经生物学家是脑科学方面的专家。
神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思维、感受和体验均和脑内具体的神经元活动相关。并且,大脑最早接触到的信息会对大脑边缘系统的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而边缘系统又是负责性格发展的,因此婴儿早期遭遇对其后来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脑的发育从孕期就开始了。胎儿的大脑已经需要处理一定的压力了,因为母亲体内的压力激素会通过胎盘和脐带传递给胎儿。
虽然说,一切发育的原材料都是基因。但是没有一个基因编码包含某种特定的性格特征,能决定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生。一个成年人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是否敏感,更多地是取决于他的大脑压力处理系统在出生之前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母亲在孕期受到同事的排挤甚至是欺负,遭遇分手,或者是资金不足、担心住房问题,她体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就会增加,那么胎儿的大脑也会受到这些皮质醇的影响。皮质醇是肾上腺产生的一种信号物质,帮助人体在受到躯体或心理压力时产生更多的能量。如果我们持续处于一种过度紧张(也就是压力)的状态,那么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就会长期过高,进而导致人体的各个系统过度刺激,对大脑、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压力超过了胎儿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他在将来的人生当中会比胎儿时期没有受到过大压力的人更容易产生压力反应。
童年时期的经历
同出生之前在母亲体内的时期一样,童年早期也是一个对之后的健康和快乐非常关键的时期。就像我们先要了解心脏的结构才能真正掌握心脏健康一样,要想掌握心身健康,就绕不开童年时期。
但是,与以前人们所认为的不同,心身的发展并没有在童年时期就完结并且固定下来。后天的内心感受还可能因为观点的改变而改变,如果在关键时间节点良好的亲密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改变了人生轨迹,那么童年的不幸也可以被治愈。哪怕在很大的年纪,大脑都还是可能会发生剧烈的改变,这一点要得益于神经的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不是像一块石头一样一成不变的,而是像一块橡皮泥。只要人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了新的经验,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大脑的结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谈到,人的一生会经历哪些重要阶段,未被满足的需求和失败的经历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影响。在这一章里,我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模型都融合到了一起。其实心身科医生日常诊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每个患者的情况本来就各不相同,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什么样的理论才适用。接下来的内容主要涉及神经生物学、依恋理论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思想。
零岁之前:腹中胎儿时期
安全区域
我们对于自己在母亲体内的时期是没有主观记忆的,也永远不会想起来那时自己经历过什么。但其实我们对这一时期也存在某种形式的记忆,这种记忆主要体现在习惯当中。重复性的刺激会被我们储存下来,当作是正常的、安全的:母亲的嗓音,熟悉的节奏(比如母亲的心跳),其他器官发出的声音(比如母亲放屁的声音),还有父亲在肚子上轻柔的拍打都会被记忆。
能力
肚子里的胎儿已经能够将父母的声音同其他人区别开来,也可以根据母亲的心跳对自己进行调整,还可以记住读给他听的故事,在出生之后听到同样故事的时候辨认出来。这一结果是通过观测婴儿在听到不同诗歌时吮吸手指的频率而得出的,在听到熟悉的诗歌时,他会感觉更好,吮吸手指的频率更高。婴儿在出生之后也能够辨认他的母语,并且在听到母语时感觉更舒服。胎儿还会记住羊水的味道,在出生之后通过味道辨认他的母亲。
焦虑和压力也会通过压力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传递给胎儿,造成胎儿体内血管收缩,氧气含量减少。有研究证明孕期压力会提高胎儿日后抑郁的可能性。
胎儿8周,还只有2.5厘米的时候就能够感知到刺激了。胎儿的心理从此时开始大步地发展。心理不是在出生的时候一下子进入到“完整的”身体里的,而是随着怀孕的月份逐步形成的。心理发育一方面受到神经元和突触生理发育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胎儿同周围人关系的影响。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胎儿就这样在妈妈肚子里发育出了自己的心理。
大脑校准
众多研究表明,孕期妈妈的压力状况会构成孩子接下来一生应对压力的基础。这一认识在心身医学中至关重要。人们研究了压力尤其是压力激素皮质醇对胎儿的影响。母体内皮质醇中的大约10%会通过胎盘和脐带到达胎儿体内。如果母亲长期处于压力状态,那么胎儿脑内的海马体和下丘脑区域会进行校准,将这种情况视为“正常状态”。这样一来,小孩以后就会很容易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而激活压力状态,而不能冷静地应对各种任务或是放松地面对冲突。
胎儿完全是一个心身一体的生物,生理和心理的压力源对他来说没有区别,血糖和压力对胎儿的影响机制是一样的。当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时,胎儿会进行校准,把母亲通过激素传递的这一较高水平当作正常水平。胰岛素和瘦素本来是用于加工食物,为机体和心理指示饱腹感的。但是孕期高血糖的影响会使得大脑对这些信号的反应变得迟钝。小孩出生后需要更多的卡路里,才会获得饱腹感。
知道了这些,下次我们再减肥失败的时候,就不会总是责怪自己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会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由我们自己掌控,也就不用勉强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了。
接受自我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还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可以通过长期不断的重复强化新的行为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爱自己。很多广告和成功学的书总是告诉我们,“你必须对目标有强烈的追求,要在心里想象达到目标之后的场景”,但这通常并不足够。我们首先必须清楚,真实的我们是什么样的,并且接受自己这样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在第三部分“DIY促进心身健康”中我们会更多地讲到这一点。
很多躯体或者心理的疾病都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埋下了种子。妈妈的生活状态给胎儿带来的影响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其实无法真正区分开来,因为心身都是合为一体的。母亲的心理压力会在体内形成相应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又会改变胎儿的脑部以及他的各项感受。
未来肯定还是要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加强民众心身知识教育,尤其要关注有心理疾病、压力过大等问题的家庭。
我在心身门诊和心理治疗中碰到过很多怀孕的女性患者希望改善孕期压力过大的问题。在这方面,心理治疗还有很大的潜力。通过促进积极的依恋关系和改变某些行为,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疾病在下一代身上发生。
小孩刚出生的头几年,同父母之间的肢体接触对于他长大后能够对其躯体形成健康的感知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肢体接触会让孩子对他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的认识。父母越多地触摸孩子的不同身体部位,孩子就越能够对其躯体建立起一个协调的整体概念,从而在后面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躯体感觉有更精确的理解。但是,母亲的抚触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肢体接触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重要。现在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伴侣之间的肢体接触常常都太少了。抚摸会促进依恋激素催产素的分泌,而催产素能够加强对对方的信任感,使人更能敞开心扉,更放松,也更自信。催产素可以降低体内的压力水平,减少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按摩和亲昵可以化解麻木冷淡,促进感情。长时间的对视也能够促进感情,使心情平静。
出生后的第一年:初来乍到
依恋
出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依恋关系。刚出生的婴儿,除了进食之外,要做的就是和他周围的人建立联系,和他们“闲聊”。过去三四十年,研究发现婴儿比人们以为的要聪明得多。婴儿不是吃饱了、保持干净清爽就够了,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拥有和周围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想要和不想要
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都一直认为,婴儿只有“想要”(我想要这个)和“不想要”(我不想要这个)。当时人们认为婴儿只需要躺在母亲怀里,有热腾腾的奶喝就够了,所有其他的东西他都不想要,都是多余的,应该要尽可能地避免。但事实上,婴儿出生不久就拥有非常细腻的感情,对七种基本情绪(兴趣、惊讶、厌恶、喜悦、愤怒、悲伤、恐惧)都能够使用典型的面部表情进行表达。
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婴儿还会使用一切可能的工具,来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例如他们会通过声音和手势,清楚地向父母表达他不舒服。至于他的叫嚷声到底是因为他累了、饿了、无聊了、出汗了还是害怕了,有时要依靠父母的直觉进行分辨。父母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准确判断婴儿需要什么,并且本能性地用婴儿的语言进行回应。在这个过程当中,婴儿就会慢慢了解自己和自身的需求。
在刚出生的一年多时间里,婴儿很擅长扮演领导的角色,命令父母干这个干那个,夺走他们的睡眠时间。他们会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权力,可以掌控一切。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原初自恋”或者全能体验。(如果有当过父母的读者,读到这里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以前流行的教育理念认为,应该要制止这种全能自恋,父母怎么能叫婴儿牵着鼻子走呢。但是在婴幼儿时期,全能自恋其实对健康完全是有促进作用的。
婴儿长大成人之后,“我能够改变事情发展走向”的内心信念像黄金一般珍贵。这种信念使人能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改变周围的世界,还有什么能比这个信念更好地预防一个人被压力压垮呢?
婴儿处理情绪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在父母的“镜像”中学会如何面对害怕等情绪的。只有当他看到父母对其害怕、疼痛或者喜悦做出何种反应,他才会知道他自己的各种内心状态意味着什么。
母亲不仅会“反射”出婴儿的情绪,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或者将婴儿抱起,疏导他的负面情绪。这样一来,婴儿就会慢慢理解那些杂乱无章的各种躯体感觉和行为,知道它们代表着某种情绪状态,也能在日后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自我感觉。
可能造成的后果
如果父母因为过于腼腆、压力过大等原因,在婴儿出生的头一年较少照顾到婴儿,导致婴儿和父母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这会在将来成为一个疾病的风险因素。孩子可能会有情绪不稳定的问题,或者也可能发展出自恋型人格障碍。而这些正是众多心身问题的根源。
婴儿需要克服恐惧的心理,他害怕周围的事物会将他毁灭,也害怕自我瓦解。如果婴儿没有获得一种原始的信任感,那么他就会对整个世界始终充满着不信任。同样地,婴儿从出生就渴望能自己掌控局势,希望自己是强大的、有价值的,他需要获得认可。如果婴儿时期的不良经历导致了一些相应的问题,心理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你更好地生活。长期的良好的亲密关系也可以修复婴儿时期的创伤,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让你觉得周围的世界是安全的、舒服的。
一岁到两岁:爬行和舔咬的时期
分离
一周岁不到,婴儿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和母亲及母亲的乳房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也可以自己避开她。当他学会了爬行,就可以实现同母亲分离了。虽然还不能搬出去自己住,或者自由地在网络上徜徉,但至少可以独立爬开几米的距离。他也很高兴自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因为(只要依恋关系正常)他确定地知道,就算他爬走了,父母也会把他抱回怀里。
占有
这个时期婴儿把什么都往嘴巴里放,感兴趣的东西就想吃掉,这种行为大概会持续到婴儿满两周岁。弗洛伊德将这个时期称为“口欲期”。在弗洛依德的理论里,把东西放进嘴巴不仅仅表示“想吃”,还表示想占有。口腔作为一个动欲区,在成年人中也用于亲吻和其他性爱游戏。
口欲期在时间上紧跟在全能体验和原初自恋时期之后,婴儿的嘴巴不仅表示需要进食,还表达出对情感照顾的需求。母乳以及后面添加的辅食都要经过嘴巴进入到婴儿体内,所以嘴巴是早期亲密关系的调节器,在人的心理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可能造成的后果
如果这一时期没有处理好,可能会成为将来导致厌食症(拒绝进食)或者暴食症(暴食、催吐,总是一会儿想吃东西,一会儿又不想吃东西)的其中一个原因。我们在心身科经常看到肥胖的病人,他们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会通过进食并且常常是暴食来使自己平静下来。
另外,这一时期的失败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一种不苛求的态度。但这背后其实是缺乏关爱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痛苦,抑郁症的人常常都是如此。
两岁到四岁:我只属于我自己
控制
这一时期,婴儿会摆脱对母亲或双亲的依赖。他会发展出较为稳定的自我意识,并且能清楚地区分自己和他人。这一阶段以对肠道的控制能力为特征,所以以前也被称为“肛欲期”。婴儿摆脱尿不湿就意味着他变得更自主了。能够控制括约肌,自主决定什么时候大小便,意味着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掌控能力,这对于婴儿来说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此时,婴儿就会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又必须要迎合大人的想法。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叛逆期”。但其实这一阶段对于孩子的内心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家长说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时候,常常表示很烦或者嫌弃。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一时期的强烈叛逆是健康发育的必经之路,应该得到积极的对待。作为大人,把这个阶段熬过去就好了。
自主
对于婴儿的心理发展来说,测试自己的权力边界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有助于他获得自主性——儿科医生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他会发怒,会不配合,他就是想知道,即使他这样做,妈妈也仍然会爱他。口欲期的孩子是想要被照顾、被保护,到了肛欲期他需要基于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走出去看世界,并且确定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遭到父母的拒绝。
可能造成的后果
如果父母受不了孩子发怒,孩子也会感受得到。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他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敢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将来可能会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冲突也不敢当面解决,因为他对此没有安全感。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其实是他担心输给对方。
有些人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他们不是忽略自己内心的需求,对别人低声下气,而是会变得过于强势。
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强迫症、胡思乱想、疑病症(总害怕自己生病)等。和其他发育阶段一样,如果矛盾没有得以解决,也可能会造成一些躯体不适。
四到七岁:急需榜样
精神分析学的概念中没有比“俄狄浦斯情结”(也称恋母情结)更幽默、更深入人心的了。(稍年长些的读者可能听说过Loriot[1]的电影《俄狄浦斯》,讲的是主人公和他母亲之间美好的依恋关系。)“压抑”“弗洛伊德口误”和“神经症”虽然也是耳熟能详的概念,但是都没有“俄狄浦斯情结”那么精辟,也不像“俄狄浦斯情结”有那么有趣的背景故事。
竞争
俄狄浦斯情结和四到七岁这个发展阶段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期理论,这一阶段会影响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群体内的性别认同。这一时期孩子会发现,天天围绕在他周围的人(大多数时候是他的父母),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将他排除在外的。弗洛伊德认为,孩子会和父母当中同性别的一方相互竞争,争取异性的一方,直到他意识到爸爸或者妈妈是赶不走的。然后他就会将自己和父母当中同性别的一方视为一类人,把他/她当成自己的榜样,由此为和家庭以外其他的人建立关系做好准备。
扩展:2020年重新审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Ödipuskomplex)
三元关系
恋母情结又称作俄狄浦斯情结,是根据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命名的。这种竞争理论其实是过于简化和片面的,实际过程事实上要比上文描述的复杂得多。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孩子在这一阶段确实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有新的理解,知道除了二元关系还有其他的关系存在。这一过程叫作“三元化”认知发展。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三角关系有多难处理,很容易发生冲突和产生消极情绪,因为常常会有一个人感觉遭到了排挤。五六岁的孩子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会感到生气、失望、被孤立。而这正是这一发展阶段的挑战所在,他必须得学会忍受这一切。只要父母之间能保持良好的二元关系,并且能忍受住孩子发的脾气,那么孩子就可以形成他的身份认同,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
可能造成的后果
如果这一阶段不愉快,产生了无法解决的情感纠葛,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性别认同有问题,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并且将来也会害怕追求异性(或同性)。
后期可能会出现各种心身症状和人际关系障碍。而这些症状常常都意味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比如可能会性冷淡,对伴侣非常依赖,把他/她当作安全的港湾,但是不允许攻击性的性行为破坏他们的关系。也可能会性欲过度,追求性冒险,爱和其他人竞争和吹嘘,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七岁之后:所有的时期和经历都很重要!
如果孩子顺利地在同性父母,或者异性父母,或者其他抚养人身上找到了认同,那么他狂躁的情绪就会在六七岁的时候安静下来。
然后就迎来了心理成长的“潜伏期”。潜伏期会持续到青春期到来之前。前不久有一位专家在文章里把这个阶段称为“儿童的黄金年龄段”,我认为非常贴切。进入潜伏期后,孩子的情绪不会再像上一个阶段那样剧烈波动,他会开始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童年早期的破坏性行为不同,潜伏期的孩子做的事情一般是有意义的,他会开始画画、鼓捣东西。他好动,会高兴地蹦来蹦去,兴奋地晃动自己的松动的门牙,直到脱落。他会观察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肌肉的力量很强大了,并对此感到无比自豪。
青少年时期
我们大多数人对青春期是感到最亲切的,因为我们对青春期有主观的记忆,那些最美好的或者最激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们之所以会对青春期有如此深刻的记忆,正是因为它对人的一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青春期伴随着生理上的性成熟,这时人智力的发展远远超过情感的能力。青春期的人往往感情很脆弱、紧绷,所以就可能出现内心不安,身体不舒服,乃至各种心身症状。
长大
刚成年的时候,面临着要开始一段感情,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自己谋求生计,并且进一步地脱离父母。
这个阶段充满剧烈的变动,人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都会有全新的发展,大脑也会迎来新一轮的成长。恋爱、有性经历之后,人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新的印象。这一阶段,人也会积极吸收社会对于年轻人理想形象的标准,也可能因此诱发一些和身体形象有关的疾病,例如厌食和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外表存在缺陷,而事实上他人完全不会注意到)。
成长
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已经注意到,其实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成长和发展。人的心理和躯体也总是要适应新的环境,持续发展。但是幼年和童年时期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在我们大脑的边缘系统以及我们心灵当中,构成我们后来的长处和弱点。
人的体验、思维和行为会在童年时期形成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在成人世界也许并不适用,如果一直固守童年的模式,就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挑战都在于依恋关系,以及把自己同他人区别开来。同周围人的关系对身体和心理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虽然说成年之后对依恋的渴望可能不像孩童时期那么原始和明显,但其实人际关系的影响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扩展:幸福的公式
自我认识
我们所能做的第一步,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一下自己。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在我们的神经和心理发育中留下痕迹,我们始终都是那个渴望依恋的孩子,希望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被倾听,被理解。我们也仍然是那个“口欲期”的孩子,想要占有各种东西。我们还是那个“倔强”的孩子,会叛逆,在父母叫你往东的时候偏要往西。我们也是那个争强好胜的孩子,在三元关系中想要赢过别人,也总是迫切地需要一个能帮助我们建立自我认同的榜样。
如果我们现在敢于承认,在外在的表象之下还有很多深层的方面不为人所知,那么就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方地面对自己,矛盾就随他去吧,不要强迫自己,不要对自己有不现实的期待。我们习惯了理智,总觉得什么事情都要符合逻辑,弄清楚才行。但是我们内心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孩,那个兴致勃勃盼望着长大的小孩,那个失败了就哇哇大哭寻求安慰的小孩,常常都被我们忽略了。如何和我们内心的那个小孩相处,怎样轻松地应对他的各种需求,会在本书的第三部分谈到。
人生道路
过去的永不会死去,它甚至并没有过去。但人们却常常认为,过去的已经与我无关了。
——克里斯塔·沃尔夫
在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人们越来越认为过去不重要了。一个人从哪里来,早期的情感在他身上打上了怎样的烙印,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似乎都不重要,就好像这一切都只是幻象,和现在正在发生着的事情毫无关联。
神经生物学告诉我们,过去的一切都会储存在我们身体里。如果不去看一个人的过去,又怎么会能够了解他的性格呢。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像克里斯塔·沃尔夫说的那样,认为过去的事情与自己全然无关了呢?
下一章我们会讨论到情绪。心身疾病正是由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而成的。你们会看到,我们的情绪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我们的过去,以及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过去永远不会放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