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

——武科与翻译科

我们曾经在前文提到过,清代科举分成三种“科”,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文科”。之前给您讲解的就是文科的相关考试过程。除了文科之外,清代还有“武科”和“翻译科”,针对的是不同的人才。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考试。接下来我们就给您简单介绍一下清代的武科和翻译科。


武科

清代武科体系与文科体系基本相同。文科考试大致是“生员—举人—进士”三级,武科也是如此,只不过文科的生员全称为“文生员”,武科则称为“武生员”,其余名号也有类似的区别。

习武之人在未取得武生员身份之前称为“武童”。文生员三年两考,分为“丑”“未”“辰”“戌”年的“岁考”和“寅”“申”“巳”“亥”年的“科考”。武生员则三年一考,即“岁考”。每逢“岁考”之年,先考文童,后考武童。

考场报名、保结、搜身等规则与文科一致,一共考三场。第一场为马射,即是骑着马朝目标射三箭,只要有一箭射中目标即算通过。第二场先考步射,即站立着朝目标射五箭,只要射中目标两箭及以上即算通过;然后考试“弓刀石”,弓指的是拉硬弓,刀指的是舞刀,石指的是举石。这两场因为是在室外进行的,也被称为“外场”,一共五个项目,就是俗称的“弓刀石,马步箭”。第三场则是在室内考试的“内场”,内容一般为默写“武经七书”“武经七书”,为宋代确立起来的兵法丛书,即《孙子兵法》《尉缭子》《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普遍认为这是武将必须阅读的书目。中的一段文字。三场考完,即按照名额录取武生员。文生员有廪生、增生,并且可以考取监生、贡生,名目繁杂。但是武生员没有廪生、增生的说法,所以也没有贡生之说,只有“武生员”和“武监生”两种。武监生,三年一次,由当地学政推荐给朝廷,也可以通过捐纳获得身份。

成为武生员之后,再往上考,就是武乡试、武会试。武乡试三年一次,与文乡试一样,都是在“子”“卯”“午”“酉”年进行,惯例是先考文乡试,后考武乡试,所以武乡试的时间一般是在十月。通常是十月初五日开考,连考三场,十一日出榜。与文乡试一样,各省均有中额,取中者为武举人,俗称“武魁”。

武会试也与文会试一样,是在“子”“卯”“午”“酉”年进行,也是先文后武,所以一般是九月考。这里我们具体地说一下考试内容。

武乡试和武会试的考试内容是一致的,都脱胎于武生员考试,但是要求细致得多。考试分三场。

第一场是马射。在考场马道旁,设三个目标,每个目标之间距离三十五步。要求考生纵马二次,持三力或以上弓“力”为弓的硬度,清代一“力”为十斤。“力”越高,弓越难开。,射六箭,一般以射中目标三箭及以上为通过。

第二场较为复杂,有“步射”“马球”和“弓刀石”三项。先考步射,考生距离目标三十步,持五力或以上弓,一共射六箭,一般以射中目标二箭以上为通过。之后考试马射地球,即“马球”。在考场马道旁设一个墩子,墩子上放有一球。要求考生骑马经过,只射一箭。如果球中箭后从墩子上落下即为通过,未射中球或虽然射中但球没有从墩子上落下都不算通过。马射地球与马射有些类似,都是骑在马上射向目标,但是马射地球的难度更大,所以在乡试和会试中,马射地球项目的成绩最受考官重视。最后为弓刀石,也称“技勇”。乡试和会试的弓刀石的规制有严格的等级要求,各分为三号。弓以八力为三号,十力为二号,十二力为头号,超过十二力的称为“出号”。刀以八十斤为三号,一百斤为二号,一百二十斤为头号。石以二百斤为三号,二百五十斤为二号,三百斤为头号。开弓时,必须三次开满;舞刀时,必须前后胸舞花;掇石时,必须离地一尺。弓、刀、石这三项,如果考生都只能达到“三号”则不算通过,也就是说三项中至少要有一项达到二号或以上水平才算通过。

第三场是内场,内场的考题因时期不同,差异较大。清初考“策问”两篇、“论”一篇,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考“武经论”一篇、“策问”一篇。但是后来因为考虑到武生员的文化素养一般都不高,所以改考默写“武经七书”百余字,内场也因此逐渐流于形式。

与文会试一样,武会试也有复试,即按照会试报上来的弓刀石等级再让考生操演一遍。复试之后也有殿试,殿试分为三场,第一天先考内场,试题为默写“武经七书”;第二天皇帝在紫光阁御试第二场,内容为马步箭;第三天皇帝在景运门外箭亭御试第三场,内容为弓刀石。

等到殿试考完,武进士也有传胪,其方式和文进士基本一致,只不过武进士的黄榜是由兵部递送,并且贴在西长安门内,进士宴席是在兵部召开,赏赐武进士的不是冠服而是盔甲。另外,武进士没有“考庶吉士”一说,一般考完殿试,传胪结束之后,便直接等待授官走入仕途。清中期之后,惯例一甲一名的“武状元”授一等侍卫,一甲二名的“武榜眼”和一甲三名的“武探花”授二等侍卫。在二甲武进士之中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从三甲武进士之中选十六名为蓝翎侍卫,其余武进士以营卫守备在兵部注册备选。

文科与武科,一文一武,并不能说谁强于谁,也不能说哪个就比另外一个多好考。不过清代社会整体上重文轻武,同是举人,文举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就要比武举人多一些。另外,清代人已经有“穷文富武”的说法,即是习武者,特别是参加武举的人,至少是家境殷实的。究其原因,首先,习武需要好身体,需要营养滋补,家境贫寒则无法供给。其次,习武要勤练,马匹、硬弓、刀石,都需要相当的费用,一般人家难以负担。再次,学文者如果家境贫寒,还可以开馆收徒,赚取收入,但习武的武馆少得多,所以习武者更依赖家庭长期供养。当然,这些也都只是相对而言,无论是文科还是武科,只要能够考中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旗人科举与翻译科

一些网络文章曾经说“清代旗人不能科举”,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清代旗人不仅可以科举,还有很多有名的科举世家,在举业上尤其强势。但是清代旗人能参加科举,与时代、旗分、科名有关联,其中有着复杂的变化,这里简单梳理一下。

文科方面,清军刚入关的时候,并不允许八旗旗人参加文科科举。顺治八年(1651年),开始允许八旗旗人考试,之后断断续续进行乡试、会试,一开始并不与汉人同榜,而是有专门的“满蒙榜”。到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才规定八旗旗人与汉人一同应试,同榜竞争。而且还规定,旗人如果参加文科科举,“乡、会场先试马步箭,骑射合格,乃应制举”出自《清史稿·选举三》。。也就是要求八旗旗人就算考文科,也不能忘记骑射这个八旗根本。而皇族参加文科考试则是嘉庆六年(1801年)才开始的,后来清代皇族之中也有不少文科进士。

武科方面,清军刚入关的时候,也不允许八旗旗人参加武科科举。雍正元年(1723年),允许八旗旗人参加武科科举,雍正十二年(1734年)旗人的武举考试又停止了。直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八旗旗人才再次被允许参加武科科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清代只禁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参加武科举。顺治年间到嘉庆年间,汉军八旗一直都是可以参加武科举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二年“开禁”也只是开了满蒙八旗而已,汉军八旗一直能考。究其原因,这其实也从侧面凸显了清代八旗武备下降的事实。

您如果看过了《清朝穿越指南》,肯定知道八旗旗人多数要补兵缺。清代旗人挑缺时,弓力要求是六力,这就已经超过武举人、武进士的标准了。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在瀛台考验武举人骑射之后,让八旗兵丁等人当着武举人的面较射,“伊等所用之弓,自十八个力以至十三个力不等,举重若轻,从容合度。众武举等咸惊异,以为从来罕睹”出自《清世宗实录》雍正五年十一月丁丑条。。而到了清中后期,八旗武备已进一步下降,这才彻底开禁。

清代八旗旗人参加科举,与汉人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多优势,唯一不同的是,在考生员和举人的时候,八旗有自己的中额。前文我们说过,考取生员也好,考取举人也好,各省均有自己的中额,一般是按照省的人口分为几等。八旗整体的中额大致相当于一个中小省份的名额。但会试不按中额来算,不论出身,公平竞争。但是,清代也有一种特殊的科举,只允许八旗旗人参加,那就是与文科、武科科举并列的翻译科考试。

翻译科是清代特设的一个科目。因为清代统治者是满洲出身,朝廷还有专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所以清代大量文书都需要有满文本、蒙文本,故而就需要相当的翻译人才。翻译科内部还分两种,一种叫满洲翻译,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人都可以报考;另一种叫蒙古翻译,只有蒙古八旗的可以考。至于体系,与文科和武科一样,翻译科也分“生员—举人—进士”三级。若考中生员,则称为“翻译生员”“蒙古翻译生员”。

翻译生员与文科生员一样,三年两考,考生先在本旗报名,本旗都统集中考试考生的马步箭,并且初试一下考生的满汉文,认为没有问题,才会批准其参加考试。满洲翻译的题目是从汉文《性理》《小学》内选取文字,由考生自行翻译为满文,或者由考生自行写两篇满文的文章。蒙古翻译的题目,是由满文《性理》《小学》内选取文字,由考生翻译成蒙古文。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都是只考一场,当天交卷。中额是满洲翻译十余人取一,蒙古翻译十人取一。

至于翻译科的乡试与会试,时间和流程方面都与文科考试相同。题目方面,翻译乡试与翻译生员考试相同;翻译会试则分为两场,第一场是满文的“四书文”一篇,满文的《孝经》《性理》文章一篇,第二场是将一篇汉文文段翻译为满文。蒙古翻译会试第一场是满文的“四书文”一篇、满文的奏事一篇,第二场将是满文文段翻译为蒙文。

翻译科会试只有复试,没有殿试,故而也没有钦定名次以及“状元”名号,这是它不同于文科和武科的地方。清代翻译科虽然本身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但是翻译举人和翻译进士入仕之后,也可以正常在文武职官体系中升迁,所以清代旗人名臣里也有不少是翻译科出身,比如说穆宗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祖父赛尚阿,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翻译举人,后来仕至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


科举与命运

据说清代南方有民谚,称“进学是文章,中举是命”出自何刚德:《春明梦录》。。其本意指的是院试判卷仔细严格,文章好一般都能中,而乡试、会试判卷急迫,所以运气成分较大。具体来说,清代不同人物的科举之路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既有顺利的,也有一生为之所困的。这里从几个方面举一些例子,让您体会一下科举和命运的微妙关系。

一般来讲,科举顺利的大多是官宦世家或者科举世家,这是因为在经济、文化上,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以麟庆、英和以及史贻直为例。

麟庆,镶黄旗包衣完颜氏,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生人,荫生出身。嘉庆十三年(1808年)参加乡试,考中文举人。次年参加会试,联捷考中三甲文进士,时年十九岁。虽然他没有考中庶吉士,但是在同科进士中他的年纪最小,一时风光无二。

英和,正白旗包衣索绰罗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生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其父德保为他捐纳监生,为的就是让他专心准备乡试、会试,而不用在生员考试上浪费时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十二岁的英和第一次参加乡试,考中文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联捷考中二甲第二十五名文进士,并且考中庶吉士入馆,时年二十三岁。

史贻直,江苏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参加乡试,考中文举人。次年参加会试,联捷考中文进士,并且考中庶吉士,时年十九岁,是有名的“少年进士”。

至于不顺利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我们可以以李慈铭为例。

李慈铭,浙江人,道光十年(1830年)生人。他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中生员,时年二十一岁。咸丰十年(1860年)选为贡生,参加了十一次乡试均失败。于同治九年(1870年)第十二次参加乡试,考中文举人,时年四十一岁。之后参加了五次会试,也都失败了。最终在光绪六年(1880年)第六次参加会试时,考中文进士,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一岁了。不过李慈铭对科举这个事情也算看得开,他还以此自嘲,称自己是“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

像李慈铭这种,还只是“中试较晚”。还有更多的读书人,一生都没能考中举人,比如说蒲松龄。

蒲松龄,山东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生人。他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试,县试、府试、院试皆列头名,时年十九岁。本以为其科考会相当顺利,结果自顺治十七年(1660年)参加乡试,一直未中。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补为廪生,当时他已经四十六岁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考为岁贡,这时他已经七十二岁了,最终也没有考中举人。

话说回来,我们所熟知的清代汉臣,基本上都是科举出身。试举几例:

纪昀,直隶人,雍正二年(1724年)生人。初为生员。乾隆九年(1744年)第一次参加乡试,失败。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二次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时年二十四岁。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会试,失败。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会试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恩科会试,纪昀因在家服母丧,没有参加。乾隆十九年(1754年),参加会试、殿试,考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并且考中庶吉士入馆,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曾国藩,湖南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生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中生员,时年二十二岁。道光十四年(1834年)参加乡试,考中第三十六名举人。之后参加道光十五年(1835年)会试和道光十六年(1836年)恩科会试,均失败。道光十八年(1838年)再次参加会试,经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并且考中庶吉士入馆。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李鸿章,安徽人,道光三年(1823年)生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生员,时年十八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被选为优贡。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参加乡试,考中第八十四名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参加恩科会试,失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再次参加会试,经殿试中二甲第十三名进士,并且考中庶吉士入馆,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左宗棠,湖南人,嘉庆十七年(1812年)生人。初为生员。道光十二年(1832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时年二十一岁。道光十三年(1833年)参加会试,失败。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参加会试,只考中了誊录(副榜)。道光十八年(1838年)再次参加会试,又失败,这一年他二十七岁。之后左宗棠选择回乡教书,在咸丰二年(1852年)入张亮基幕府,这也成就了他后来的功业。左宗棠是“中兴四臣”中唯一一个没有考中进士的。据他人记载,左宗棠一直对自己没有考中进士这事儿耿耿于怀。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要在仕途上顺利,科举基本上是必经之路。这也再次提醒您,科举很重要。


好了,您考试考得也差不多了,让我们准备一下,进入官场看一看吧。